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19-07-01 14:09张荣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

张荣

摘 要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传承场域、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遭受破坏和异化,并呈现出意识不明、实践缺失、资源匮乏等困境。鉴于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存在互动的耦合效应,既能够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又能够达到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因此,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缩影,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通过形成专业群落、构建课程体系、引入民间艺人、加强校企合作、运用现代技术等手段,能够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八音坐唱”;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7-0055-07

非物質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科学、文化、历史、经济、教育、审美等多重价值。“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盘江奇葩”等美誉。目前,国内外普遍达成共识,认为教育是“非遗”传承的最佳途径,但很少有人看到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优势。对布依族“八音坐唱”研究,多侧重于起源、形态、内涵和特征等方面,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传承八音坐唱方面的研究只字未提。本文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为例,分析“非遗”教育传承的困难与困境,论证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关系。

一、困难与困境:“非遗”教育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当代困境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遗”传承模式和文化生态遭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1]布依族“八音坐唱”因原有传承场域的消解及传承主体的濒危,传承方式正遭受破坏和异化,“非遗”传承土壤缺失、身份缺失、空间缺失、心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凸现。

1.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变迁

布迪厄将社会世界分为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不同场域,每个场域中“社会小世界”的相互关系网络都有自主性,并遵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规则运转[2]。布依族“八音坐唱”的传承要借助一定的空间与场所,其“传承场域”主要有家庭教育场和社会文化场,前者表现为“内源于生活”的自然传承(即家庭中的父传子、母传女),后者表现为“寓教于活动”的人为干预传承(即民俗活动与民族节日庆典等)。但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与价值渗透,两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吞噬与消解了文化界限,导致“八音坐唱”的家庭教育场逐渐解体,“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已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甚至这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他者”[3],而社会文化场也趋向于商品化、利益化和产业化,把一些急功近利、不按照文化发展规律的行为强加给民间文化活动,“当地居民几乎成了被动的受众,或者被引领去进行不合节令、有违民俗禁忌的‘仪式表演,或者漠然面对一切匪夷所思的、奇怪的、人为建构的象征符号”[4],使得“非遗”变味走调。“八音坐唱”的传承与发展只有依托特定的“场域”才能实现,传承场域的消解和变迁使得“非遗”正逐渐丧失生存的空间与土壤。

2.传承主体的断层与濒危

“非遗”传承最主要的问题是传承渠道不畅,后继无人。“调查发现,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5],随着人们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发生着重大转变,一些“非遗”传统技艺濒临灭绝,“人亡艺绝”的情况屡有发生。由于布依族没有文字,“八音坐唱”过去并无乐谱记载,依靠口传心授,因此给传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现代城市主流思想在民族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大,大量年轻人已不再认可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在一定社会价值规范和社会目的的导引下,将这种文化剔除于传承的范围,使文化在代与代之间形成‘断层,失去继续传承下去的根基”[6]。加之年老一辈先后过世,大量年轻人纷纷涌向沿海城市或内地城市打工,愿意投身于传统八音曲艺的人太少,“八音坐唱”丰富的表演形式已被逐渐“零碎化”直至消失。据黔西南史志记载,“八音坐唱”最具代表性的曲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迎客调》《胡喜与南祥》等40余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八音流行区内音乐班有四五十支,基本每个村寨都有。而现在,虽然国家“非遗”保护盛行,政府也在倡导传承,但却很难在一个村寨找到一支完整的“八音”乐班,能演奏20首曲目以上的几乎没有。“非遗”需要代际传承,由于传承主体的淡漠与“代沟”,终将会阻碍其传承并导致濒危。

3.传承方式的异化与破坏

“非遗”的原真性是指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面貌。《威尼斯宪章》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文化“变迁是必然的趋势,问题是这种文化变迁的驱动力主要是来自文化主体的外部,主体处于被适应的情况下,难免会被迫放弃或牺牲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7]。面对这一悖论,如何传承“非遗”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非遗”失去原真性,过度的旅游开发和频繁的观光使其逐渐丧失了自身传统的文化色彩,民俗与民间节庆活动的城市化也异化了文化内涵。“八音坐唱”是布依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符号象征,曾与“侗族大歌”齐名。“侗族大歌”如今享誉国内外就在于保持着原真性的特点,而现实中的部分人却错误地把“八音坐唱”的原真性理解为过时和“土得掉渣”,为了经济利益和招徕游客心理,狭隘地追求“八音坐唱”的功利主义色彩和商业价值,不挖掘文化内涵而有意识地注重外在文化的包装,使其存其“形”而失其“神”,“非遗”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文化内涵遭受到人为破坏而走向异化。

(二)教育传承“非遗”的现实困难

如何传承和保护那些濒危和处于困境中的“非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责任。长期以来,家庭自然传承与人为干预的民族民俗活动传承等“随境式”①已难以为继;而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具有其他传承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教育是传承的重要手段”[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過程”[9],但由于教育存在“有限性”②,教育传承“非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

1.价值导向的制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强调,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要加强和推广本土“非遗”传承,但由于受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维还停留在提高学业成绩、围绕升学考试等问题上,造成“非遗”传承和推广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规定,适龄儿童小学毕业就可直接进入初中,而初中和高中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非遗”传承很难真正进入中小学校。小学生和初中生思想观念不成熟,对民族文化认识不清,很容易受影响而放弃“非遗”学习。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黔西南州某小学有91%的小学生没听说过“八音坐唱”,近72%的初中生不知道“八音坐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学生即便知道甚至有一些爱好,但教师和家长认为会影响学业、耽误前程而“逼迫”他们放弃。高中生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备战高考上,更是没有时间学习“非遗”。学校虽然本着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多元文化发展、践行新课程标准等因素作了“非遗”传承的引导,也不过是为了标榜素质教育和应付上级检查而“被动”作为,最终形成的是“学生不能学,老师不愿教,家长不支持,学校不作为”的局面,教育传承“非遗”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效果。

2.“器物层面”的缺失

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非遗”传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设置有各种“非遗”选修课、图书馆有丰富的文化资料、专业的研究专家和学者、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众多的对外交流平台和学术会议等,似乎这一切都足以说明高等学校是“非遗”传承的主要阵地。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数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感不强,大部分人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非遗”不是主流文化,只是业余消遣和娱乐节目,学习和掌握好主流文化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由于“非遗”与当地的民族文化背景、民众生活甚至民族宗教信仰息息相关,高等学校作为传承科学知识文化的殿堂,不可避免地会把原始宗教信仰等元素排除在外,只传承那些经过集中、筛选和处理后的科学知识,其结果是脱离民族生活气息,传承了“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非遗理论,而缺乏“器物层面”的实践,造成“零碎化”和变味走调。如在调查和访谈中,多数学生对“八音坐唱”的渊源、特征、艺术形态等讲得头头是道,但当被问起能不能展示和表演时却都频频摇头,教育传承“非遗”沦为空谈。

3.教育资源的匮乏

由于大多数学校有意或无意地排斥,教育传承“非遗”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即便得到部分学校的重视,教育资源现状也令人堪忧。首先,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师是“非遗”传承的关键所在,但在现实中却非常缺乏掌握“非遗”技能和对其了解的专业教师,如“八音坐唱”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但这些地区相对贫困和落后,外面的教师不愿来,本地的教师留不住,整体师资水平和力量的薄弱,使得“非遗”传承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其次,课程设置的匮乏,调查发现,各地学校的“非遗”传承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无专门教材,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机械讲解和传授,实践课主要是带学生出外参加民族民俗节庆活动来进行欣赏感知,或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开发,传承力度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硬件设施的匮乏,大多数学校没有“非遗”相关配套的实训室和教学设备,直接影响着教育传承的质量和效果,无法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更不要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责任意识。

二、耦合与融合:“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一)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耦合效应

耦合在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目前,人们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论述较多,而对职业教育的传承却很少提及。如前所述,由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因素的限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非遗”传承上存在“有限性”,而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具有地方性、技能型和灵活性等特点,正好与“非遗”的地域性、技艺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相契合。因此,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存在互动的耦合效应,是“非遗”传承的最佳形式。

1.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教育是集中、筛选、传承人类经验和文化的活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授和传承的功能。从古至今,各种文化均以某种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为载体进行着演变和传承,原始社会注重传授劳动技术、生存技能和生活经验,古代社会以师徒制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近代社会发展强调要加强职业、社会的联络而以实业教育形态为主,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职业人”,提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既要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更要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传承等紧密相连。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0]。各国各民族的“非遗”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中国特色”,就可以体现在传承民族文化与“非遗”的唯一性上。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1],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品位、人文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和提高,有利于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达到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内涵,拓宽发展领域和生存空间,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

2.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各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逐渐走向趋同,我国经济实力和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和文化却没有同步提升和延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没有文化建設的依托,经济建设必将丧失驱动力而出现停滞或倒退。因此,职业教育传承“非遗”,不仅能达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由此培育出的技艺技能人才,将其“非遗”带入经济化和市场化的氛围中,能够将其变为创造经济价值的文化生产力,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八音坐唱”经过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能为当地民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又反过来促使当地居民对“非遗”进行传承和保护,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态势。

3.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了解中国的切入点就是中国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思潮登陆中国”[13],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非遗”传承通过职业教育既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可以借助“非遗”这股“东风”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教体系,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这些群体如能自觉发挥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非遗”资源,既提升了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的塑造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不会因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被机械取代”。虽然各国各民族存在着地理、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但“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高国家间的理解”[14],职业教育利用与“非遗”耦合优势,审时度势又乘势而为,创新职业教育“走出去”模式,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露丝·本尼迪克特提出模式是“每一社会的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在顺从这些意图时,每一民族逐步加深其经验,文化逐渐发展出越来越确定的选择标准,形成行动的驱动力”[15],也就是,要把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提升和归纳到理论高度,寻找两者间的融合模式。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非遗”在全球化场域中遭受到的破坏和逐渐消亡,最大原因就在于强势文化(现代)对弱势文化(传统)的侵蚀和渗透。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走进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误区,其实,传统不一定代表野蛮和落后,现代也不一定就是文明与进步。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就要从“传统”中获得内在驱动力,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融入“现代”的同时而又不失自身特色。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不仅需要用人类学的第三者眼光来理解“他者”文化,更要正确树立“文化自觉”的传承意识。“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的概念,其基本意蕴就是要在尊重不同文化的条件下实现文化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因此,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不论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要切忌简单的进化论式线性思维,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去芜存菁,树立起面向未来与开放的意识,因为“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和固步自封,对其他文化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与融合,才是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无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这是唯一的出路”[17]。

2.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发展产生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传统手工技艺等诸多外在表现形式。作为“非遗”内部的组织构造和表现形态,各种形式和内容都有表现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非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其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等形而上的内容,也要积极探求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乡土教材、邀请传承人授课等形而上的表现形式。以“八音坐唱”为例,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授课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多侧重于民族历史文化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可表演的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授,造成学生只是了解但并不会表演。即便有一两所学校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但也只考虑了这一独特艺术的传统与本真,而疏忽了时代性和生命力。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要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而且越是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感的,其生命力就越强”[18]。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就要在时代语境下不断挖掘其文化内容价值,探索适宜于传承创新的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融合统一。

3.个性与共性的融合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绝对不是能依靠科学找到一个通用的公式的,人是有个性的,我们必须提供个性化的教育”[19]。人有个性,文化和民族也如此。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将一个文化与另一个文化进行比较,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进行区分。当然,个性化的教育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性前提为基础的,发展共性教育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人施于相同,而发展个性教育也不代表要各施不同。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思想,所谓的“‘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是指中华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大格局。就每个民族来说,也是‘多元一体的,这是小格局”[20]。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就至少应该包含两个维度,既要强调符合中国国情、教育发展规律、自我认同建构等“共性”(一体),也要提倡传承模式、方法以及运行机制和有效途径的“个性”(多元)。“非遗”处于“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两者即要在“同与异”“个性与共性”“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求一个所以安所遂生之道”③,这不仅是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与“非遗”传承的未来。

三、方向与方法: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实施路径

(一)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发展方向

如前所述,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1]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有必要优化层次结构,为职业学校教育传承“非遗”的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和可行性建议。

1.初等职业教育:培养文化认同感

接受初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小学毕业生或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当前,虽然“非遗”已进入中小学校园,但由于缺乏对其整体性、活态性和本土性等方面较为全面的认识,“非遗”教育还停留在“扫盲阶段”。很多中小学“非遗”传承的只是文化碎片,仅侧重于传授表面化、浅显、静态的民族文化,导致中小学生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本体论观念缺失,文化自觉意识淡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仅对布依“八音坐唱”进行概括性介绍,却没有深入挖掘和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八音坐唱”并不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行整合与优化,以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欢快简洁的图画汇编成册,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中,让中小学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继而意识到传承“非遗”的重要性。

2.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艺“传承人”

根据教育人类学的观点,人决定着“非遗”教育传承的实效性[22],只有注重传承人的抢救和培养,“非遗”才能薪火相传。以“八音坐唱”为例,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加之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使得掌握这一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其文化传承逐渐出现断层。面对这一现状,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非遗”的重任,其发展方向是培养技艺“传承人”。2010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明确新增了民间传统工艺、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美术、民族工艺品制作等系列专业[23]。这种以“传统”为特色、以“民族”为特征、以“民间”为指向的专业设定,为中等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制定了政策依据,促使更多的人把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复合性传承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上说是高等教育,从类型上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较高层次,其传承“非遗”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培养复合型传承人才。所谓复合型传承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技能等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学术研究的理论能力。当前我国众多“非遗”项目,除一些传统技艺技能因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实现交换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而在民间不乏传承人外,大多数“非遗”项目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文学等因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不明显而缺乏传承人,但这些众多的“非遗”又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必须传承下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可将培养复合性传承人才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既注重技能、技艺的传承,又强调相關理论的研究。如“八音坐唱”中的一些曲目正在逐渐消失,可以通过复合型传承人才采取理论研究保护的方式,为后人留下文化研究文本和语言音像资料,借此避免失传。

(二)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操作方法

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要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才能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建构,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1.确立教育目标,形成学科群落

确立教育目标是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出发点。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24]在此背景下,“非遗”职业教育传承目标应该是: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包括“非遗”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非遗”实践的能力,培养民族情感、意志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职业教育传承还要形成“非遗”学科群落,以专业为基础,以课程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在职业院校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遗”传承为宗旨的新学科,将其正式系统列入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填补职业教育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

2.编制校本教材,构建课程体系

教学活动需要借助课程平台才能展开,否则就没有保障。如“八音坐唱”要实现职业教育传承目标,就必须大力开发和构建专属课程体系。近年来,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与“八音坐唱”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但却没有统一、高质量的教材,现有的教材也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建构专业“非遗”课程群,就要紧紧依托当地传承人,以及地方语言习惯、地域特点等有利因素,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和编制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或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乡土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如把“八音坐唱”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开发与利用,设置出具体的专业主干课、专业通识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等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类型来保障教育传承的稳步开展。

3.引入民间艺人,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非遗”职业教育传承的优劣。据了解,目前“非遗”的相关内容在教师的岗前和岗后培训中占有较小比重,不少学校“非遗”传承不够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要重视教师传承队伍建设,不断扩充专任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热爱民族文化、致力于“非遗”传承的教师。如职业教育传承“八音坐唱”就可以将当代传承人、民间艺术绝活者和民间艺人等聘任为兼职教师,着力构建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格局。同时,还要做好教师发展规划,采用外出学习深入调研、组织专家讲座、与相关行家能手定期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非遗”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实现师资培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中的普遍模式,从形式上看,学校为企业输送和培养着人才,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基地。职业教育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导企业支持“非遗”传承。比如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办“工艺品设计和制作专业”、组建“非遗演出队伍”等。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正在传承“非遗”的手工企业引进校园,开办“厂中校”“校中厂”,让企业的设备、技术和员工都进驻校园,形成校园生产线,这样对于学校而言,在传承“非遗”教育中就有了实训基地,有了技术方面的师资力量;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承担着“非遗”传承任务的地方民族手工企业,就提供了教育传承的平台,解决了生产加工过程中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5.运用现代技术,整合各类资源

现代技术和科技手段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將为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开辟崭新路径。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促使各方资源的整合与技术的交流。职业教育在传承“非遗”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电视广播和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将其进行记录、整理、复原或再现,以此来实现完整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对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相关活动、成果进行宣传,激发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事业,唤起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根本上推动其持续活态的传承。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EB/OL].(2005-03-26)[2018-10-22].http://www.hainan.gov.cn/data/hnzb/2006/02/101/.

[2]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 李猛,李康,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3]王军,董艳.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00.

[4]陈为智,赵世林. 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 思想战线,2009(2):84-88.

[5]冯骥才. 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 新京报,2005-03-23.

[6]郑金洲. 教育文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7.

[7]黄光成. 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

[8]邹启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Z].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95.

[9]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EB/OL].[2006-04-04].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58917/61080/4269424.html.

[10]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19]号,2014-06-22.

[11]鲁迅. 鲁迅全集(卷13)[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1.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05-05.

[13]魏崇周. 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民俗研究社,2010(3):80-89.

[14]Lyndel V. Prott &P.J.O Keefe. Law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Volume 3.Butterworths,1989:4-5.

[15]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8.

[16]费孝通. 费孝通文集(卷14)[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6.

[17]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 群言,2005(2):14.

[18]韩晓莉. 传承、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J]. 大众文艺,2008(1):38.

[19]张诗亚. 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7.

[20]费孝通.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

[22]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2.

[23]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

[24]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 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EB/OL].(2013-5-15)[2018-11-12].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306/xxgk_152888.html.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