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习生情景

新生儿窒息属于临床中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窒息主要是由于产前、产中及产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出现缺氧而出现的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循环障碍、呼吸障碍等现象[1],使得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临床重要病理变化为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及低氧血症等,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2-3]。针对新生儿窒息现象实施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治疗尤为重要,本院针对参与本次观察的4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新生儿复苏护理教学对比分析,分别给予常规教学及情景教学法,旨在分析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4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教学观察,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20例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为18~23岁,平均为(20.10±0.36)岁;观察组20例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为18~22岁,平均为(20.11±0.40)岁。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20例护理实习生实施传统常规新生儿复苏教学,主要采用教师针对新生儿复苏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统一讲解,将学生分批进行带教教师的示范实践操作,最后由学生进行组间的分组实践训练。

给予观察组20例护理实习生实施情景教学法教学,具体如下:在常规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教学,首先带教教师结合新生儿复苏干预这一临床技能、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分析后结合学生的医学基础及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情景教学方案,将学生们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后,为学生准备临床新生儿复苏常用器械设备及药物等,方便学生们在情景实践训练过程中利用,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PPT课件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医院新生儿复苏模拟情景,模拟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接到产科电话后至新生儿科实施现场抢救的教学情景 - 护理人员在接到电话后立即询问产妇孕周及羊水情况等,待新生儿到达新生儿科后进行查体检查,由组内成员进行轮流指挥抢救处理,当组内成员在进行指挥时剩余成员进行辅助抢救或结合不同新生儿窒息的程度、表现等讨论确定针对性的抢救方案,带教教师结合护理实习生实践情景操作中的专业性、行为或失误等反馈不同的“患儿”处理后的反应,锻炼复苏人员矫正通气处理能力,提升学生们在实践情景训练中的反应能力。在每一组实施相应的实践情景训练过后由带教教师组织护理实习生实施小组实践能力、急救过程中的行为、专业程度等进行评价,结合小组间互相评价及带教教师针对性评价三合一的评价方式,全面对每个小组、每位学生在抢救中的表现、优点、缺点等进行提出,针对新生儿复苏情景训练中学生常见、突出的问题进行提出,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及讨论,继而开展相互总结及补充,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的观点及想法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实践情景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不足,强化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意识。

1.3 疗效判定

针对参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教学后对比的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4-5]:采用本院自制的考核评分量表,理论与实践考核分别100分,分数越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越强;(2)教学有效标准:显效:教学后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均在90分以上,护理实习过程中不存在严重的护理意外行为;有效:教学后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均在75分以上,护理实习过程中不存在严重意外行为及护理意外事件;无效:教学后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情景教学后的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优于参照组医学护理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

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现阶段医学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呈现短缺的发展趋势,护理实习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加上实习过程中多数患者不愿意配合实习医师的治疗及检查,护理实习生实践技能、专业信心及实习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7]。

在新生儿复苏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统一式、被动接受知识、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护理学生新生儿复苏学习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8],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医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及学习效率。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创设临床医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将学生们提前引入未来的工作过程及范围中去,激发学生们的实践动力及积极性[9],引导学生们通过应对各种情景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及反应能力,引导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组间实践配合、共同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寻找解决方案等环节促进学生们团队合作能力的强化,促进护理实习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10-11],能够在遇事后不慌不忙、按照专业的角度实施各项操作,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新生儿复苏技能,引导学生提前适应岗位[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教学后的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教学的护理实习生,说明在新生儿复苏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及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需求,给予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能提高护理实习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及专业能力,转变学生对于新生儿复苏教学的传统认识,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实习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的差错、意外现象。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情景教学后的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分,±s)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情景教学后的新生儿复苏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分,±s)

images/BZ_25_213_2646_2303_2704.png参照组(n=20) 83.12±3.62 78.41±4.15 82.50±3.27观察组(n=20) 92.63±3.35 86.37±3.26 91.33±2.97 t值 8.623 6.746 8.939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情景教学后的教学有效率、复苏实践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复苏的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较为显著,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实施,为医院培养专业能力强、实践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全能型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实习生情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情景交际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
把美留在心里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