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疏导的效果

2019-07-04 11:15王强秦乐运张学忠张洪奎彭永臣张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腹部心理评分

王强 秦乐运 张学忠 张洪奎 彭永臣 张雄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腹部也是恶性肿瘤的多发部位,常见的有胃癌、肠癌等类型。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通过化疗、放疗、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会产生很强烈的副作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除了要经历病症的折磨,还要忍受治疗的痛苦,心理上通常是消极悲观的,因此身体和心理都要经受极大的摧残。为了能够减轻患者心理的痛苦,让患者充满信心、勇敢地接受手术治疗[1]。我院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了心理疏导的措施,并通过对患者进行采访总结了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我院收治患者,诊治时间2017年5月—2018年5月,确诊为腹部恶性肿瘤,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参考组患者年龄为55~72岁,平均(68.4±7.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56~73岁,平均为(69.5±7.8)岁。观察组和参考组相比较,实施了专门性的心理疏导,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取心理疏导的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2.1 围手术期进行友好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这是心理疏导的前提要求[2]。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时所进行的步骤,医护人员必须切实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在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温和、随意的态度,避免刺激到患者[3]。

手术后要做好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健康教育[4],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的宣传教育能够让患者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更容易地与医护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加乐观情愿地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医疗的效果[5]。

1.2.2 围手术期积极进行护患沟通 医护人员在心理疏导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词语要准确得到,语气要得体,发音要清晰,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让患者可以听清楚,听明白,准确获得自己的意思,才能和医生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6]。可以适当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治疗,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姿势、抚摸等,特别是在患者感到恐惧时,可以通过抚摸来进行安抚患者,比如医生抚摸患者的额头[7],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的亲切情感,从而有效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3 针对突出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为害怕、恐惧等问题产生心理问题[8],例如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医生要了解患者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多谈心谈话、争取家庭支持、邀请病友现身说法等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9]。

1.3 评价方法

患者心理状况采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项目评分越高表明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与参考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自评、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参考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的SAS评分为(69.20±5.11)分,SDS评分为(65.21±4.27)分;参考组的SAS评分为(69.74±4.01)分,SDS评分为(65.74±4.59)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见表2,SAS、SD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分,±s)

images/BZ_202_1252_2567_2267_2628.png观察组 49.20±5.12 50.1±3.17参考组 53.19±4.03 55.3±3.68 t值 9.36 9.81 P值 <0.05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images/BZ_202_177_3006_2267_3068.png观察组 25.0±2.9 3.6±1.5 7.1±1.2 20.9±1.4 7.2±1.3 21.0±1.5参考组 20.0±2.1 5.8±1.1 5.1±1.0 12.3±1.5 6.0±1.3 16.0±1.8 t值 9.78 9.01 8.76 9.14 8.54 9.6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进行人文关怀永远是一个闪亮的主题,不仅是身体,人的心理也是需要治疗和善待的。于是,心理疏导在现在的大部分医院应运而生[10]。

腹部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尽力治疗患者的疾病、最大减轻患者的痛楚、争取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与鼓舞[11],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而心理疏导就是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出现的[12]。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水平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符合当前人性化为本的护理理念,体现了医院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心理疏导是护理的进一步发展,疾病和心理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转归,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护理素养,能够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让消极悲观的恶性肿瘤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概括心理疏导的作用:(1)强化认知。护士通过护理干预和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抗病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2)树立信心。让患者在关爱的环境下配合治疗,为治疗和护理创造条件,从而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3)改善行为。护理干预时护士可指导患者应对并发症等情况,减少疾病为身体带来的不适感,改善自身的身体状态,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SAS、SDS评价,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SAS、SDS得分均降低,而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这说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在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心理疏导,能够改善围手术期状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使各种治疗都有了一个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腹部心理评分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