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组织学前幼儿美术活动

2019-07-03 05:44温天琦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情感

文 温天琦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认为很有趣的生活方式。绘画是幼儿的表达,当幼儿精神放松时,才会有绘画的愿望,一旦幼儿为了完成某种目标去进行绘画,绘画的性质便由表达演变成了表演,学画也就由为自己高兴演变成了取悦别人的一个活动,这样的美术活动已经远离了幼儿的本性。

幼儿就如同一颗刚发芽的种子,根系还短,不需要过多的肥料和营养,因此,不适宜过早进行施教。好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只引导不纠错,只提要求不要求做到。如果幼儿绘画没有了想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感悟、没有了灵魂,再好的技法、再好的功夫也是空谈。甚至在幼儿阶段,技巧越好、功夫越深越会走向幼儿美术的反面。

一、幼儿绘画是情感性的表现

绘画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童话世界,绘画可以将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释放出来。要想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就要多观察幼儿的画,观察、分析他们的画面内涵。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读懂幼儿的画,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幼儿绘画几乎不需要教技巧,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要有科学性、系统性

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内容要强调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从绘画造型能力来说,主要掌握线、型、色和简单的绘画工具、材料以及简单的组织画面的能力。例如,线由涂鸦期的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到斜线;形由圆形、方形、三角形到组合形;色由三原色(红、黄、蓝)到三间色(橙、紫、绿);人物画由涂鸦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双勾人;要让幼儿逐步了解人物、动物的主要结构和简单动态,在画面中有主次、大小地进行构图。

三、幼儿美术活动就是一个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教师应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尊重和理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不仅要模仿,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将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在一起,以游戏化的口吻导入,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乐趣。作为教师,要给每一个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不能强制干涉幼儿的绘画作品,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的引导、鼓励和奖励元素,帮助幼儿去完成学习能力的培养。

幼儿能力的提高来自思考、观察、体验和创造,并不靠教师过度的教授。美术活动能够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感觉类似一个人在成功事业后的成就感的“形成”,教师必须保护这种“形成”并发展这种“形成”,以便幼儿逐渐建立对绘画的信心。

在儿童艺术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我表达形式、情感及生活经验,而不要强加给幼儿美术表现技巧和形式。教师不要过多考虑画得形状是否准确,重要的是幼儿通过绘画完成情绪的展现和创造新的视觉符号。这个思维过程和体验活动会促使幼儿智力的发展,从而获得真正的进步。

四、客观、公平、合理地评价幼儿作品

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评价与交流,逐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样,他们的创造性会更强,创作会更有动力。客观、公平、合理地评价幼儿作品,能够极好地提升幼儿的绘画水平。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