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9-06-17 09:3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斯里兰卡职教国家

宋 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518055)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国,坐落在印度洋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南亚八国之一.斯里兰卡国土面积65610 km2,总人口约2017 万,因风光秀美、盛产宝石,在历史上曾被马可·波罗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在历经27年内战后,斯里兰卡的经济进入复苏发展期.政府进行了缜密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并致力于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每个人的就业竞争力的职业教育方略.

1 斯里兰卡经济与教育发展概况

1.1 斯里兰卡经济概况

斯里兰卡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2%.优良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为斯里兰卡提供了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主要作物包括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其中,锡兰红茶是重要出口产品,其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①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制作,原文出自《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数据库—斯里兰卡》.此外,斯里兰卡是一个宝石富集的岛屿,具有矿业优势,是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 亿美元的出口值,其矿藏主要包括石墨、宝石、钛铁、锆石、云母等[1].

斯里兰卡政府在南亚国家中率先施行了经济自由化.1978年斯里兰卡大力吸引外资并推进私有化,经济保持中速增长,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格局.在2005-2008年间,斯里兰卡的国民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了6%.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斯里兰卡的茶叶、橡胶等主要出口商品收入和外国短期投资下降.2009年,经历了国内军事冲突结束后,斯里兰卡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26 亿美元临时信贷安排.目前,斯里兰卡宏观经济逐步回升并呈现出平稳发展势头[2].

1.2 斯里兰卡教育概况

斯里兰卡教育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在1942年,斯里兰卡政府建立了免费教育体制,免除公立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的学费.1960年,斯里兰卡通过立法将当时的所有学校收归国有,学校不仅免除学费,还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校服、课本甚至午餐,为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这一系列做法促使斯里兰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整个国家的识字率达到91%.但是由于公立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质量逐渐下滑,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私立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作为接受公立教育的补充.在2000-2010年间,私立兰卡出现了大量的国际学校.由于优质教育的竞争激烈,就读国际学校就成为家长和不错的选择,并且国际学校的毕业生外语能力良好,这使其在就业时占据绝对优势.

目前,斯里兰卡实行由中央政府统筹、省级政府自主管理的教育制度.其教育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预科和大学五个阶段.教育法规定,斯里兰卡儿童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但教育部强烈呼吁学生读到高中毕业.学生通常在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部分学生选择升入高中学习,部分学生则选择务农或成为学徒.高中毕业后学生可以参加普通教育证书(GCE)的普通水平(O/L)考试,考试通过可升入大学预科.从预科进入大学则需要通过普通教育证书(GCE)高的级水平(A/L)考试.学生通常经过三到四年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通常需要两年的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通常需要3~5 的学习取得博士学位.

目前斯里兰卡主要有科伦坡大学、佩拉德尼亚大学等15 所国立大学和17 所培养究生的研究生院.另外,该国还有Buddhist and Pali 大学等3所高等佛学院,专门培养佛学学者和寺院长老,学生毕业后经考试合格也可获得学者称号[3].

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战略与立法

斯里兰卡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是:打造一个能够为斯里兰卡所有学习者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的系统,并维持系统的高效运转,使系统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顺利就业,而且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实现这个使命,斯里兰卡政府出台了系列战略和法规:

2.1 战略

1)《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政策框架》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下简称职教培训)设置了28 条具体目标:(1)创设一个促进职教培训发展和有效实施的法律环境;(2)确保所有的国立职教培训机构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委员会提供相关年度的统计数据;(3)要求所有的私立职教培训提供者给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委员会提交年度财务和统计报表;(4)鼓励国立和私营部门的供应商使用基本的成本信息并上传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委员会,生成财务会计报告;(5)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委员会应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方便各机构财务管理报告的生成;(6)国家职教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严格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并保持在国家和国际竞争的水平;(7)加强工业部门的雇主在设计国立职教培训机构提供课程的积极参与;(8)国家职教培训机构的法律规定应确保更多的财政自主权;(9)课程设置优化以最大限度的使用国家职教培训机构资源的利用;(10)国家在必要时向非国有部门的职教培训机构提供援助;(11)鼓励正式、长期的公私合作机构和培训中心的建立;(12)捐助者/贷方资金的使用与国家发展计划中对职教培训部门的规定一致;(13)提供充足的职教培训机构资金;(14)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应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内容传授方法和教育与培训的综合评价过程中设置能力标准;(15)为认证的工艺人员建立起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相匹配的工资表;(16)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在招聘国有部门岗位和授予政府合同中得到应有的重视;(17)鼓励职教培训机构建立伙伴关系,为工业发展开展培训课程;(18)为职教培训人才创造更好的国外就业机会;(19)发展创业技能,提高自身就业能力;(20)为弱势群体设计个性化的职教/民生培训;(21)发展员工职前培训和在职工业实践;(22)在每个训练组织网络建立传输方案,根据可接受的原则,确保满足学生利益的培训方案进行最优化传递;(23)制定和实施绩效评估(PA),基于员工是有能力的专家并且机构框架的存在是为了支持他们发展的假设;(24)针对每个培训组织,制定并实施有效、公平、系统的内部提升方案;(25)通过短期技术项目将职教培训领域的资源拓展到学校系统;(26)为没有直接进入高等教育的离校生提供无缝衔接,使他们在职教培训体系内继续接受教育;(27)在研究、课程发展和政策领域内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联系;(28)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识别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下的非国家资格课程项目[4].

2)斯里兰卡国家战略(2010)规定了9 个战略目标,构成了提高弱势群体职教培训的框架.该战略指出,建立包容性的职业培训体系将有助于缓解造成冲突和社会紧张局势的根源,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该战略通过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优势的活动,确定了6 个有针对性的弱势群体.这6 个群体享有的技能培训机会较少且容易在就业中遇到困难,具体范围包括:处境不利的妇女,特别是那些支柱性的家庭成员、残疾人(精神和身体)、处境不利的青年(包括辍学和以前的童工)、穷人(包括来自种植园、农村和城市地区的人)、受冲突影响的人(包括国内流离失所者(IDP)和战斗员)、流动工人家庭成员.9 个战略目标包括:①认识到弱势群体的培训是实现包容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优先事项;②建立信息系统协调行动和绩效评估;③确保支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资金充足;④提高认识、建立职业指导与咨询;⑤扩大培训供应商网络,扩大外联;⑥采用灵活和创新的培训方法;⑦合并生计和生活技能培训;⑧培训与就业支持相结合;⑨包容性地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扩大受众面[5].

2.2 立法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法案》[1990 第20 号]是指导斯里兰卡职教培训的主要法律文件.2012年,斯里兰卡提出了对该法案的修正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根据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规划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②开放一个国家资格证书体系;③建立职业教育的学术标准与培训标准[6].

3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体系、资格框架与质量保障

3.1 体系

斯里兰卡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主要包括4 类正规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的非正规职业培训,包括:国家学徒与工业培训局、职业训练局、技术教育与培训部门、职业技术大学.这4 类职业教育机构下设了348 个公共部门培训中心和大约670 个私人和非政府组织(NGO)培训中心.同时,斯里兰卡还有大量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集中于IT 行业,企业收费提供IT 技术技能培训[7].

3.2 国家资格框架

斯里兰卡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建立于2004年8月,在200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毕业生在2007年2月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8].国家资格框架所依据的国家能力标准(NCS)是教育界与工业界协商制定的,职业技术与培训课程、培训指导、实习指南和资源评估都基于NCS 编写.能力标准根据特定行业的行业要求确定,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界定知识、能力和态度学习内容的依据.

斯里兰卡国家资格框架(NVQSL)由高职高专教育委员会(TVEC)在国家学徒和工业培训机构(NAITA)、职业训练局(VTA)、技术教育部(DTET)、国家青年服务局(NYSC)和国家工艺教育学院(NITESL)的援助下编制.NVQSL 手册的提纲概述了所有能力等级的商定政策和流程实施.

NVQSL 包括7 个资格等级.每一级都描述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学习过程和相关的职业责任.具体见表1,2.

图1 斯里兰卡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结构图①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数据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斯里兰卡.编制:UNESCO-UNEVOC.

表1 斯里兰卡资格等级概况

表2 斯里兰卡各级各类国家职业资格

3.3 质量保障

斯里兰卡技术和职业教育委员会(TVEC)负责审核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构的资质和课程,符合条件的给予认证.技术和职业教育委员会评估的要素包括:

1)培训人员的数量和资格;

2)每个课程模块的年度计划;每项任务或任务集群的培训计划或培训方案;

3)所有课程模块中,的每节课的教案;

4)课程表、教师日志、学员评估记录书;

5)实习生日记(理论笔记和实用练习册);

6)所有任务完成情况的全过程评估标准,管理记录;

7)组织课程所需训练措施的有效性;

8)教室和讲习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训练环境;

审核合格的机构分为以下4 个级别:

C 级:勉强可接受临时注册.注册有效期为2年;

B 级:完全可接受临时注册.注册有效期为3年.

A 级:获得B 级或C 级,且有50%以上的课程都是被TVEC 认可的.注册有效期为3年.

A+级:获得A 级并且已经建立起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QMS)[8].

4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治理与教师

4.1 治理

斯里兰卡的教育实行中央和省级水平的共同治理.教育部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计划,管理公立学校、教师教育和提供质量保证.省议会负责执行教育政策.九个省各有省级教育部,由省部长领导,由主任书记和省教育厅长协助开展工作.各省又分为教育区,设有区域教育办公室管理各个区的教育.这些区进一步划分为由分区主任领导的分区,协助分区主任的工作.斯里兰卡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管理机构包括:

斯里兰卡高职高专教育委员会(TVEC)是依据《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法》(1990)第20 条规定设立.该委员会负责政策制定、规划、协调和发展各级高等职业教育.它致力于建立一个国家认可的颁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根本制度.为学院、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其他非正规与非正式培训提供教学和培训的标准.

斯里兰卡全国学徒和工业训练局(NAITA)是根据1971第49号《国家学徒条例》的规定成立.1990第20 号《高等和职业教育法》出台,将其更名为国家学徒和工业训练局,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管理斯里兰卡全国的企业培训项目.

国家商业管理研究所(NIBM)成立于1968年,后纳入国会1976 第23 号法案.该研究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课程开发,为公共和私人培训机构提供关于计算机使用、咨询服务和生产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理事会(NHRDC)负责人力资源政策开发,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研究和调查培训情况以及组织与人力资源发展有关的研讨会和讲习班[11].

4.2 教师

斯里兰卡职业教育系统的经费不足,用于教师培训与发展的资金很少,加之教师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缺失,目前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工资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能力和职业认同度低、教师教育与培训质量低的困难.

截至2012年1月,斯里兰卡青年事务与技能发展部下设382 个培训中心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培训.每个中心将培训师分为3 类,即permanent(1191 人),contract(721 人)和visiting(1339人),培训师的总人数有3251 人,他们为职教教师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此外,斯里兰卡国家工艺教育大学是一所特殊的教师培训机构,设有专门的教育技术学科,为教师提供本科技术教育课程(B.Ed.Tech)并且为职业培训师和技术顾问提供短期培训课程[12].

5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与诉求

5.1 诉求

斯里兰卡经济目前仍处于27年战乱困扰后的恢复时期.由于战后巨大的军事设施维护耗费了大量防务开支,斯里兰卡政府致力于尽快恢复本土经济,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动经济从农业向工业及服务业转型.据统计,2013年,农业在斯里兰卡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20%下降到11%,工业从27%上升到33%,服务业从53%增加到57%.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对熟练和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对此,斯里兰卡马欣达愿景提出的目标是:实现斯里兰卡经济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努力使斯里兰卡成为商业、能源和知识中心.然而,要实现之一目标必须要有一个熟练而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世界银行2017年7月1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斯里兰卡劳动力缺乏高技术技能将威胁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斯里兰卡劳动力缺乏技术和软技能消弱了私营部门经济增长并对国家长远发展规划——马欣达愿景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13].为此,世界银行2017年6月向斯里兰卡提供1.015 亿美元信贷用于劳动力职业培训及相关发展计划.

5.2 趋势

为了应对恢复经济所需高技能劳动力严重的不足的问题,斯里兰卡政府开展了技能发展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国家的技能竞争力来支持政府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战略,以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解决斯里兰卡市场中劳动力中技能的不匹配.

1)提高技能培训计划的质量和市场相关性,对每个职业教育机构的每个培训项目进行检测,要求将的招生数量、学业测评、证书颁发和就业情况等定期报表,以便于管理部门掌握全局的情况,制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长期、短期计划时更有针对性,提高个体机构对斯里兰卡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2)成立行业技能协会(Industry Sector Skills Councils),多渠道筹措教育与培训的资金投入,发掘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引领作用.斯里兰卡已经关注到行业企业需求对教育的关键作用,责成高等与职业教育委员会的产业联络部门设立了行业技能协会,目前筹建了纺织、健康护理、旅游、信息通讯技术等六领域的行业技能协会.政府期待行业技能协会的成立使斯里兰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更加顺畅,制度和机制的建构由双方共同参与.

3)不断优化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斯里兰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有着优良的顶层设计,依据发达国家经验建构了本国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在未来优化和提升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将此资格框架本土化、特色化,通过“求同存异”的文化融合方式对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进行优化,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模式的同时,兼顾本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方能使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斯里兰卡职教国家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抢加油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对”队的斯里兰卡奇异之旅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