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津液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基础※

2019-05-27 07:34程静王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表里粒数承气汤

程静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65)

《灵枢·本输》记载“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明确指出肺与大肠的紧密关系。《黄帝内经》以降,以“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表里相合理论,一直是中医藏象学说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理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认为,相表里的脏腑之间在生理状态下功能相互协调促进,而在病理状态下,相表里的脏腑之间病变往往因经络络属而相互影响。数千年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表里相合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形成了系统的“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的整体疗法。本课题基于中医学津伤化燥病因病机理论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藏象理论,以检测津亏肠燥大鼠模型“肺与大肠”脏腑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为主要切入点,同时观察增液承气汤对该津亏肠燥实验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阐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医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SD大鼠40只,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200±20)g,清洁级,雌雄各半。

1.2 药品及试剂 复方地芬诺酯(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4141。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 mg,硫酸阿托品0.025 mg)。增液承气汤(购自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部。玄参30 g,麦冬25 g,生地黄25 g,大黄9 g,芒硝5 g),前3味中药用蒸馏水浸泡30 min,水煎2次后合并药液,过滤,浓缩,入大黄再煎煮3 min,最后入芒硝,蒸馏水调浓度至每1 mL相当于0.8235 g生药。大黄组参照人常用量10 g/d计算,用蒸馏水浸泡30 min后,煎煮3 min,蒸馏水调浓度至每1 mL相当于0.09 g生药。所有实验用煎剂置于4℃冰箱备用。AQP1、AQP3(美国Sigma公司,批号:2009061)。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3 仪器 电子天平MP200A(上海市第二天平仪器厂),H600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模型构建 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应用限水联合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复合因素津亏肠燥大鼠模型。具体方法是:给水方法改自由饮水为灌胃给水,每天总给水量为10 mL,上午8点以浓度为10 mg/mL复方地芬诺酯药粉混悬液2 mL灌胃,中午12点灌胃给水3 mL,下午16点灌胃给水2 mL,晚上20点灌胃给水3 mL,连续限水 14 d[1]。

1.4.2 给药干预 造模14 d后进行药物干预。以临床人用药等效剂量为参考,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系数比确定给药量[2],各治疗组分别以增液承气汤、大黄水煎液,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连续7 d。

模型组:上午8点以浓度为10 mg/mL复方地芬诺酯药粉混悬液2 mL灌胃,中午12点灌胃给水3 mL,下午16点灌胃给水2 mL,晚上20点灌胃给水3 mL。总灌胃量10 mL/d。

增液承气汤组(简称增承组):上午8点以增液承气汤混悬液2 mL灌胃,中午12点灌胃给水3 mL,下午16点以增液承气汤混悬液2 mL灌胃,晚上20点灌胃给水3 mL。总灌胃量10 mL/d。

大黄组:上午8点以大黄混悬液2 mL灌胃,中午12点灌胃给水3 mL,下午16点以大黄混悬液2 mL灌胃,晚上20点灌胃给水3 mL。总灌胃量10 mL/d。

空白组:正常饮食,在4个时间点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1.4.3 大便质地及排便通畅程度分析 观察各组大鼠排便时间、粪便重量、粒数、含水量等,分析各组大鼠排便状态及粪便质地。

1.4.4 肠道传输功能测定 活性炭灌胃法检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具体方法为:大鼠禁食12 h后,以1 mL/l00 g浓度10%活性炭悬液灌胃,记录大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以及24 h排黑便粒数,以粪便干湿重比较检测粪便含水率[3]。

1.4.5 肺组织、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药物干预结束后,大鼠禁食12 h,颈椎脱臼处死,开胸取气管与右侧上叶肺组织,以及结肠近盲肠段约2 cm。所取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吸干水分,10%中性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4 μm,二甲苯脱腊。再经各级乙醇水洗:二甲苯 15 min×2次,分别经 100% 乙醇2 min,100% 的乙醇2 min,95%乙醇2 min,75% 乙醇2 min,蒸馏水洗2 min。经苏木素染色5 min,蒸馏水洗1 min,盐酸乙醇分化30 s,蒸馏水浸泡15 min,放置伊红液中2 min,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H600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理观察。

1.4.6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肺组织AQP1和AQP3

1.4.6.1 总蛋白的提取 取新鲜100 mg肺组织,剪碎,匀浆,3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0.5 mL离心管分装并置于-20℃保存。

1.4.6.2 蛋白含量的测定 1.5 mL离心管加入4℃储存的考马斯亮蓝溶液1 mL。室温放置30 min,空白样品管考马斯亮蓝加0.15 mol/L NaCl溶液100 μL,混匀放置2 min。测试管考马斯亮蓝加5 μL待测蛋白样品和95 μL 0.15 mol/L NaCl溶液,混匀后静置2 min后检测样品。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大便质地及排便通畅程度分析 肉眼可见模型组大便量减少,粪粒干,粒形缩短,排出缓慢费力;增承组和大黄组粪粒数较模型组多,粒形缩短,部分粪便较软。空白组便质及排便状态未见明显变化。

2.2 肠道传输功能测定

2.2.1 对大鼠排便时间及粒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延长(P<0.01),排便粒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首便时间缩短(P<0.05),排便粒数增加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增承组首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排便粒数增加(P<0.05)。见表1。

表1 4组大鼠排便时间及粒数比较 (x±s)

2.2.2 对大鼠排便重量、粪便含水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粪便含水率降低(P<0.01),粪便较为干硬;与模型组比,大黄组粪便含水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承组粪便含水率增加(P<0.05)。见表2。

表2 4组大鼠含水率比较 (x±s)

2.3 肺、大肠组织病理 肺病理:空白组肺泡均匀,肺间质适中(图1)。模型组肺泡扩张、水肿,肺间质增宽(图2)。增承组肺泡均匀,肺间质增宽,有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图3)。大黄组肺泡扩张,有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图4)。

图1 空白组肺组织(10×10)

图2 模型组肺组织(10×10)

图3 增承组肺组织(10×10)

图4 大黄组肺组织(10×10)

大肠病理:空白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正常,绒毛丰富,排列整齐(图5)。模型组肠绒毛变短倒伏,排列不齐,固有层变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6)。增承组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图7)。大黄组结肠固有层内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图8)。

图5 空白组肠组织(10×10)

图6 模型组肠组织(10×10)

图7 增承组肠组织(10×10)

图8 大黄组肠组织(10×10)

2.4 肺组织AQP1和AQP3表达 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AQP1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肺组织AQP1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承组肺组织AQP1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肠组织AQP3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大黄组肠组织AQP3升高(P<0.05)。增承组肠组织AQP3显著性升高(P<0.01)。见表3。

表3 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蛋白3浓度 (x±s,pg/g)

3 讨论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肺和大肠相互配合,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津液作为精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肺和大肠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物质之一。若津液亏虚,则肺失宣肃,累及大肠传导无力,可以引起便秘;若肠道津液亏虚,易从燥化,循经上扰,损伤肺津。由此可见,津液不足是导致肺病及肠、肠病及肺的重要原因。据此,本课题通过限水引起大鼠肠燥津亏,联合复方地芬诺酯灌胃以抑制大鼠肠蠕动,建立复合病因的津亏肠燥大鼠模型,以津液不足引起肠燥津亏、腑气不通,导致肺失宣肃作为切入点,探讨肠病及肺的生物学机制,并分析中药复方“肺肠同治”的生物学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呼吸道和肺的许多重要功能与体液转运有关。气道的湿化、肺泡液体清除、各种肺损伤引起肺水肿的形成和消散等,都与体液的转运有关。水通道蛋白(apuaporins,AQPS)是由多种组织细胞膜上存在的转运水的特异性通道。作为介导水跨生物膜转运的主要方式之一,AQPS所介导的自由水快速被动的跨生物膜转运,被认为是水进出细胞膜的主要途径,其功能活性对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有12种AQPS,且已证实AQPs存在于各级生命中,包括细菌、酵母及植物等。其中AQP1主要表达于支气管黏膜下腺中的上皮细胞,气管腔上皮细胞顶膜面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也有少量表达[4-5]。尤其是定位于肺泡周围血管内皮的AQP1,对于维持血管与间质之间的水运动平衡意义重大。AQP1敲除的小鼠肺泡毛细血管间水的通透性较野生型的降低10倍,显示AQP1在肺血管通透性中有重要作用。观察大鼠肺组织AQP1变化,将有利于明确津亏肠燥引起肺病的作用机制。

实验中,我们成功构建了津亏肠燥大鼠模型,并以增液承气汤进行干预,观察到在限水和灌服复方地芬诺酯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大鼠大便量减少,粪粒干,粒形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延长,排便粒数减少,肺泡充血、水肿,肺组织AQP1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增液承气汤组有减短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有改善肺组织功能的作用。因此,我们考虑津液亏虚可能是导致病变由肠及肺的主要原因,水通道蛋白-1在肺和大肠津液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猜你喜欢
表里粒数承气汤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曹永华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温病条辨》大、小、调胃承气汤之研究
山楂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