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适宜,用战略理念建构课程

2019-07-03 03:33蒋惠娟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多米诺积木建构

文 蒋惠娟

虞永平教授对课程游戏化作了精准解读: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课程适宜性的过程。我园自2014年实施课程游戏化以来,就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1)东青幼儿园要建构怎样的课程?(2)课程如何游戏化?我园随之开始了基于儿童本位的东青课程建设之旅。2018年,我们关注适宜,统整散点,用战略理念行走在建构、完善课程的旅途上。

一、时代引领,用发展的眼光建构课程

(一)背景

新时代的幼儿,将来要进入社会,不能仅仅站在幼儿园角度,还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站在实现中国梦的角度,去看学前教育。我们要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所以,除了学理依据、法理依据之外,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趋势,成了我们课程的社会依据。我们尝试着将东青幼儿园放到大社会中去思考,把东幼幼儿放到大社会中去定位。

(二)做法

“让儿童在撒欢的童年里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们确定的课程理念。在撒欢的童年里,既有快乐,更有成长。随着课程理念的变革,我们从以前的“实施领域课程”发展为如今的“实施主题课程”,将原来的只重视“集体教学”拓展为“一日活动皆课程”。

(三)案例

1.多米诺中的创新思维

每个班都设置了有足够空间的积木区,都提供了数量充足的标准单元积木,幼儿用数学理念将积木摆放在架子上。一方面,幼儿在积木区可自由选择玩伴,自主确定游戏内容和玩法。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自己是知识丰富、技能娴熟的观察者,那么即便是随意的关注,也能知道幼儿有什么样的发展,并迅速在大脑中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某种有意义的结果。所以我们达成共识,从积木区做起,将自己修炼成娴熟的观察者。

积木区的故事由此发生。教师发现四个幼儿喜欢在积木区玩多米诺,无论建成对称递减的高楼,还是建成蜿蜒曲折的长城,他们都会探索多米诺效应,抽取或推动其中一块,让其他积木顺着同一方向有序地倒过去。整整一年,幼儿持续探索,达到痴迷的程度。过程中,教师注重和幼儿展开持续、有意义的对话,鼓励幼儿给积木命名、在讨论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运用数学词汇,自主交流与表达情感。教师还注重适时指引方向,用每天建构后的分享环节,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

幼儿兴趣在“井喷”,经验在“改组”,思维在“生长”。他们发展自己的想法,试验不同的做法,从他人当中获得反馈,基于整个经历再产生新的想法。如在探索解决建筑中的两难问题(搭建未完成时,多米诺不随意倒;搭建完成时,多米诺一次性倒)时,测量间距,统计转盘积木数量,记录实验过程,甚至学着梳理“问题是什么?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怎么解决问题?哪些预测可能是真的?”

幼儿对多米诺的探索历程印证了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研究团队提出的创造性学习螺旋过程:想象、创造、在玩乐中试验、分享、思考、再想象、再创造……当经历这个螺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以发展与增强。

2.多米诺中的合作能力

多米诺,从四个幼儿的兴趣延展为整班兴趣,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这个团队。暑假前一天,我们观察到又有六个幼儿在玩多米诺。搭建过程中,经常有幼儿不小心碰到已搭建好的积木,然后积木就顺着倒下。第一次碰倒,幼儿没有相互责怪,帮着及时修补。第二次碰倒,幼儿依旧没有相互责怪,及时修补,并互相友情提醒(走路要轻,不要震到积木;转身要小心,衣服不能碰到积木),同时发现问题(不小心碰到后,只倒这么点积木,说明有的地方搭得还不够好),然后及时调整间距。第三次碰倒,幼儿制定规则:每人五次机会,碰倒积木一次,就减去一次机会,大家自觉遵守。从中可以看出幼儿相互之间友好的合作状态和自发的契约精神,不是教师当场引导出来的,而是幼儿自主自觉产生的。

其实,这个班自发的、默契的、友好的合作比比皆是,因为教师一直在做“以关系为基石的教育”,他们支持幼儿自主建构很多交往合作中的策略。阅读区有很多绘本,其中一类都是交往合作的,如《小老鼠和大老虎》;主题墙上有幼儿梳理的关于处理矛盾的高招,如螺丝螺帽要放在大家都可以拿得到的地方;记录本上,有幼儿积累的关于交朋友的办法,如邀请小伙伴一起观察自己管理的植物。

从案例一的创新思维到案例二的合作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基于社会依据,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用发展的眼光建构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培养的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当幼儿拥有了这些能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会去尝试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幼儿园马上要造新大楼,那造怎样的大楼呢?幼儿参与了设计。又如,现有的午睡小床统一型号,有的幼儿个高,小床睡不下,怎么办呢?幼儿自己讨论,并提供了很多解决策略。

二、缺失优先,以完整幼儿的思维

(一)背景

课程目标以“完整儿童”为宗旨,覆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划分出“爱运动、善表达、乐思考、享艺术、好习惯”等关键目标,我们一直在完善着课程内容板块。东幼幼儿爱运动、乐思考,也日渐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但艺术中的“音乐”和表达中的“阅读”都非强项,所以2018年我们坚持“缺失优先”的原则,在这两方面花了大量精力。

(二)做法

一是细化各年龄段音乐活动和阅读活动目标。二是在音乐方面,依托两位“陈青音乐工作室”的教师,由点及面带动整体。上半年还基于幼儿兴趣展开了有目标、有内容、融入课程的音乐活动游戏化之系列研究。三是在阅读方面,各类活动中我们除了会准备环境、材料、幼儿已有经验、幼儿活动情况、名画名曲、教师的知识储备外,还会准备绘本图书。

(三)案例

音乐方面,在发现幼儿在音乐区有了探索“钢琴”的兴趣和需求后,教师抓住契机,生发了“钢琴音乐会”活动,并参考陈鹤琴先生的游戏理论,拓宽思路,延展价值,将该活动发展为师幼共舞的过程。“钢琴音乐会”持续两个多月,幼儿兴趣高涨,把很多曲子发展为班歌、班舞,并且扩大影响,又发展为园歌、园舞。到了大班,幼儿对音乐的痴迷一发不可收,影响到整个园,大家用心灵感受美和发现美,用独特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

阅读方面,除了在不同区域投放不同绘本外,不同主题也引进相应绘本。例如,小班第一主题为缓解分离焦虑,为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提供与“上幼儿园”有关的绘本,如《大卫上学去》《自己睡,没问题》《小兔子去上学》等,还力推亲子共读的《小阿力的大学校》《阿文的小毯子》等。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慢慢地阅读区的幼儿越来越多,幼儿忙着为好书点赞、制作阅读小书、创编表演绘本剧和绘本进区活动等,不亦乐乎。

我们缺失优先,以完整幼儿的思维完善课程,利用雷达图不仅关注幼儿短期发展,也关注幼儿的长期发展,落实每个幼儿五大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深度融合,借跨界的视角创新课程

(一)背景

2018年,我们参加了几个不一样的活动,如“省校园足球推进会”,幼儿在某小学玩足球,感受足球文化,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道数学题“数数足球的块面”。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学玩结合、学用结合”的方式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一是“领导学习空间的深度变革”,二是非正式学习空间和跨学科学习的观点也让我们有所触动。

(二)做法

不再把环境当作纯粹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不再将生活、游戏与学习割裂,而是用跨界思维将它们当作重要课程资源和重要发展媒介。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生多元课程实施策略。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尝试建设相应的课程资源,考量哪些资源是适宜的,并将日常生活与幼儿学习深度融合。

(三)案例

如果我们对幼儿活动过程中数学经验的关注变得敏感,就会发现主题里有很多学习数学的机会,会看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元素。我们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一日活动中可能用到的数学概念全都梳理出来,并及时支持幼儿建构经验。

再如,幼儿进行幼儿园物种大调查和空间大探险时,我们将幼儿的生活环节与数学相融合,如小班“大蒜宝宝晒太阳”,幼儿除了观察、管理大蒜的生长情况,还会进行分类、比较、一一对应、排序;大班“我知道的温度”活动中,幼儿学玩结合,记录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隐性气温变化变得可视化。

如此,在深度融合中我们用跨界思维创新实施课程的方式,幼儿将很多经验无缝链接,让学习、游戏变得快乐而有意义,在环境中也有了存在感和掌控感。

教育不是跟风,更不是盲从。在建构课程的过程中,当我们关注适宜,尝试用战略理念贯穿全局,从顶层设计上回到原点、回到法规,考虑当今社会的需求,考虑既有经验的积累,考虑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创新,让东青课程健康发展并促进东青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多米诺积木建构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以用户为中心,加强服务投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趣的积木
创新以应用为本——2015多米诺NML4新品发布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