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群建设

2019-06-01 02:10陶晓环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才计算技术通识

陶晓环,李 萃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1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云计算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产业之一,国务院2015年第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更是将云计算信息产业推上制高点。根据2017年4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预计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规模将上升到4300亿元。

为适应庞大的人才资源库缺口,教育部发布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列入2016年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培养云计算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处于信息智能化时代,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涉及各领域。应运而生出现政府部门的政府云、企业集团公司的企业云、银行金融领域的金融税务云等。国外有Google Cloud、IBM Cloud等,国内比较突出的云计算成熟产业有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55所云等。[1]每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也都不同程度地构建了云服务器,实现云存储和云运维及云计算功能。可见,云计算专业人才涉及各行各业,云计算技术人才需求旺盛。

1.2 国内高校开设云计算专业课程群现状

我国开设云计算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4年开办了云计算系、成都工业学院开设移动云计算专业、辽宁水利职业学院2018年开设云计算专业,国内还有几所这里不一一列举。

通过对全国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高校进行分析比对,大部分高校对于是否开设云计算专业仍处于观望状态。原因如下:一是云计算专业群课程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项专业课程,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培养人才的高校目前却没有配套的师资,师资培养计划滞后于市场需求。二是云计算专业课程群建设国内没有成熟的案例供参考借鉴,各高校持观望态度的多,敢于尝试的少。三是即使开设了云计算专业课程群的高校,在教学方面仍处于边教边摸索的阶段,社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高校教学课程体系匮乏、实践平台需规划设计等因素导致周期变长。[2]四是云计算专业人才大多来源于高校,导致操作技术能手少,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具备高水平师资的往往是985或者211高校,但这些学校培养人才的输出口大多是开放发达的沿海城市,毕业生就业后选择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而且主要从事云计算研发工作,对于云搭建和云运维基础工作青睐的群体较少,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的高度和深度的学习,在实践操作环节不具有广度性。

1.3 云计算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综述,云计算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应按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定制设计和培养。从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分析,应按照本科和专科学校的培养方向,分层次培养科研型和技能型云计算人才。当前云计算产业在各行业“铺天盖地”而至,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从全局做好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应克服当前现有师资和设备不足等因素,尽快做出战略调整,将云计算专业课程群建设提到日程上来。

2 云计算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导致专业课程群建设有差异,本文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研究云计算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是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定位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这与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求一致。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两大特性:一是服务,二是技术。简言之,云计算技术是一种提供技术服务的工作模式。

云计算包含IaaS、PaaS、SaaS三层服务,针对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大数据和云应用开发等实际应用场景,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平台规划设计和云平台部署、虚拟桌面、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容器和大数据等云服务运维,通过云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开发等前沿知识、技术技能实现素质目标的培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3][4]

3 云计算专业课程群架构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云计算专业课程架构,依据课程群建设目标可划分三个层次。

3.1 公共通识课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集合地,公共通识课是为培养文理综合人才而设置的必修科目。特别是未来从事工科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通识课程的学习。

表1 公共通识课

通过以上公共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时代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原理、技术、服务、商业模式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逐步形成云计算思维。

Python/Java程序设计是IT界公认度较高的两种脚本语言,特别是Python语言在国外很多常青藤名校中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通识课,意图培养编程思维,也是当前市场的热点岗位。[5]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服务的领域是全球的各行各业,大学生除了掌握表1所提及到的公共通识课程,还应该选修一部分营销课程和企业管理课程。

3.2 专才基础课

云计算技术服务领域的广度,体现在专才基础课程包含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虚拟技术、大数据中心等课程上。作为未来从事云计算技术的专业人才应考虑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应用,另外,应为专才方向课做好铺垫和衔接,指导建议如表2所示。

表2 专才基础课

3.3 专才方向课

高职院校的云计算技术在人才师资队伍和硬件资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结合本校实际,发挥在校教师优势强项,开展专才方向培养应是不变的主线。当然也要结合科技发展前沿,适时培养和引进师资,但以培养为主。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并未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但云计算、大数据是当前的前沿科技,部分教师参与研究云计算的热情很高,尝试新科技的能力和决心很足,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软件专业经过多年教学积累,教学研究方向可以转介到云计算方向加以借鉴利用,并且带学生参加云计算比赛已经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参赛经历总结,专才方向课开设课程如表3所示。

表3 专才方向课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架构群已经搭建,形成了完整的专业方向课程群体系。

4 实训就业与创业平台建设

4.1 云平台搭建内容

高职院校输出给社会的主要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训就业和创业是大学生在校的必修科目,云计算技术专业自身满足这两个建设需求。搭建云计算平台,布置应用,进行云运维等操作,就是最好的专业实训就业与创业的典范案例。云平台搭建涉及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知识体系结构,实训内容模拟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平台网络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等系统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大数据分析、云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满足应用场景需求并提交标准化的工程工作总结报告。

4.2 自主搭建与企业定制的差异性

目前,从云平台实训建设来看,主要有自主搭建和企业定制两种,大部分高校综合考虑会选择前者完成教学实训工作。理由如下:一是节约资金成本,选用开源软件平台搭建,不需要支付额外软件成本费用。硬件的配置可以考虑自身现有条件进行分批次的购置计划,一般花费相对较低,与高校的线性花销相匹配。而企业定制的优点在于由企业技术服务支持,快速地达到实训目标,但师资培养和学生实践操作没有完整的工程经验,实训搭建过程就是云平台实训环节最终的学习目标,师生在实践操作方面失去了创造学习的机会,从而不利于人才梯队的发展要求。[6]另外,企业钉子增加了教育成本的投入,从长远来看,不符合部分高校的财务支出,可能成为高校成本的负担。综上考虑,采用自主搭建云平台是完成实训就业与创业的最佳教学途径。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的专业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伴随市场对于云计算人才的需求,要及时跟进做好调整,通过对高校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思路,但考虑云计算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可以继续细化,此项工作可开展后续课题。

猜你喜欢
专才计算技术通识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FLAC3D软件计算平台的研发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化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科技型企业专才和通才、交互记忆系统与双元创新关系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通识少年·拿破仑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