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借鉴俄罗斯音乐教育

2019-05-20 02:58李培培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

李培培

[摘要]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俄罗斯的音乐更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俄罗斯的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为我国与国外文化接轨做出贡献,而且对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改后,我国的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同时,对美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它的音乐教育更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借鉴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模式。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音乐教育;认识与借鉴

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俄罗斯的音乐更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俄罗斯的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为我国与国外文化接轨做出贡献,而且对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广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对中俄音乐教育特点的比较,得出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明确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音乐教育实践环节,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基本知识,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能力,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宽泛坚实的基础知识、能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音乐人才。

一、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

首先,俄罗斯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国民音乐教育非常重视。俄罗斯人喜爱音乐并且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这离不开俄罗斯人民从小对音乐的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的形式,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艺术教育形式和艺术活动使学生获得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把这些美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生活变得更加完善和谐。俄罗斯的音乐丰富了俄罗斯人的生活,在俄罗斯音乐的普及性就像语言和文字的普及一样,俄罗斯人民不但喜爱音乐,在生活中也十分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俄罗斯人认为音乐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让人放松心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列宁曾经说过:“艺术属于人民,它应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之中,它应该成为这些群众熟悉并喜爱的东西,它应该统一这些群众的感受、思想和意志,并提高它们,它应该激起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并发展它们。”“为了使艺术靠近人民并使人民靠近艺术,我们应该首先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在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领域中,列宁关于音乐艺术的评价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俄罗斯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参加音乐表演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报以认真的态度和井然的秩序完成表演活动,在俄罗斯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情和关注,在校外也有很多供学生演出的场所。大规模的普及艺术教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俄罗斯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音乐欣赏已经成为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欣赏优美的音乐就像心灵得到了洗礼一般,在节日里他们更是会身着盛装来欣赏音乐,以表示他们对音乐的尊重。

二、 对俄罗斯音乐教育模式的理解和借鉴

在新课改后,我国的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同时,对美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俄罗斯是教育大国,他的音乐教育更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我们的教學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借鉴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模式。

加强音乐教育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学校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方面入手,将音乐教育具体落实。首先,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普及性,不要只针对音乐专长生来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要给每一位学生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机会。其次,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安排充足的课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再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把教学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学校,我们要注重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从学习方式上要以引导、启发、鼓励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觉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1.音乐课堂的正确定位

多年来,在教学中我们似乎都进入了一个误区,教师过分追求音乐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否则就不是一堂好的音乐课,这些课堂要素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俄罗斯的音乐欣赏课上,没有特别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歌曲。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音乐课都要热闹,过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艺术感受的音乐课是形式化的课堂。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把所有的音乐课上得都像音乐活动课一样。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是以讲授为主,必须得把一段乐曲的作者、背景、乐理、知识点全部讲透,再花少量的时间去让学生欣赏和互动,但是,这时的学生早已在枯燥的讲解中丧失了兴趣。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借鉴了俄罗斯音乐课教学的经验,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多听、多动、多感受,让学生们在感受和实践的同时,把知识目标渗透进去,这样在一节课中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基本都能达到,基础好点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能达到预设的知识目标。

2.音乐教室的重要性

俄罗斯学生上课时,无论是音乐课还是音乐小组选修课,都是在专门的音乐教室进行的,除了有多媒体设备,同时还有钢琴、电子琴、录音机、影碟机、电脑和可以随时转调的音响设备,教室里的文化建设都是跟音乐有关系的,有所有学生的音乐课档案和丰富的学习资料。这些条件都是我们普通教室不具备的,在我们的班级上音乐课除了没有这些设备供我们使用以外,音乐还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所以,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专业音乐技能的必要性

在俄罗斯的音乐选修课上,我们看到了年龄很小的孩子在进行专业的发声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为今后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而我们的孩子只有在校外的特长班才能这样学习。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俄罗斯的教师在课上几乎不斥责和打骂学生,教师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有爱的眼神、每一个宽容的微笑,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音乐教师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使者,如果连我们音乐教师都做不到跟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那就更谈不上给学生以美和爱的传播了。我们要从音乐学科做起,做学生审美情操的指引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做到以爱为本,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信任,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5.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这项要求正是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的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中心要素来发展学生的审美。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初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能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而且还能自信和大胆地进行自我展示。到了初二年级,学生们似乎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大打折扣,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态度。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原因在于课堂评价做得不够完善,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俄罗斯在艺术教育领域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更多适合我国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相信一定可以提高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成龙. 中俄音乐教育特点比较及其启示[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2] 余虹.对俄罗斯音乐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艺术教育.2006.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