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带教内分泌学科

内分泌学是一类相对复杂、专业疾病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该类学科知识点理解较为抽象,具有治疗难度系数大,专业知识深等特点。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临床教师带教意识逐渐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1]。在内分泌学科临床带教中容易出现一系列难以避免的不良问题,引起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对此,为了进一步减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问题发生需进行分析和探讨,积极寻找相应处理对策,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工作服务质量。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CP)是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一套规范化诊疗以及护理模式程序,以系统性理论为基础,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安全,可以达到提升医疗工作效率的目的。但因部分学生对医学知识接受速度缓慢,临床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较差[2]。因此,本文通过探讨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CPTM)在内分泌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教学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内分泌科临床实习生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20名学生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与方法,并自愿加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名学生。观察组中,男32名,女28名,年龄范围20~24岁,平均年龄(22.40±1.04)岁,入科前平均成绩为(68.87±2.54)分;对照组中,男35名,女25名,年龄范围19~23岁,平均年龄(21.85±1.01)岁,入科前平均成绩为(68.57±3.24)分。两组性别、年龄、入科前平均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学生实施CPTM教学模式,内容为:从学生入科第1天开始,当天确认带教老师,并根据带教老师计划严格执行CP,如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一套规范化诊疗以及护理模式程序,要求学生以系统性理论为基础,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安全,同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教学,在出科前2天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第1周首先进行熟悉科室环境、器械使用方法、规章制度等,初步掌握内分泌科特点,例如患者临床表现、常用药物、饮食干预、以及相关沟通方法技巧,及时了解内分泌学科相关知识。第2周学习并掌握内分泌学科基础技能,并能够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该项操作;积极主动参与疾病防护知识宣教,了解各类并发症的预防和预后。第3周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运用内分泌CP表为患者提供有效健康指导,组织实习生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出科前完成基础护理技能理论和操作知识考核。

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习生入科开始分配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依据自己班次完成教学大纲内容,指导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出科前1日内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3]。

1.3 观察指标

选择我科自制学员评分表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中病历书写能、理论能力:90~100分为优良,76~89分为合格,75分及75分以下为不合格;操作水平,90~100分为优良,76~89分为合格,75分及75分以下为不合格。比较两组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情况,并以考核形式分析两组学生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病历书写能力、理论能力和操作能力。以总分100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就代表能力越强[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掌握率分别为93.33%(56/60)和56.67%(34/60),对照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838,P<0.05)

2.2 两组学生病历书写能力、理论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情况比较

对照组学生病历书写能力、理论能力和操作能力三项分数均低于观察组病历书写能力,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结果(分,±s)

表1 比较两组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结果(分,±s)

images/BZ_36_177_2154_1193_2213.png对照组 74.89±5.33 80.61±4.35 82.35±4.61观察组 89.67±6.38 90.36±5.67 93.31±6.60 t值 13.771 10.568 10.545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CP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程序较为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临床案例开始,将临床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经过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性考虑问题的目的[5]。而在以往临床教学模式中,主要以带教老师为中心,灌输式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案例问题,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意义,不能将所学知识结合实践用于临床,造成学生胆怯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医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内分泌学科相关知识,一直是教学中重点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大弊端就是随意性,带教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随意学,与教学大纲内容严重脱离,造成临床学习带教计划目标不明确,教师和学生双方意见不统一,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较为模糊[6]。对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结合CPTM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自制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培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会与他人合作,运用新的思路方法解决难题,更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能力,灵活的思考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7]。

有相关报道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分泌学科临床教学中过于局限,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临床应用效果不佳[8]。而通过实施CPTM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临床效果显著。例如首先通过制定教学路径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其提前做好充足预习,及时发现工作中所存在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带教老师及时指导,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调动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通过带教老师对学生技能的评估和了解,掌握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共同分析他们之间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提高学生自信心[9]。通过CP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对临床问题经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的全面性。并通过应用CPTM教学模式根据带教老师设计不同教育方式,讲解内分泌学科重点,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愉快的自我学习能力[10]。除此之外,在内分泌学科临床带教中,采取CPTM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带教工作质量,增强带教老师责任心,促使老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提高自身素质,还能促进疾病诊疗规范化,增强教学内容系统性,进一步提升临床实习教学流程,掌握内分泌学科知识[11-12]。本文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内分泌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疗效,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情况,结果证实,实施CPTM教学模式后观察组知识掌握能力较强,病历书写能力、理论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明显有所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内分泌学科临床带教中实施CPTM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带教内分泌学科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学科新书导览】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