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序列训练策略研究

2019-06-18 01:25赵月琴
关键词:口语表达策略

赵月琴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具有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既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使命。但目前,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训练,学生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为此,笔者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之需,多年致力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研究,总结了如下策略:转变课堂结构,实施真情实景策略;挖掘教材内容,实施授人以渔策略;走近社会实践,实施评价反馈策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口语表达;序列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102-1

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提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事实上,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是离得开口语的沟通与表达的。但在中学阶段,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训练,学生普遍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口语表达能力低下。《课标》“关于口语交际”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为此,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之需,笔者潜心数载,总结提出了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序列训练研究策略。

一、转变课堂结构,实施真情实景策略

调整语文课堂结构,每节课前5分钟用于学生口语训练。

1.学生编排

學生按学号轮流进行,每节课2名同学,每周训练10名同学,每学期训练180名同学。按照每班45名同学计算,每名同学每期有4次训练机会,初中三年大约有20次登台亮相、现场讲话的机会。

2.训练内容

七年级学生主要以朗诵为主,适当加入讲故事;八年级学生主要为讲故事或者讲述见闻;九年级主要为即兴发言,教师给定几组词语,学生通过联想进行口头作文,或者给定话题即兴说话。

3.训练要求

每班确定5名小组长,依次审核1-2号、3-4号、5-6号、7-8号、9-10号同学的发言内容,下周发言同学,要在本周五前在组长前先试练,直至组长通过为止。对于不负责任的组长和组员,要一并处理。(教室里专门准备唐诗宋词一本,应付者每人背诵诗或词一首,字数不得少于80字)。其余学生认真聆听后用一句话概括内容或者点评。长期坚持,学生已养成精心准备、认真聆听的好习惯。初中毕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信、大方、得体的在同学面前发言,目光能正视前方,说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达到敢说话的预期目的。

二、挖掘教材内容,实施授人以渔策略

1.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每天坚持晨诵10分钟。学生人手一本《晨读10分钟》手册。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的时候,培养语感、锻炼记忆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上,有意识指导学生口头复述文章内容,对于寓言类的文章,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加入情节,开展讲故事比赛,训练学生的胆量及脱稿讲话能力。比如,在上群文阅读《小红帽》时,让学生将“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然后让学生在故事起因和经过都相同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通过加人物、加场景、加物品、加细节为故事变形,孩子们兴趣高涨、想象丰富,改编的故事结局令人深思,口头表达能力亦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在阅读课上,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如上《伤仲永》一课时,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一个关键问题“伤仲永是个奇才,但‘泯然众人矣,原因何在?”,学生展开讨论,有说怪其父的,有说怪其邻的,有说怪自己的,还有说怪命运的,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实践证明,课堂上,有效的讨论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唤起他们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因,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和听话能力、说话能力的良好途径。

2.在作文课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可以训练学生即兴构思、即兴表达的能力。比如,可以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看名胜古迹,现场解说;可以出示热点新闻,学生现场点评;可以提前布置写作内容,让学生搜集素材口头作文。在指导学生写《第一场雪》时,可先让学生到校园里观察雪中的景象,指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口头作文,指导学生通过下雪前、下雪时人物、环境的对比,教会学生写景要抓住特点、有感而发,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全员参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综合性实践课,全部放手让学生准备。包括确定主持人、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分享、点评反馈、总结拓展全部由学生当主角,切实把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比如,上《古诗苑漫步》这一课时,仍然放手学生提前准备,可指导学生课堂设置深情朗读诵古诗、自选角度赏古诗、知人论世析古诗、精神朝圣悟古诗等板块,让学生在读、诵、析、赏、悟等环节里,达到人与人、人与文情感的深度交流,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走近社会实践,实施评价反馈策略

鼓励学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发言。引用著名演说家林肯、丘吉尔训练口才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自觉珍惜一切训练机会。周末或者节假期,指导学生学会采访,训练学生怎样和别人交谈的能力。比如,现在的大人小孩普遍喜欢玩手机,可给学生布置“手机利弊大家谈”采访活动,让孩子在语言实践中提高技能。定期开展主题演讲赛,培养学生就某个问题面对听众发表系统观点的讲话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先系统构思,然后采用“念-背-讲”三步走的形式,指导学生演讲。念,即高声朗读,发现讲稿的不足;背,即背重要观点、闪光语言,达到深度理解;讲,即扔掉稿子,将目光、表情、体态语同步配合形成合力,让即兴表达的成分与现场气氛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引人深思、触动心灵的最佳效果。

毛主席说过: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主席说的是书面语,口语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我们能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改进,勤于实践、勤于反思,我们就一定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出版.

[2]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卷上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