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叙述性散文的教学解读策略

2019-06-18 01:29钟艳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以《桂花雨》《望月》《姥姥的剪纸》三篇课文为例,提出小学语文叙述性散文的教学解读策略,包括:通过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脉,品悟叙事结构;紧扣课后练习推敲词句,学习章法表达;学会对话补白,领悟文本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叙述性散文 理清文脉 推敲词句  对话补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108-03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过:“小学语文的本质特性既非工具性,也非人文性,而是独一无二的言语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叙事性文体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课型,必须从传统的课文内容分析模板中挣脱出来。因此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教师需结合文体特点去解读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表达什么内容及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并在情境补白、品词悟句、融情想象、设疑问难等教学策略中,引导学生从言语中来,回到言语中去,即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品悟言语的妙用,感受情感的熏陶,达成师生自我情感的和谐交融,引领课堂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实现情语共生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一、通过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脉,品悟叙事结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叙事性作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等感受。基于情感的叙事性散文行文一般比较精美,所叙述的事件情节可能不会很完整,但必然很有条理。该类文章,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叙述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的文体大多蕴涵着三条主线——叙事线、情感线和学法线。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写了现当代女作家琦君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用怀旧的笔法、抒情的笔调,追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趣事。以摇花之乐、吃花之趣及家庭雅事作为该文的叙事线;中秋前后,桂子洒落,花雨缤纷,沐雨披香,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文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父母的怀念、对家乡的眷念,此为情感线;文章开头说最喜欢桂花,却写桂花姿态笨拙与花形细小,段末才点明桂花香气袭人,这在修辞方法上为衬跌的写法,此为先抑后扬的写法线。又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望月》,是一篇语言隽永、思想深邃的散文,围绕“望月”这一核心,作者采用生动的笔调抒写了“月下江景”“对诗谈月”“月的幻想”几个场景,此为叙事线;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人与自然”,故以月亮与人的关系为主线。以心观物,万物皆有情,表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此为情感线;情景交融,展开想象,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此为写法线。如此,三線并进,相互渗透,可以成为教学中对此类课文进行有效研读的策略。总的而言,把握好行文的线索,便能较快理清文脉,品悟叙事的结构。

二、紧扣课后练习推敲词句,学习章法表达

(一)紧扣课后习题词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表达效果

课后训练点往往是文章重难点所在,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抓住课后习题,紧扣年段课标,落实课后训练点尤为重要。为此,高年段新课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紧扣关键词句,通过“夸张、对比、反衬、典型事例”等多种描写手法的集中运用,让姥姥技艺高超的形象变得立体而丰满,也让小孙儿调皮捣蛋的形象跃然纸上,言不仅得法,更蕴含意境。其中,课后习题第三题中要求学生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这几个词语。初看这几个词语并没什么特别,但送回语境细细揣摩,却不得不感叹其表达的巧妙,于是我们将这几个词语的教学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理解词语本义;第二,结合语境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这几个词的本义,表达的感情色彩均为贬义词,在学生眼前勾勒出孙儿顽皮捣蛋的形象。回到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细细研读,“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巧妙地于孙儿的顽皮处反衬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于无声处回应了“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一句子的理解难点,学生因此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姥姥高超的技艺是付出了努力练成的。“‘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行文间无不流露出姥姥对孙儿的疼爱。这样,通过反复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理解意义,更“知其所以然”——体会意义是如何表达的,进而让学生体会词语独特的表达效果,以及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紧扣课后练习,感悟句子的传情达意与文本张力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研读。研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文本张力的过程,课后练习往往是文本张力的激活点。例如《桂花雨》一课的课后习题中要求体会“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意思。对此,笔者分为三个层次巧妙突破:

1.品味家乡的“桂花香”。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是怎么样的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文本抓住一个“浸”字创设情境,供读者反复品味“桂花香”意境,以及体会作者运用的夸张手法,但凡想到的、想不到的、说出的、说不出的,所有的一切都泡在了这香海里。一个“浸”字用得真妙,营造了一种浓浓花香溢出纸面的氛围,带给人嗅觉上的美好感受。

2.了解杭州的“桂花香”。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的金桂呢?其实,透过“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引导学生品析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树”远远多于家乡“院子里的金桂”,另一方面,杭州桂花“那才是香飘十里”,对照家乡“不说香飘十里”,这里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明白杭州的桂花绝不逊色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剖析母亲的“思乡情”。既然杭州的桂花比家乡院子的金桂要多、要香,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首先,我们先于矛盾处设疑:孩子们,这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桂花香吗?这香背后还寄托着什么呢?其次,播放录音文件,引入琦君曾说过的一段话:“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师:同学们,这香的背后还寄托着什么?

生(齐答):乡愁。

师:乡愁就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師:每当琦君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熟悉的桂花香,她会想起什么?

生1:想起家乡的桂花。

生2:想起和爸爸妈妈做桂花糕饼。

生3:想起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桂花。

师:是啊,家乡的人、家乡的事,一景一物,都让她难以忘怀,这些都化在两个字里——

生(齐答):乡愁。

师:所以,琦君在慢慢老去的时候,她越发地体会到母亲所说——

生(齐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是呀,这比的不仅仅是花香,更是藏在内心深处浓浓的思乡情啊!

这样一来,母亲这句朴实的话所表达的内涵便挖掘出来了:原来,琦君母亲的童年是在闻着桂花的那份香气、摇着桂花的那份快乐和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喜悦中度过的。桂花,充盈着她生活的全部空间,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在体味桂花啊!这样的表达,需要我们通过品味句子,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最终感悟文本的张力。

三、学会对话补白,领悟文本内涵

语文教学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叙事性散文“形散而神聚集”,初看语言朴实无华,没有章法,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文本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浓浓的“情”。类似的课文的教学必须抓住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设计教学思路,突破学生感知的表层,触摸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思,让课文所表现的情感内化为学生心灵底层的价值观。

(一)尝试多维度对话,升华情感

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是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它强调的是“教学价值”。如何能准确把握课型特点,充分挖掘其“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教师不但要深入理解课文,而且教学视角还必须从课文中跳出来,多读相关文学作品,从作者角度探究文化背景,以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审视眼前独立的一篇课文,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桂花雨》一文是现当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等事,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她的这篇文章非常优美,使人读后真的如浸润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洋溢着琦君那如雨般温柔的思乡之情。为此我们从三个纬度与《桂花雨》展开“对话”:

1.与作者“对话”。“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质,在琦君的散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风格等,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琦君的散文充满“诗意”“禅意”“情意”,无论以什么为素材,她几乎都是无情不下笔,了解作者这样的创作习惯,能为学生解读教材、感受人物语言做好铺垫。

2.与教材“对话”。教师与《桂花雨》对话,关键是抓住“写什么”与“怎么写”。“写什么”一目了然:花形——花香——摇花——吟花——晒花———吃花——忆花;“怎么写”清清楚楚:先写其香,再写摇花,接着写忆花。有了教师与课文对话的胸有成竹,何愁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不水到渠成?

3.与原著“对话”。教材中的课文,是作者原文的删改版。通过与原著对话,我们能了解其原始风貌;将教材与原著对比阅读,我们审视增删的内容,能更好地与琦君的童年“对话”。这样,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为引领学生更好地悟读文本、品析人物、体味情感奠定了基石,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体验,起到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活跃、情感涌动,课堂上自然而然乐于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

(二)引发拓展性补白,反刍情感

在符合课标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成,敢于在预设、甚至超出预设的微小细节处停留、腾挪、扭转,极有可能让原本不是亮点的学生学习行为成为亮点,让原本就是亮点的教学行为成为一道更靓丽的教学风景。很多教师不敢停留,担心不好调控,因此教案随心,一掠而过,哪怕是亮点,也不过是预设好的陷阱,等待学生自主踏入,仅此而已。细品《姥姥的剪纸》一文,不仅有预设,更是将预设的多种可能细化,根据学情酌情而生,亮点频显。比如对姥姥技艺高超具体事例的品析,“嗬”字情感的自主畅想,自由宣泄,由情感再入文本;“岂知”一词说明时间很短,套用文中的话即“功夫不大”,短短一语,让人品悟姥姥精湛的剪纸技艺,课文学到此处,学生对姥姥的佩服和赞叹已经表露无遗,此刻教师话锋一转,带领学生在文本的空白之处再次设疑:“姥姥的喜鹊登枝让作者惊讶万分,更让作者好奇的是,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剪出来的呢?”此刻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引起。在关注到小孙儿顽皮个性的同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创作中的“审美”留白,设疑追问“这里不是在写姥姥技艺高超的事例吗?为什么写小孙儿的顽皮捣蛋呢?仅仅只是衬托这份高超的剪纸技艺吗?小孙儿的顽皮捣蛋惹姥姥生气了吗?”通过教师引导的拓展补白,学生理解了事情原因:小孙儿当然敢在姥姥的面前放肆,因为他知道姥姥爱他、包容他。这样的写法彰显小孙儿对姥姥的亲情——顽皮之爱,这是祖孙亲情的和谐,不仅仅是姥姥爱孙儿,更是孙儿爱姥姥。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关注并主动将师生的互动停留在预设的细节处,停留在思维的空白点,在“言情意”中不断来回,既是学生吸纳文本语言后的再加工创造过程,也是给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空间。

其实,一堂真正意义的“好课”,是需要教师不断地用情去浇灌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实际上是一个反思自我、追求完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过程。通过把握住不同文体的行文线索,便能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准确抓住课后训练点,实现与作者、教材和原著的多维度对话,便能促进学生透过文字品读好文,爱上文学作品,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钟艳(1970— ),女,汉族,小学副高级教师,文学学士,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现于柳州市东环路小学担任校长。曾被授予“第二届广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广西第三届科学节先进个人”“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优秀班主任”“柳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柳州市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鱼峰区首席教师”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柳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主持的科研项目课题先后获得自治区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柳州市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一等奖等突出成绩。2018年入选柳州市卓越校长培训班,所带领的语文教学团队多次获得全国、自治区、柳州市各级各类比赛特等奖及一等奖等成绩。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