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菜园变身记
——课程游戏化“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园户外种植园地初探

2019-07-03 03:33范玉慧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种植园菜园西瓜

文 范玉慧

种植园地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硬件资源,它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科学探索的场地,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直接途径,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种植园地活动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的种植角已经不再是一种摆设、装饰,而是成了一种“隐性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要鼓励幼儿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感知、体验,去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那怎样才能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让这个“小角落”焕发科学的光芒呢?怎样把本真的大自然还给幼儿,让幼儿投入自然的怀抱中?带着这些问题,“一亩菜园”正式上线。

一、一亩菜园变身实录

虞永平教授在指导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提出了“全收获”理念。“全”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种植不只是为了获得食物,也不只是为了幼儿的成长。“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意味着种植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和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但幼儿始终是第一位的主体。

因此,我们给“一亩菜园”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小朋友自己的种植园地”。在“一亩菜园”中,大小事宜全部由幼儿自己来商量和决定,大到“一亩菜园”应该设立在幼儿园哪块空地上,小到菜园里到底种绿豆还是种芝麻,而不只是走马观花地进行简单的观察和丰收后进行采摘活动。在确定好开展户外种植活动的基本方向后,我们和幼儿一起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一亩菜园”的建设。

二、预设“一亩菜园”计划

(一)寻一寻、找一找,“一亩菜园”要选址

“一亩菜园”活动从找地开始,幼儿针对“一亩菜园”应该开设在幼儿园哪块空地上的问题展开了调查活动。他们利用平时户外游戏和饭后散步的时间,走遍了幼儿园的所有角落。每个幼儿都有自己收集信息的方法,有的用画图的方式,有的用讲述的方式,还有的请爸爸妈妈在放学的时候帮忙拍了照片打印出来。在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幼儿还在老师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次谈话讨论活动。

乔乔拿出了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介绍道:“我觉得这一块地最适合用来种菜,它在幼儿园草地的最边上,本来就是泥土的,可以种菜。”涵涵有不同的意见,他选择的地方是幼儿园花坛边的那块草地:“我觉得这里好,这里本来就有花,在旁边种上菜就会很好看。”小烯说:“可是早上玩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在那里玩‘过红绳’的游戏,如果在那里种菜,我们就不能玩游戏了。”雯雯说:“我问过爷爷了,爷爷说种菜的地方要平一点,还要有太阳,种了菜不能在上面踩来踩去,菜会死的。”

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后,幼儿总结出了几个关键点:“一亩菜园”不能太小;要有阳光;地面要平整一些;不能在小朋友做游戏的活动场地上。在综合这几个要素后,他们最终选择了乔乔介绍的那块地,就是幼儿园最东边角落的那一块草地。选址成功为启动“一亩菜园”做好了充足准备。

(二)刨一刨、翻一翻,“一亩菜园”需开垦

“一亩菜园”选址完成后,就要准备开垦土地了。虽然草地不大,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太困难了,怎么测量划分菜园,让每个班级都能有自己的一块菜地,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开垦土地需要用到什么工具,这是一个生活劳动问题。为此,幼儿又展开了大量的查资料和收集工具的工作。幼儿在爷爷奶奶和门卫公公的帮助下,挥舞着小锄头努力地除草垦地。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在开垦“一亩菜园”的时候,幼儿不仅是在体验劳动的快乐,更是在收获多方面的知识。

(三)想一想、议一议,“一亩菜园”种西瓜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关注环境和生活中的事物,在我园省“十三五”课题《幼儿家乡归属感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我们致力于开发本土资源。我们本地的西瓜远近闻名,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在我们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西瓜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幼儿在商量种什么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西瓜。

三、“一亩菜园”之“西瓜成长记”

(一)人员引进,学经验

西瓜是怎么种的呢?这需要请教专业人员,正好有家长是种植西瓜的,在向他提出想带领幼儿进行参观的意愿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我们带领幼儿钻进了西瓜棚,通过本次参观瓜棚活动,幼儿知道了西瓜的培育过程,感受到了种植西瓜的辛苦,并且我们也启动了一个小仪式,聘请这位家长做我们幼儿园西瓜种植的技术顾问,全程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师对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精神中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因此,我们不仅要创设一种支持、鼓励他们参与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要扎实开展一些具体的支持性的活动。

(二)悉心照料,种西瓜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要让种植园地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价值,那就需要幼儿直接参与种植园地的创设与管理。在“一亩菜园”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以幼儿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我们设计了《西瓜成长记》观察照料情况记录表,每个幼儿都将自己的观察照料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同伴之间相互分享并及时反馈,督促幼儿自我管理。

让幼儿参与到种植园地的创设中来,体验到我是“一亩菜园”小主人的快乐感,也萌发了幼儿对自然、科学最初的积极情感,为幼儿在自然角开展科学探索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翘首期盼,画西瓜

在写生活动“西瓜长大了”中,幼儿寻找各个角落观察西瓜:叶子是什么形状的?瓜藤是怎么蔓延的?到底长了几个西瓜?他们时而细心观察,时而静静思考。他们半闭着眼睛用双手构成取景框,小小的取景框激发了幼儿寻找美景的乐趣。一个个“小设计师”看得非常入神,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寻找的美记录下来。

本次写生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乐趣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写生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到植物(西瓜)的美,这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又一举措。

(四)收获幸福,品西瓜

西瓜成熟后,幼儿带着丰收的喜悦抱着大西瓜回到教室,当切开西瓜的那一瞬间,幼儿禁不住欢呼起来。我们还把西瓜运用到幼儿园的“亲家乡”专项体验游戏中,在“家乡超市”里开辟出一个榨西瓜汁的小柜台。在这里,西瓜不仅仅是幼儿喜欢的水果,更是幼儿游戏的道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榨西瓜汁的方法,同时也在买和卖的游戏中,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往,体会到了买卖的乐趣。

从种下西瓜苗到品尝甜美多汁的西瓜,需要付出许多劳动,对于幼儿来说,既漫长又充满希望。他们面对大自然无限的色彩和不同的形态,喜欢上了探索和创造,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日常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家乡也自然会萌生出亲近之感。

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一亩菜园”让我们看到了宝贵的教育价值。“生活即学习”,这个活动给了幼儿一个真正接触自然的机会,也让幼儿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和延续。“一亩菜园”还会随着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不断变化种植内容和探索方式,在全收获理念下产生最大效能。

猜你喜欢
种植园菜园西瓜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小小菜园有惊喜
大小西瓜
疯狂大菜园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