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9-06-17 09:37李亚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菲律宾技能职业

李亚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518055)

1 菲律宾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概况

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佬3 大部分,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佬穆斯林自治区等18 个地区,81 个省.菲律宾国土由大小7000 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吕宋岛、棉兰佬岛、萨马岛等11 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菲律宾海岸线长约18533 公里,首都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人口1288 万[1].菲律宾有70 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近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贫困家庭比率为25%,失业率为5.7%.人均寿命70 岁,人口出生率1.9%[2].

菲律宾的最大优势是拥有数量众多、廉价、受过教育、懂英语的劳动力.菲律宾居民识字率达到94.6%,在亚洲地区名列前茅.加之菲律宾劳动成本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而吸收了大量西方公司把业务转移到菲律宾.菲律宾的重点和特色产业包括农业、旅游业、制造业,海外劳动汇款、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及采石业.总体而言,菲律宾经济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

教育方面,菲律宾宪法规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菲教育体系实施6-4-4 结构(图1),即6年初等教育,4年中学教育,4年高等教育.中学后职业教育通常被划归到高等教育范畴,普通高等教育与中学后教育的区别主要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后会授予学位,而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只获得资格证书.

按照经费来源不同,可以将菲律宾的教育系统分为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菲律宾政府不仅重视教育,而且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所以过半的职业技术教育机会都是由私立教育机构提供,但初、中等教育仍以政府办学为主[4].目前,菲律宾全国共有中、小学44302 所,小学生入学率达91%,中学生入学率60%,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私人提供.全国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599 所,在校生约244万人.著名高等院校有菲律宾大学、阿特尼奥大学、东方大学、远东大学、圣托玛斯大学等.2013年教育预算为2927 亿比索[1].

图1 菲律宾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结构[3]

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战略和法规

2.1 战略

菲律宾历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制定和发布了3 次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前两次规划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推出,第三次国家技术教育与发展规划于2011年发布,全称为《国家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规划(2011-2016)》,规划的战略目的是为所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提供行动方案.该规划立足于菲律宾经济发展特点,致力于促进菲律宾的职业教育及其劳动力技能的包容性增长.规划还聚焦于完善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体系,保障各类职教项目的发展质量[5].

为配合职教发展战略的实施,菲律宾于2014年颁布《阶梯化教育法案》,该法案涉及到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课程改革及资格框架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菲律宾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战略布局,这必将提升菲律宾劳动力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技术教育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

2.2 法规

1987年,菲律宾将接受教育的权利载入《宪法》,之后在教育方面颁布了若干法律,其中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相关的包括:

2.2.1 《教育法》(1982)

菲律宾国家《教育法》规定国家提供免费的中小学教育,明确了各级正规教育的目标、学制,还涉及到私立教育的法律框架与各个教育阶段的管理部委及权责,并确立了建立高等教育委员会负责高等教育的相关工作.

2.2.2 《共和国7796 号法案》(1994)

《共和国7796 号法案》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规定是成立“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发展局的目标即“为了支持开发高质量的、与菲律宾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需求一致的中级劳动力,提供实用的、可获得的、和高效的技术技能教育”[7].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的核心职责包括: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信息与行业信息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明确职业标准与能力标准,并组织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此外,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还负责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项目与生涯规划服务等.总体而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既负责宏观层面的政策与标准制定,也负责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培养,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意义重大.所以,此法案也被菲律宾称为《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法案》,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2.3 《第83 号总统令》(2012)

2012年10月,菲律宾总统签署《第83 号总统令》,授权建立“菲律宾资格框架制度”,目的是对接国际劳动力市场.总统令主要用于指导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制定,以明确职业教育资格水平,规定资格认证结果的标准.菲律宾国家资格框架将特定的学生和工人通过不同途径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水平,基于相应的资格标准对其发展予以认可并纳入全国职业资格系统.资格框架旨在确定全国不同区域间技能的可比性,以实现区域之间的相互承认,支持技能的区域性流动.此外,“菲律宾资格框架”还将作为教育系统确认进入或退出的依据,用以促进菲律宾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6].

3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体系与质量保障

3.1 体系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自初中后开始,职业教育包括两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专业教育,与4年的普通高等教育并行,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在菲律宾被视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为准备就业的学生和目标人群提供技能培训.同时,职业教育也为身处劳动力市场上目标人群提供在职培训,以帮助其完成技能升级,提升个体和整体的劳动生产能力.菲律宾教育部发布的一项学生发展进程报告显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100 个学生中,只有23 个会进入大学学习,10 人会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3].同时,菲律宾的大学毕业生也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来源,虽然各阶段毕业甚至退学的学生能力千差万别,但也为菲律宾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诸如与正规教育并行的3种非正规培训模式:

3.1.1 基于培训中心的培训

培训中心是由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在地区和省级层面提供培训,菲律宾共有15 个地区中心和45 个省级培训中心.这类培训中心提供最新的劳动技能课程,虽区别于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但师资大都来自于行业、企业一线,实际操作经验丰富,对菲律宾整体劳动技能提升非常重要.

3.1.2 基于社区的培训

此类社区培训专门解决社区的技能需求,促进社区成员自主创业.它主要面向贫困和边缘群体,由于其自身技能低、财力有限,他们无法接受正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支持和帮助成员制定谋生创业计划,在完成培训后直接付诸实施.因其涉及贫困和边缘群体的技能发展,一般由当地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协调和实施.

3.1.3 基于企业的培训

基于企业的培训包括学徒制计划、领导力课程以及双轨制培训系统,学徒制计划是建立在企业和培训者之间达成的学徒协议基础上的,这些培训计划时间从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但需要强调的是学徒制只能由获得菲律宾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认证的企业提供[6].

学徒培训课程为短期在职培训课程,经由菲律宾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批准.此类培训系统是一种基于双轨制的技能培训,需要分别在培训机构和工作中完成.双轨制培训是建立在培训机构和获得菲律宾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认证的公司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培训机构必须满足教学设备的最低标准要求,培训机构、讲师和培训计划都必须得到菲律宾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认证.

3.2 保障

菲律宾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是负责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机构,也是一个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质量的保障机构.所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者都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各提供者需根据培训规章和基于能力的系统所描述的标准进行注册,且该注册是强制性的,注册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项目检测的过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注册所涉及到的课程设计、培训师、培训机构及培训工具和设备的资格均要符合标准.

此外,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董事会与行业领导者还协商制定各行业的培训规章,该类章程会涉及能力标准、培训标准、资格评估及认证安排.这些将为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的课程、教材和评估方案的制定提供标准依据.同时,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还负责制定相应的能力评估和认证系统,旨在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毕业生和受训者具备必要的能力,以符合其所从事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此外,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还负责采集相关证据,证明被评估人员拥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能力.受训者只有达到资格认证规定的所有标准,才能取得特定行业所要求的国家资格证书,这也是拥有某特定能力的有力证明[4]83.

2012年,菲律宾总统签署《第83 号总统令》,授权建立“菲律宾资格框架制度”,旨在促进整个教育和培训系统的创新和响应力.菲律宾国家资格框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学分转换系统,可帮助实现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及高等教育之间的过度[5].而且,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系统间能力标准的对接有助于增强菲律宾职业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提升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4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与教师

4.1 管理

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负责管理和监督菲律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它还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咨询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标准,确保技术教育发展的质量.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负责动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所有利益相关方,诸如行业企业、当地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劳动力等,引导和鼓励其积极参与菲律宾的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除努力促进各机构之间的融合外,还致力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协调工作,以减少技能发展计划的重叠,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统筹指导.具体而言,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职责如下:整合、协调和监督技能发展计划,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批准技能标准和测试,负责为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建立认证系统,为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项目提供经费资助,并为培训师培训计划提供资助.

目前为止,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监督的公立和私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校和机构共计4510 家,包括自身下辖的125 家农渔业、贸易和专业培训机构.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中,有38%为公立,62%为私立[4]85.在2006-2010年间的经费构成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的资金来源中,有46.5%来自公共基金,53.5%来自私人基金.其中,公共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计划除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外,还包括当地政府部门、农业部、社会福利与发展部等,其负责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短期课程提供资金.私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的资金一部分是学员为自己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所支付的学费,另一部分是公司为学徒培训提供的资金和补贴.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社会参与度较高,从一定程度上说即得益于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三者间“三足鼎立”的组织治理模式.

4.2 教师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都需要符合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的基本条件,且需要在该局注册.2006年,该局还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师人员资格认证计划,该计划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师、学校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提供资格认证与职后培训,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与变革,保障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还将培训师资格分为以下4 个级别:一级培训师、二级培训设计师/开发者、三级培训主管和导师、四级培训大师.2006-2010年间,参加资格认证的培训师总数为23476 人,其中公立机构教师7561人,私立学校教师15912 人.

除注册和级别认证外,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还组织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培训师职后培训计划”.该计划由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淡马锡基金会、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和新加坡工教局教育合作实施,培训师职后培训计划重点是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师的教学技能,根据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培训师资格框架的要求执行,如在2010年共有60 名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师接受了培训[6].

5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诉求和发展趋势

当前,菲律宾经济平均增速放缓,加之缺乏较为发达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菲律宾经济发展后续乏力,未来菲律宾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及其所仰仗的高技能人才.为顺应国家宏观经济要求,菲律宾国家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规划第三阶段将努力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开辟新路,以努力促使菲律宾劳动力技能的增长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的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诉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5.1 均衡社区培训中心分布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实施主体多元,尤其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高,这为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但另一方面,由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主导的培训中心数量明显不足,目前仅有45 个省级中心,且针对贫困和弱势群体为主的社区培训也由于资源限制,不能满足受训者需要.所以,未来菲律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亟需加强社区培训中心分布,以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5.2 提升职业教育师资水平

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局已制定和实施了若干职业培训师计划,不仅针对培训师群体,还有针对评估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但面对急剧变化的产业技术更新换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师资水平仍亟需加强.虽然菲律宾从培训企业认证、课程实施标准、能力认证程序及国家资格框架等多方面的建立了职业技术人才的质量保障机制,但师资仍是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菲律宾未来需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发展,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5.3 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关联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不仅是职业院校的责任,更需要社会相关利益者的联合行动,职教发展质量的关键起点就在于同劳动力市场的对接.目前,加强菲律宾职业教育与培训专业设置的市场针对性仍有待加强,加强职教与劳动力市场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确定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据岗位群的具体需求来设置专业、调整课程,仅仅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确定招生质量与专业规模;二是要提升劳动力市场本身对职业技术与培训的认识,通过行业准入及经济补助等各种手段来激励目标群体积极参与技术技能的提升项目,以为自身职业生涯及菲律宾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菲律宾技能职业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菲律宾・邦板牙省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