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展浅议

2019-05-20 02:58侯金伟
黑河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儿童语言活动

侯金伟

[摘要]儿童语言正常发育都要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家庭中成人与成人间的语言交流,成人与儿童间的语言交流,都为孩子提供了重要的模仿和语言学习的环境。要促使儿童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必要开展有系统、有计划的语言教育活动。幼儿语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承载着幼儿语言学习的不同内容,多样化的语言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语言技巧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在丰富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储备下,有效引导幼儿的语言表达,不设目标不比较,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良好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设计和组织指导时必然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遵循特定的规律。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设定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实现的目标,并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考虑适合内容的活动方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一、制定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

要使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制定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目标并关注儿童的发育。

目标必须适应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并符合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规则。从儿童的口语表述能力的角度来看,3-4岁的孩子可以用缩短的语言表述他们的要求和想法,能在他人面前说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4-5岁的儿童可以使用完整的句子来讲述他们所经历的内容或者是图片上的内容,有背诵儿童歌曲和复述故事的表达方式,而且能用语言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5-6岁的儿童可以说话适中,讲话准确,并在适当的情况下与他人交谈。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时,也会考虑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的结合。无论如何,应将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制定目标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到孩子们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需要注意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围绕目标让孩子们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实现目标从而获得语言经验,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二、选择适宜幼儿教育的语言

教育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它是活动设计和活动组织的主要基础,活动内容是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部分。

1.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以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小班:“彩色的树”“扮演爸爸、妈妈”“夏天的背心”;中班:“比高矮”“漏嘴巴的小弟弟”;大班:“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儿童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相当熟悉,全面处理相关信息,将其组织成更加标注化的语言,用于表达和交流。同时,它引导孩子们注意总结和沟通自己的日常生活。

2.选择儿童可以理解为语言教育内容的社交信息。如“足球迷”“小小预报员”“中秋节的故事”“小小标志有很多好处”等内容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幼儿自然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种语言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3.语言教育内容还可以选择儿童感兴趣并可接受的技术发展信息 。深入指导和解释, 组织儿童关于技术发展可感受、可理解的信息,并为儿童的语言发展及其他发展服务。如“妈妈的手机”“越开越快的车”“太空的客人”“最新奇的家用电器”,这类语言教育内容具有非常大的信息,不仅增加了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应用的数量,而且有利于儿童思维的处理和概括,让孩子们的语言和思想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得到整合和有效发展。

三、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一般特点

语言教育活动在制定目标,选择内容着手具体设计的同时,也要把教育活动结构的一般特点作为参考纳入其中。

1.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有不同的活动结构,每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组织方式,因此,活动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针对性,没有任何活动结构对任何特定的教育活动普遍有效。谈话活动的结构不同于讲述活动的结构,讲述活动的结构也不同于听说游戏的结构。在语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时必须充分重视各种类型活动的特点,准确、恰当地采用适当的活动结构。不管何种类型的活动从活动结构上只要便于操作,教师按照活动步骤一步步排列和展开,就可以使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2.某种活动结构在这类活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只要教师认可了某种类型的活动结构,就可以设计出无数同类型的活动。如教师熟悉了讲述活动的一般结构,就可以设计出无数个看图讲述活动和实物讲述活动。

四、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法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必须掌握。认真确定活动过程展开的起点和终点,从什么内容开始,用什么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导入具体活动,用什么方法结束整个活动,这些是在设计活动过程时需要认真考虑的。设计出清晰的活动过程的步骤,以及相关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既可以使设计者本人在实施时心中有数,又可以方便别人借鉴和参考。设计出需要重点提出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认真考虑,问与答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儿童互动方式。在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仍然是集体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活动中提出问题的类型主要有:激发孩子们学习动机的问题,总结学习内容的问题,过渡教育的问题,检查孩子们学习效果的问题等。教师的问题应该与主题密切相关,简单明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问题应具有指导意义,促进教师和孩子间的积极互动,应与各种提问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提问的艺术对幼儿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均有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提问越多越好。相反,太多的问题很容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只有适当而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与此同时,语言教育活动还必须遵循一些原則,使幼儿活跃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激励幼儿的活动。成功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动力,必然可以使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故事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儿童们熟悉的玩具激发儿童学习语言。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教师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创造用语言指导操作的条件,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儿童学习语言,与周围的人、事、自然和社会现象密切相关。孩子们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取周围的一切知识和信息,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此,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应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为孩子们创设条件从而丰富生活内容,让他们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孩子只有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获得丰富的词汇,有机会去练习,从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是必要的,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力和必要条件。不难发现,生活中当有些孩子想表达的时候,而大人们却往往没有仔细认真地听,甚至于会很主观地打断孩子之间的谈话,这样做无疑扼杀了儿童表达的欲望也剥夺了孩子交流的权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尊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方法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发谈话,鼓励孩子大胆地去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

无论如何,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表达、整合和应用。只要教师基于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他们就会设计和组织各种语言教育活动,并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特定的规律,通过积极有效的提问和交流等手段,鼓励想说的孩子大胆地表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儿童语言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将逐渐掌握控制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使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 刘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儿童语言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