温州市某医学院校学生职业信念现状调查

2019-05-20 08:10高沉亿徐敏洁谢银杰燕振
医学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医信念医学生

高沉亿 徐敏洁 谢银杰 燕振

1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温州,325035;2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温州,325035

医学生是“预备医生”,卓越医师培养与医学生时期的职业信念培育密不可分[1-2]。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对今后医学生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了解在校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寻找医学类院校在职业信念教育方面的问题及不足,探究医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的实施。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五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护理学等医学类专业学生 600 名,以问卷形式(纸质问卷+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有效纸质问卷200份,网络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2份(其中纸质问卷187份,网络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5%。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3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职业信念现状以及影响职业信念的因素。其中影响职业信念的因素从引导方式、专业认知、职业认知3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后对各年级的医学生进行访谈,归纳量表的基本框架;访谈后,编制医学生职业信念初始量表;然后,随机抽取96名医学生进行预测,整群抽取医学生200人进行正式测试,并同时测试医学生职业信念问卷;最终获得现有量表。本研究编制的医学生职业信念量表包括15个条目。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男生181名,占总人数32.21%,女生381名,占67.79%;高年级医学生(大三、大四、大五学生或研究生)202名,占35.94%,低年级医学生(大一、大二学生)360名,占64.06%;临床专业为受调查者的主要专业(278名,占49.47%)。

2.2 医学生职业信念现状

54.80%(308人)的受访者承认曾发生职业信念动摇,45.20%(254人)的受访者否认曾发生职业信念动摇;308名职业信念动摇者中,88.96%(274人)会在职业信念动摇后继续坚持学医,其余受访者不会继续坚持学医;308人的职业信念动摇者中,86.69%(267人)会“通过自己说服自己,重新寻找动力来坚定信念”,26.95%(83人)会“和老师家人或者其他同学探讨”来坚定职业信念,6.17%(19人)采用其他方法。超半数医学生存在职业信念动摇,但职业信念动摇后大多数医学生会选择“通过自己说服自己,重新寻找动力来坚定信念”这一缺乏科学性、有效性的方法来坚定自我职业信念。

202名高年级医学生中,64.36%(130人)承认职业信念动摇,35.64%(72人)否认职业信念动摇;360名低年级医学生中,49.44%(178人)承认职业信念动摇,50.56%(182人)否认职业信念动摇。卡方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了高年级医学生比低年级医学生更容易对学医的信念产生动摇,低年级医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动摇学医的信念,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并不牢固,且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进行而变得不坚定。同理,对不同性别医学生的学医信念动摇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得出性别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3 医学生职业信念影响因素

2.3.1 引导方式。对引导方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会选择“自己说服自己,重新寻找动力”来重新树立自己的职业信念,而不是寻求专业帮助, 反映了缺乏科学引导来影响医学生职业信念的树立。见表1。

表1 引导方式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影响

2.3.2 专业认知。对影响医学生职业信念因素中专业认知的调查通过专业兴趣、专业看法、专业压力、学医动力和报考初心来衡量。多数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特别有兴趣或有兴趣,且他们认为学医辛苦,但内心喜欢;专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医学生职业信念;学医动力广泛,报考初心多样。见表2。

表2 专业认知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影响

2.3.3 职业认知。医学生的职业认知通过职业看法、未来规划、就业前景3方面来衡量。医学的神圣性在医学生职业认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工资薪酬和社会负性事件等现实社会因素严重影响着医学生的职业看法;仅约半数医学生有未来规划,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比较欠缺,针对医学生的专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培训迫切需要加强;医学生对职业前景比较乐观和积极,但依旧存在严重顾虑。见表3。

表3 职业认知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影响

3 讨论

3.1 实行家校合作,共同培育医学生职业信念

高年级医学生身心负担大于低年级医学生,较低年级医学生更易发生职业信念动摇。学校应重视职业信念培育,高年级任课教师可将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医患纠纷防范等临床实践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融入到理论教学中来, 实现专业和人文相结合的模式[3]。对低年级医学生可开展相关课外职业信念培育活动,例如讲座、职业规划比赛等,帮助其充分了解今后从事的职业,尽早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从而坚定学医信念。

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家校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学校对家长进行职业信念教育理念及意义普及,家长应与老师一同了解、关心学生的在校学习及心理状况,在学生遇到学业问题特别是专业学习信念动摇时,家校共同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能够及时纠正其信念动摇和意志消沉,使其顺利完成专业学习。

3.2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缺乏实践性、趣味性,易耗损医学生学习兴趣,且医学学习以记忆为主,课程繁多,学习压力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倦怠,不利于其坚定职业信念[4-5]。可改变教学方式,引入CBL、PBL等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整合性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其学习压力[6-7]。尝试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展线上及线下合并教学、 PBL教学、按人体系统进行教学及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对医学生的职业信念教育除课堂教学等显性课程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进行引导, 如开展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孤寡老人的送温暖志愿服务、为中小学生普及急救知识的科普活动、为乡村社区居民义诊等。隐性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同,通常以一种渗透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理念、情感、价值观等。隐性课程一旦内化和升华, 对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往往是异常巨大而持久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其一生[3]。

此外,安排医学生前往临床第一线,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模式,与患者沟通,加强学生对医患关系的了解,强化训练其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了解医务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被患者认可的喜悦,有利于培养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8]。开展“医海扬帆”、“医术人生”等课外活动,组织医学生们进入医院体会临床,通过和临床医生交流进一步了解职业现状。

3.3 加强宣传教育,减轻学生思想负担

近年来,媒体涉医新闻报道事件数量增加无形中营造了一种愈发紧张的医患关系氛围,医学生职业信念和专业精神培养深受媒体的影响而发生动摇[9]。媒体的导向作用导致医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状况以及医患关系感到悲观,产生迷惘和彷徨,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因此,宣扬正能量医患新闻,加强舆论引导,借助社会大众媒体的力量帮助医学生感受医学的神圣性,有助于医学生对未来职业保持乐观态度,从而坚定自身职业信念。

其次,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哲学及社会科学课教师是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当前医学类院校的学生职业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工作中亟待加强的重要任务,因此,应该对以上人员开展专业化的职业信念课程培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职业信念教育意识,在日常思政工作、思政课程的创新改革中,结合医学生特点及问题及时开展渗透式职业信念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融合对接,对信念产生动摇的学生进行及时个性化指导,帮助其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使其在规划中获得信心,从而坚定职业信念。

猜你喜欢
学医信念医学生
为了信念
许愿
发光的信念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华佗学医
狄仁杰幼学医 针术成谜
信念
华佗学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