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新路径

2019-07-03 03:33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园幼儿园游戏

文 孔 苒

幼儿园和家庭如同一车的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以来,建立高质量的家园互惠关系,创新开展家长工作,是幼儿园面临的新挑战。我园秉持民主、平等的原则,主动与家庭对话与合作,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构建育儿共同体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园注重与家长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2014年,我园成为江苏省首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我们深知要想把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实施好,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只有转变了家长的观念,才能使家长自觉自愿,主动为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做贡献,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为此,我们通过阅读幼儿的信息表、问卷调查、家访、接送环节谈话和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个家庭的成员结构、特点爱好、家庭的育儿理念及家庭的需求等。根据掌握的家庭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并据此形成家长学校的教育主题。我们成立了家长志愿者小组,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加大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向家长介绍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及对幼儿发展及成长的重要性,使家长了解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可扼杀。园长亲自为家长开设课程游戏化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幼儿心理研究专家给家长开设育儿大讲堂,转变家长的观念。

我们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形成了相互尊重、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和融洽的家园关系,树立了目标一致的共同体意识。

二、搭建平台,分享信息,组建家庭成长共同体

幼儿园搭建多种信息平台,开辟讨论、共享的空间,让家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组建家庭与家庭共同成长的共同体。以往家长会都是老师讲、家长听的模式,家长参与较少,或者干脆不来,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造成家长工作开展不顺利。怎样才能开好家长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开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开?家长在家长会中的角色是什么?我们将这些问题作为研究专题进行了研讨。

经过研讨,我们创新家长会的形式,尝试以主题的形式召开家长会,各班围绕主题,设计开会的内容,将家长关心的问题、家长育儿的误区以及幼儿在园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期望都一一列入家长会的内容中。让家长参与进来,给家长机会,谈谈自己在育儿方面的做法和存在的困惑,让大家支支招,家长变成参与者,而不是事不关己的旁听者。

以小班的家长会主题《我们就是一家人》为例,老师先让家长讨论一家人的含义。将家长分成若干组,将你对“一家人”的理解用关键词写在纸上,各组轮流派代表上台描述,然后老师表达出对一家人的期望:爸爸妈妈以身作则,陪伴幼儿,要相互信任、支持和谅解。教师和家长一起分享幼儿现阶段的表现,放一段幼儿独立吃饭和午睡的视频,用数据分析幼儿的表现,家长们纷纷称赞老师的工作是如此细致,感动不已。然后,针对不能独立吃饭和睡觉的幼儿家长应该怎么做?请家长们纷纷发言,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大家相互切磋,献计献策。最后,老师根据家长们的做法进行总结,科学指导育儿策略。这样的家长会既是研讨会,又是分享会,通过开展积极对话,加强家长和教师彼此之间的了解,收获满满。

三、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计划与实施,形成发展共同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参与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坚强后盾。尤其是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我们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课程实施的热情,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并将家长资源引入课程建设中,形成了教师、家长发展提高的共同体。

(一)根据主题开展的需要,收集各类资源

设计家长资源调查表,发放到每一位家长手中,然后进行汇总和分析,便于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我园设立了专门的资源室,收集课程资源已成幼儿园常态化的工作,丰富充足的游戏材料,感性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家长的支持为课程的开展和幼儿的游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来,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们梳理、挖掘、开发幼儿园周边资源,形成“主题课程、悦读课程、资源课程、生成性课程”的网络架构,广泛收集原生态物品、自然物品、成品玩具、半成品、自制玩具等,开发社区资源,丰富园本课程。

如中班主题活动“快乐工作达人”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带幼儿走进自己的工作场所,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环境,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使用的工具,进行职业体验。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寻找虫子、看荷花、捡拾落叶、玩风车等;到超市参观、学习购物;去书城根据需要选择图书;走进农贸市场,观察各种果蔬,尝试买菜等。随着每一次主题活动的有序展开,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课程,让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

再如“生活中的管子”这一主题活动,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的主题汇报,历时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里,家长和教师一起制定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审议,根据班级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课程方案,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组织开展了“家园管子创意建构”“走进社区找管子”“我们家的管子”“管子创意自制玩教具”大赛等活动,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参与,共同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特别是管子玩教具大赛,家长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因全体家长的积极参与,全园共制作了150件管子玩具,我们将幼儿的参赛作品上传到幼儿园公众号,发动广大家长进行网络投票,第一名的作品投票数达到了一万三千多票。从教师最后的课程汇报中,可以看出,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功不可没,家长通过参与课程,更新了理念,践行了“儿童在前,教师、家长在后”的课程游戏化理念,更加关注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兴趣,达到了教师、家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六一”活动的开展成为了焦点问题。以往在排练节目的过程中会牺牲一个多月的游戏时间,幼儿每天都在重复练习着同一个节目,幼儿乏味,老师疲惫。幼儿容易出现抵触心理,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自实施课程游戏化以来,我们一改以往的“六一”演出形式,有效利用家长的力量,引领家长参与进来,家园互动,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六一”庆典活动。

以亲子绘本剧场秀活动为例,我们将活动内容分成四个步骤,把时间分成四个时间段,每周为一个时间段,每周提醒家长完成一个步骤内容。

通过向家长布置活动主题和内容,家长和幼儿共同选择故事内容、确定角色,家长和幼儿熟练角色对话,家园共同做好准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六一”绘本剧场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幼儿和家长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轻松的儿童节。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都扮上了角色,有的当狼外婆、有的做猪妈妈、还有的扮成鳄鱼和狐狸,逼真的装扮及精彩的表演使得幼儿笑声一片。

通过绘本剧场秀表演活动的开展,我们为幼儿打造阅读环境,把自主阅读还给幼儿,将阅读与游戏有机融合,让文学出现在幼儿的游戏里,让书籍出现在幼儿的探索中。此活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提升了幼儿角色表演能力,还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和谐。

家园共育的新路径让我们收获了家长观念的转变,收获了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收获了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家园工作就像连接家长和幼儿园两个车轮之间的链条一样,将链条转动起来,车子就会平稳地飞驰在路上。以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家园合作的新路径,为车轮加上“润滑剂”,建立起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新型关系,促进家园资源共享、平等对话、真诚沟通、融合观点、多向互动,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智慧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家园幼儿园游戏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绿家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