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雷言雷语背后的真问题

2019-06-27 08:54
南方周末 2019-06-27
关键词:营利性普惠性入园

辛省志

媒体报道,西安一位民办幼儿园园长为不降幼儿园收费辩护时,将城中村打工者的子女比喻成猪,称自己“只养天鹅不养猪”,再次让幼儿教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雷言雷语被曝光后,园长被解聘,幼儿园进行整顿,都在情理之中。但网上汹涌的“民意”很少考虑的是,如果这家幼儿园被关闭,这个小区的孩子去哪里上幼儿园呢?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新增大量人口,幼儿入园难近几年来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入园难,2018年1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意见还提出,要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规范社区配套幼儿园,提供更多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当然是好事。但是整改不能让合法经营的民办幼儿园利益受损,更不能在公办园没有投入使用之前就关闭民办幼儿园,让小区的幼儿无园可上。

民办幼儿园为满足学前教育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教育部门统计,2017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9.6%,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44.1%,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为26.5%,两者合计占比70.6%,另外29.4%为其他民办幼儿园。就是说,民办幼儿园提供了半数以上的幼儿园学位,其中普通民办园(营利性的)提供的学位还要高于普惠性民办园。

部分小区民办幼儿园占用了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场地,原因很复杂。有些可能是因为政府囿于财力或者师资编制等无力接收场地办公办园,于是默许社会资本开办营利性幼儿园。这些经过审批、拥有合法手续的幼儿园的投资者,基于对行政权力的信赖而进行投资并期待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即使因为政策的改变需要将幼儿园由营利性质变更为普惠性,也应该对投资者进行补偿。以某市某居民小区的几所幼儿园为例,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每个月收费3600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个月收费不足1800元。而政府提供的所有补贴,算下来每个学生每月只有几百块。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无法让社会资本产生稳定的预期,不利于形成促进长期投资的商业环境,刺激了赚快钱的想法,教育质量也无法保证。

成为普惠园,不仅仅学费受到限制,教育项目也有严格规定,比如北京市,原本收费的特色课程、课后兴趣班不再允许办了,这样一来,虽然学费降低了,但是教育质量下降,家长们未必乐意送孩子上这样的幼儿园。

事实上,随着收入的提高,家长们有让子女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关注为广大群体提供普遍学前教育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满足部分有更高要求的家长的需求。如果允许民办幼儿园以较高的教学质量吸引一部分收入较高家庭的幼儿入园,正可以空出一部分民办或者普惠幼儿园的资源给收入较低的家庭,对低收入阶层也是有利的。

放开对资本准入的限制,可以降低教育的价格。只有垄断才会产生暴利,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现在部分民办幼儿园的高收费,源于不少地方对设立民办幼儿园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这些门槛从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到办学场地,规定得非常详细。保证幼儿安全和健康成长,对开办幼儿园设置一定的门槛,当然是必要的,但有些规定却不一定和幼儿安全和健康有关。比如有些地方规定,开办幼儿园必须有6个班以上,在园幼儿要达到180人以上。而且,即使达到了所有这些要求,也不一定就可以拿到许可,政府部门是否批准,还会考虑所谓“规划布局”等因素。这抬高了社会资本投资幼儿园的门槛,人为限制了幼儿园数量,使得幼儿园学位的供给严重受限,也让获得牌照的人可以享受垄断租金。

如果对民办幼儿园不进行数量的控制,更多资本可以进入举办更多的幼儿园,那幼儿园在收费和教育质量两个方面都会更优,让孩子们受益,让家长们省钱。

猜你喜欢
营利性普惠性入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民办学校将分类管理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监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