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德育渗透

2019-05-20 02:58林巧艺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效德育渗透作用

林巧艺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上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德育教育,不仅不能行之有效,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导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具有综合性、操作性、渗透性、教育性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应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作用;成效

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其身心都处于发育期,对于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都一无所知,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教师需要制定一系列教学计划来帮助小学生完成德育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所以,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该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学生的生活区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要把握好这一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德育教育本应属于常规教育中的一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任何行为,都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个人素养。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果能结合德育渗透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创设德育渗透教育情境

首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所选用的德育渗透教育主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渗透教育的主题应符合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最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反之,小学生很难理解德育渗透的教育内容,就会与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初衷背道而驰,达不到德育渗透教育的目的。例如,我校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女,很多家长为了生活,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无法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而大多数孩子也不体会家长所付出的艰辛与苦楚,导致学生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不能及时得以解决,这为学校教育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教师了解到学校周围以鞋厂居多,在学校就读的外来学生90%以上都是鞋厂工人的子女,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为了切实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结合综合实践课《我的家乡》来开展“社会采风”活动,把“鞋厂一天的生活”搬到课堂,于是,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制鞋工厂,让学生了解家长一天的工作活动。晋江是有名的制鞋发展地,我任教的学校所处位置四周都是鞋厂。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级里创设了“鞋厂小卫士”“厂长,我想对你说”等区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写在纸上,放到活动区域。在“鞋厂小卫士”区域有的学生向当地厂家写一份《建议书》要求他们改进燃料,保证村里人的健康,还有的学生写了《鞋的自述》,把鞋廠的每一道工序交代得很清楚,并在综合实践课上发表了自已的观点:“我认为社会实践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活力,自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鞋厂,采访鞋厂里面的工人,我就有很多的感受,没想到小小的一双鞋要经过那么多道工序,社会采风不但让我写出了优秀的作文,而且让我更能理解了我的父母”。又如,我曾组织我校张美珍、张小玲等学生前往西滨小学采访报道三峡移民《新家,好吗?》(此报道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省工委评为“福建省少先队新闻二等奖”,张美珍、张小玲等同学被《小学生周报》聘请为“特约小记者”)。从该项活动中,学生深深感受到对背井离乡的外地生来说,要适应本土的生活是何等的不易,做为新晋江人的一员,他们更多地希望周围环境可以容纳他们。再如,为了增强小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观看一些极其严重缺水地区的视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 “假如没有水……”的演讲,让小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采用这种教育方式不但通俗易懂,而且使“节约用水”的德育渗透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中高年级学生可结合开展古城研学之旅活动,活动开展前要求学生做好研学综合实践的准备:制定参观的地点、对象、注意事项及参观感受等目标,并制成表格方便记录。为安全起见,要在家长、教师及专业导游的陪同下开展本项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自发充当小导游为活动主要目的——小导游要依据自已参观前准备的材料对参加的全体对象进行讲解,不妥当的地方由专业导游点拨;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以参观者的身份跟其他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与补充相关知识点;教师做好随机性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参观古城的过程,挖掘写作材料,为写作做好伏笔。

综合以上教学实践活动,都是以课本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次作文教学的优化过程分为:自主感受→自主感悟→交流互赏→达成共识→“文”化成果→面批升华六大模块,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是可延续的,相互形成一个可不断外延的滚动过程,既有递进向前的趋势,又有拓展外延的功效,而且在各大模块的综合实践活动及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均在95%以上,在提升了学生感知生活的同时,又能感受作文带来的乐趣,为作文能力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事实证明,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三、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德育渗透取得的作用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求学生针对所参与的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根据每组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搭配,使学生在小学语文综合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1)思想统一。倡导小学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以开展“构建文明新平台,推进社会新风尚”警校共建活动纳入我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总体规划,由学校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全方位进入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以多层次、多方位创建“构建文明新平台,推进社会新风尚”为切入点,将文明创建工作内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和任务。例如,开展活动揭牌仪式;明确共建目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我校与泉州市、特警支队二大队的共建体制;强化我校全体师生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责任等一系列的措施,都由学校专人负责,各班分项实施,学生人人参与,以点带面,各环节强化落实到位,使全校师生思想统一,共同努力。

(2)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加强村校、镇团委、市团委、泉州市场团委、泉州市公安局等多方联系,扩大活动参与面,使小学共建活动细化:从大队活动落实到各中、小队活动中,让全体师生了解并积极参与“构建文明新平台,推进社会新风尚”创建工作。制定印发《各班创建“构建文明新平台,推进社会新风尚”活动考评细则》,梳理成六项具体内容,设置相应的考核分值,分门别类到“爱校爱集体、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规范、勤俭节约、文明礼仪”等6个方面,对全校18个班级进行细化考核,每学期依据细则评出“文明班级”。

(3)特色活动。深入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共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品德管理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了我校全体师生的小学语文综合素质及个人素养。例如,我校师生与泉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联合开展了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的共建活动,学校少先队普法宣传小队向师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活动备受师生和家长的肯定。我校全体师生还与共建单位及晋江市红十字会精心组织策划了“雷锋精神传薪火,警民相牵共筑梦”共建活动暨“晋江市池店镇金山小学红十字会”成立仪式,仪式结束后我校少先队走上街头,进行爱心募捐、清扫洋茂街、慰问赤塘、洋茂两村的孤寡老人活动,让真善美得以彰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及称赞。

在小学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为“构建文明新平台,推进社会新风尚”做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

2.提高学生个人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差异性,教师应改换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所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整,从小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例如,时任金山小学校长的5年期间,针对所在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 当时在校学生数近千人,18-19个班,其中外来生900多人,占95%,本市区学生40-50人,只约占5%,相当于全校19个班当中,只有一个班是本市生,其他18個班全是外地生。由于外地生占的比例多,每年随着务工人员的流动(特别是春季),生源也不稳定,流动性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及品德习惯养成成为学校的最薄弱环节。因此,我校针对这一现象,积极与泉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开展共建合作,共建几年来,根据本校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少先队这一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努力探索警校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创了一条警校共创文明新风尚的新路子。在与泉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开展共建活动进程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的发展,得到了各届人士的一致赞誉。特别是连续5年来,每年三月都以学雷锋活动为契机,开展“警校携手共建,弘扬雷锋精神”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在活动中扬帆起航,在活动中展现少先队员的自我风采!每学年“警校携手共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都一直受到池店镇教委办、池店镇团委、晋江市团委、晋江市教育局、泉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团支部及泉州市公安局团市委的高度重视,并亲临到校进行关心和支持,《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晋江有线电视台等媒体每年都争相报道该项活动,如今共建活动成为我校乃至全市倡导文明新风尚的的特色活动之一。学校也因共建活动及每学年的“综合实践之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持续性、有效性地开展,于2013年至2018年期间,被福建省教育厅、少工委评为“福建省优秀少先中队”,晋江市教育局、团市委评为“晋江市优秀少先大队”等殊荣称号。

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犹如浩瀚的“大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只要有心,生活中处处有德育教育的珍珠,特别是学生的将来是要在生活的“大海”中扬帆起航的,只要用得恰当,每一阵“海风”都会增长他们的见识,每一块礁石都会给予他们特定的胆量,生活中的“水手”将会手把手地给予他们超人的智慧。而这些,正是做人需要的“筋骨”和“血肉”,也是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特点,是小学生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筋骨和血肉,更是一个小学生所应具备的个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军霞.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学周刊2014,(25).

[2]王锡红,谭玉新.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

[3]孙婷.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历练自我感受成长—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J].课外语文,2015(18).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成效德育渗透作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