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1 08:36符瑞英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六步法活力课堂中职语文

符瑞英

【摘要】为解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汲取先进教学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了“六步法”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法”的实施,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中职语文课堂活了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有效课堂得以生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活力课堂;“六步法”;教学模式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新途径,是每位职教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把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作为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汲取职教名家的先进教学经验,融合各种有利于中职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经过多次试验、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了“六步法”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激发活力;激情导入,诱发活力;整体感知,注入活力;合作探究,彰显活力;拓展延伸,绽放活力;行之有效,渗透活力。“六步法”的实施,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中职语文课堂活了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有效课堂得以生成,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中职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

一、自主学习,激发活力

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和中职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倡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而形成爱学、会学、乐学、主动学的良好学法。

所谓自主学习,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动学习”。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一旦做了学习的主人,就会自觉地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效果就很明显,正像人们所说的“人也变聪明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呢?

首先,建立语文学习平台。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登录学习平台领取学习任务单,提前预习学习内容。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玩手机的问题,又发挥了手机的自主学习功能,还解决了预习任务,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其次,自主学习任务单要符合职业学校学生情况,难易适中,符合教学要求。老师要经常更新并不断完善学习平台,充实学习资源,包括微课、微视频、文字游戏测试等,既要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又要让学生喜欢阅览平台资料。最后,要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鼓励措施。

二、激情导入,诱发活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语文课来说,导入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富有经验的教师从不会忽视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打造“活力课堂”必须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下足功夫,通过富有激情的导入,打开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导入内容的设计上,要灵活机动,不能生搬硬套。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找到一个适当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导入法。最常见的如设疑导入,即设置精彩、精当的问题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情境导入,利用朗诵、讲故事、唱歌、绘画、表演等各种手段,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顺利进入新课;再如以旧引新导入,即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总之,一个好的导入语就像一块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必将激起层层涟漪。

三、整体感知,注入活力

整体感知,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通过自己对材料的主观认知,对文本进行宏观的把握和理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领会,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在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下,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教师文字测评游戏,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通过一些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熟悉课文内容。然后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再抓住脉络,理清思路。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使他们更深刻地感悟文本的内涵,唤起学生心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从而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合作探究、彰显活力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一语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就中职生自身来说,虽然学习能力弱,但他们同样有上进心,有求知欲,有团队意识。只是缺少了关注和关爱,或者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点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职业学校教育恰恰弥补了中职生的这些缺憾。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团队意识强的闪光点,授课时安排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等方式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如在探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文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思想的授课时采用辩论的授课方式,提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学生自愿选择个人观点,甲方认为是积极派,乙方认为是消极派,然后上网收集材料。等到课堂展示的时候,甲方展示的答案是:苏轼对周瑜的仰慕本身就是一种向上的表现、在被贬期间能写出这么豪放的词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在我们还能吃到东坡肉就是苏轼的自我发明等。乙方答案是:苏轼这时已经47岁了不可能再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苏轼的婚姻相当不美满、他只能借酒消愁等。学生在课堂上唇枪舌剑、口吐莲花、明枪暗箭的辩论让听课的老师也不住地啧啧称赞。这就是合作的魅力!在这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品尝到了被认可与欣赏的喜悦。分组学习探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语文能力、职业素养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五、拓展延伸,绽放活力

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紧承“合作探究”,是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主题,并对文章重点、难点有了一定把握之后的又一教学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增強课堂互动性与活力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现课堂内与外的连接。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此环节应重视对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绽放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并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对话题进行随意的拓展和延伸。高质量的“拓展延伸”既要深刻体现中职语文大纲的要求,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还要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章的主题以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合情合理地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拓展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时刻把握教师教学的流向,学生学习的方向。其次,拓展以文本为前提基础,杜绝游离于课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现象。再次,拓展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文本的主题和学生的学情、专业发展需求等合理拓展延伸。有效的拓展能起到丰盈文本、开阔视野、开启智慧、激发兴趣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六、行之有效,渗透活力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业布置必须符合活力课堂的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突现基础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专业性。活力课堂作业设计的目的为“学”,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习得学习方法,丰富职业语文素养。因此作业内容要精心选编,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少而精,确保练习的时效性。作业设计的形式要“活”,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当增加趣味性。作业设计的层次要 “清”,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让他们分别完成不同难易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也不应一直拘泥于某种模式或规程,但只要能够遵循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实际,依据校情、学情,最终都能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以学生为本,发挥出课堂的活力优势,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永远走在教改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景国忠“四步八字”——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J].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5(3).

[3]刘斐.力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J].学校教育研究,2016(17).

[4]张爱民.谈构建初中语文活力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20).

[5]杨世震.无定法:活力课堂的基础支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六步法活力课堂中职语文
统领集体备课“六步法”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探究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依托“生本互动”模式培养阅读能力的实践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