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逐瘀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

2019-06-22 05:38纪文倩华文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依帕司阴虚血瘀

纪文倩,华文进

(1.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江苏 无锡 214041;2.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041)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消渴病痹病是消渴病常见的变证之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神经感觉异常和疼痛,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甚至死亡,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3]。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4]。西医主要采用抗凝、促纤溶,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5]。中医对此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痹病初起大都以阴虚燥热为主,中期气阴两虚,后期为阴阳俱损,中后期多挟瘀血[6]。瘀血是导致消渴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消渴病所引起的病理产物之一[7]。阴虚血瘀证是消渴病痹病的一种重要分型。本研究采用养阴逐瘀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并就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患者病例107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 例,男32 例,女22 例,年龄36 ~75 岁,平均(54.47±9.81)岁,病程3 ~29年,平均(10.24±3.08)年;对照组53 例,男33 例,女20 例,年龄35 ~75 岁,平均(54.81±9.44)岁,病程3 ~30年,平均(10.53±2.66)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8]中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阴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9],主要症状为肢体麻木,手足挛急,口渴欲饮,夜间加重,心烦意燥,失眠多梦,口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象微弱弦细。3)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可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有眼部手术史者;2)伴有严重的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3)合并有其它眼病者;4)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者;5)伴有精神障碍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饮食、运动指导,以及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mg×10 片,生产批号:20140216)饭前口服,50 mg/次,3 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养阴逐瘀汤,方药组成:党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生黄芪10 g,丹参15 g,砂仁5 g,降香8 g,细辛3 g,当归12 g,川芎10 g,白芍10 g,红花10 g,川牛膝10 g,桂枝10 g,三七2 g,地龙10 g,炙甘草3 g。水煎至150 mL,分早晚2 次服用。2组均30 d 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90 d。

1.4 评价指标 1)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其症状主要包括四肢疼痛、感觉减退、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按照严重程度进行0 ~3 级评分,其中0 分表示无症状,3 分表示症状严重。2)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的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3)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水平;采用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4)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形式表示,利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s )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 别 例数 四肢疼痛 感觉减退 肢体麻木 肌肉萎缩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4 2.32±0.51 0.87±0.15#△ 2.08±0.35 0.65±0.18#△ 1.92±0.41 0.48±0.17#△ 0.83±0.16 0.14±0.03#△对照组 53 2.33±0.62 1.24±0.33# 2.11±0.44 1.47±0.32# 1.90±0.44 0.88±0.21# 0.81±0.13 0.46±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 别 例数 FBG/(mmol /L) 2 hPG/(mmol /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4 9.26±1.65 6.91±1.23#△ 9.08±1.35 7.65±1.18#△ 7.94±1.32 6.97±1.15#△对照组 53 9.17±1.58 7.83±1.68# 9.11±1.44 8.38±1.44# 7.88±1.51 7.58±1.21#

2.3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残疾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0]。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能够有效的选择性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减少患者机体红细胞中山梨醇的沉积,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异常症状的目的[11]。虽然该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使用会极大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导致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近年来,中医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有研究[13]报道,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治疗本病,对促进患者病情稳定,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认为,阴虚内热和脉络瘀阻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14]。消渴病长期存在导致气虚,气虚进一步影响血行,最终导致瘀阻脉络,并且气虚血运的失统,渗出脉外,形成离经之血,也会导致瘀血产生[15-17]。现代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舌苔、肌肤以及神经感觉等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血液流变学、生化指标等,认为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阴虚和血瘀情况[18-20]。因此,对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治疗应以滋阴和络为基本原则。本研究自拟养阴逐瘀汤,组成包括党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丹参、砂仁、降香、细辛、当归、川芎、白芍、红花、川牛膝、桂枝、三七、地龙、炙甘草。其中党参可以益气补中,生津养血;麦冬可以养阴生津;五味子可以益气生津;生黄芪补气升阳;丹参活血化瘀;砂仁化湿行气;降香化瘀理气;当归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川芎能够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白芍能够养血缓急以止痛;红花活血散瘀止痛;桂枝、细辛温经通脉;三七补血化瘀;地龙定惊通络;川牛膝引药下行;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辅相成,达到滋阴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临床总有效率85.1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 hPG 以及HbAlc 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养阴逐瘀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改善了血糖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进一步对安全性分析发现,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养阴逐瘀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消渴病痹病阴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好,促进症状缓解,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依帕司阴虚血瘀
话说血瘀证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血瘀体质知多少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