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对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教育之浅析

2019-05-20 02:58陈欢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家庭学校

陈欢

[摘要]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多方面综合因素来共同发挥作用,最终才能收到最优质的教育成果。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寻求共知,解决实际问题,让家长学校的枢纽作用得到良性发挥,才能达到真正培养人才的目地。本文从充分发挥好家长学校在“三结合”教育中的阵地作用、正确分析和合理对待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运用好家长学校在学校教育中的中枢作用,谈家长学校对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作用研究。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管理

在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打基础,学校固核心,社会重实践,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教育效果的偏差,只有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高度结合的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徍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边教学边思考,利用家长学校教育在其中发挥枢纽作用,有效搭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网络,使基础教育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让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有机结合的“三结合”网络发挥最大作用。

一、发挥家长学校在“三结合”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家长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家长如何进行教育,是学校为家长之间能充分交流探讨教子心得和与学校有效互动而建立的一个平台,是以学校为中心,联系社会与家庭的有效载体。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三结合”立体教育网络。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家长学校成为立体教育网络依赖的教育阵地之一。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分开来说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都是单一的教育体系,而培养一个优秀的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只有准确把握家长学校在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这三个教育因素有机结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重新使家长学校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家长欢迎、社会认可、学校受益的有效办学载体。成立家长学校,可以组织一批富有经验、极具名望的教育心理专家、优秀教师,把学生家长按不同年级分成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群体和高年级的学生家长群体,以讲座授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形式开设培训班吸引家长。在家长学校的授课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的育子态度,当好学生德育“第一老师”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培训的形式上、内容上重视创新,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以德育人”教子观,首先在培训家长提高育子能力上下功夫,然后再较系统地向家长介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引导一些家长从简单粗暴的专制式教育向民主型循循善诱型教育转变。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协助家长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既要发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互动交流作用,争取社会公众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与配合,又要构建好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家长学校这个平台的作用得到突出,为家长发挥的空间提供“肥沃的土壤”,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双重认可,发挥枢纽作用。

二、正确分析和合理对待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家庭教育只是一个孩子能否成材的基本环节之一,并不能决定未来的道路。学校教育只是让孩子接受系统的正规体系的科学教育,只有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得到实践和锻炼后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必要的作用。家长学校的最大优点就是创造一个学校和教师、家长对等的平台,为学校收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只有正确分析和对待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禁锢,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

对于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大致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归纳。从家长方面看则认为学校把家长学校经常等同于家长会,一是教学笼统,内容不实用。虽然家长学校十分正规,可以每月开课,学校发放资料,教师在台上讲述,家长进行育子的经验交流互动,内容比较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教的东西有时缺乏针对性,笼统地讲些大道理。二是形式简单,家长不注意。在家长学校开课过程中,有的家长对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提出不同意见:“一开始愿意去听课,但几节课都是老一套,没有新内容”“家长学校的教学形式创新力度不大,应该采取一些家长明白易懂、轻松一些的教学方法”。而从学校方面看,对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形式和教学方法等,这些都在极易掌控范围内,听取不同意见,根据实际调整家长班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都很好办到,也可以随时调节。但家长学校也不是万能,学生家长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一些个别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导致有些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难度较大。如当有新的教育教学办法出台时,为了让更多家长学习该政策,学校每次都会特意请有关专家给家长开课讲解,但在讲解过程中,涉及一些先进教学理论,必须要分析透彻,需要交待的理论知识必须要讲明白,这时教学过程难免显得枯燥,灵活的教师会注意一些有趣味的、互动强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家长的兴趣,而有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就忽视这个过程,有的家长几节课下来,就会出现抵触的言行,甚至出现迟到早退,家长培训课变成形式课,家长会开成了举报会。其实以上的问题都只是浮在表面的一些浅显的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走进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创新型、全能型的人才在未来社会必会大量需要,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在未来立足,才能被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认可。在家长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表面的还是深层次的问题,都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家长的需求以及社会的标准,以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目的出发,再把新的教育理念灌输变换成丰富多采的活動,使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社会这个教育网络中找到真正的枢纽位置并牢牢占据。

三、运用好家长学校在学校教育中的中枢作用

在一个人整个的受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家长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最有利的桥梁。如何使家长学校发挥作用,为教育服务,受家长欢迎,被社会认可,能够办出真正的水平,是学校一直需要探索的课题。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而最精彩的则是过程,家长学校就是最重要的中枢,只有合理充分地把握运用好中枢,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得到最大程度和最大意义上的成功。

要想把家长学校办出特色,办得成功,必须要竭力对家长学校的个性特征进行大胆创新,使其具有不同一般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是要具备创新性,大多表现在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丰富多样的办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办学策略,整体富有创造性。二是要具备实践性,可以利用一些成功的办学模式,吸取其经验,借用其成功方式方法,使其为家长学校提供借鉴、学习、继承、吸收的条件。如把家长学校开课与艺术教育高度结合,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设琴技、素描、书法、舞蹈、剪纸、足球、乒乓球等特色小组,在这些特色项目教学上,可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家长学校开课的时候零距离与家长见面,在教师的配备上采取外聘与内培相结合的办法,让有特长的家长也来担任特色小组的授课教师,形成一种教育是共同的、困难是共存的、成绩也是共享的良好氛围,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更会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而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在让家长全面参与的同时,可以利用好教育教学课题实验项目,组织家长开展课题讨论会,让家长充分听取学校关于两项实验的目的、任务、师资力量、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并全面听取实验的可行性报告内容和专家的论证结果等。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教师的能力水平得到充分锻炼,教育质量也会得到快速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同步得到认可。

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开办好家长学校,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使家、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鹤琴.家庭教育[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3]王建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 2003,(05).

[4]郑友训. 诠释特色学校[D]. 江西教育科研, 2001,(1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社会家庭学校
家庭“煮”夫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