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改革

2019-07-04 11:14杨利娟马玲胡云静郝桂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满意度统计学

杨利娟 马玲 胡云静 郝桂兰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发展,临床护理的创新改革已逐渐运用到护理教学中[1-2]。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模式,提高和规范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水平,需不断学习创新,改变观念,从整体水平上提高带教老师的授课方式与自身素质,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与满意度稳步提升,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3-4]。我院在总结传统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14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护生均为大专学历。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性护生4名,女性护生66名,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为(22.03±1.79)岁,在校平均专业成绩为(86.17±6.83)分。对照组中,男性护生3名,女性护生67名,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为(22.41±1.94)岁,在校平均专业成绩为(85.54±6.29)分。比较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因故退出研究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定期召开教学管理会议,实施传统的“一带一”教学管理模式常规跟班带教,按照学校的临床实习计划进行科室轮转,采用统一化培训方法定期举办培训学习,不进行分层次专业化教学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管理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组织管理力度:成立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部教学干事与带教老师组成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与层级管理体制。定期参加医院学习班与各科室学习活动等,总结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小组成员的管理能力与教学水平。同时定期召开师生总结与评估会议,制定与审查各层次护生的教学计划以及完成情况,开展规范化带教工作,对各科室承担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纳入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5]。

(2)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对传统的“一带一”带教模式进行改革,转换为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教学模式。根据护生实习前的成绩划分层次,制定各阶段实习职责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由不同的带教老师教学,将实习内容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在初期巩固基础知识以奠定基础,中期重视培养实践能力,最后阶段重点进行人文关怀等教学。同时适当改进教学方式,多采取引导、开发、互动等形式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护生的急救能力、沟通能力与团体精神等,熟练各项操作技能,积累临床工作经验[6]。

(3)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层层质控的管理体系,完善各层次教学的质量控制,加强各环节带教老师的质量管理。带教老师质控为每周1次,病区总带教质控为每半月1次,病区护士长质控为每月1次,护士长与护理部主任质控为每两个月1次[7]。同时建立双向多维教学反馈评价体系,通过全面动态评价教学质量,根据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调整教学方法,在实习技术后,总结综合量化评估。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统计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基本满意(60~85分)与不满意(<60分)三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生实习成绩比较

在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操作成绩与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护生三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护生优秀带教率比较

统计调查结果后发现,观察组中优秀带教人数为64名(91.43%),对照组中优秀带教人数为52名(74.29%),观察组优秀带教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41,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就必须加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提高带教能力[8-9]。由于护理实习生的来源广泛,层次不一,造成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采用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结合不同实习生的个人能力与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有助于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针对护理规章制度、急救措施等进行专门培训,注重培养护生的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定期组织模拟案例与急救训练,保障护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0-11]。完善教学反馈双向评价体系,各层次的护生应遵循教学要求,建立质量控制与监督体制,定期召开护理教学总结会议,广泛征求实习学生与带教老师的意见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加强带教老师的培训与考核制度,提高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实现临床与教学结合的规范化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最终完善教学管理改革[12]。在本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操作成绩、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优秀带教率均高于实施传统带教模式的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实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能力与教学满意度,强化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改革力度,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利于培养出较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表1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人(%)]

表2 两组护生实习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生实习成绩比较(分,±s)

images/BZ_23_213_2806_2303_2865.png观察组 70 89.63±4.15 90.32±3.74 90.04±3.81对照组 70 86.44±3.60 88.19±3.36 87.83±3.42 t值 - 4.858 3.545 3.612 P值 -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满意度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