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

2019-07-11 00:59杨永厚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构体系

杨永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公布后即刻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为了培养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国家层面正在采取重大政策性、行动性举措,修改完善高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及各年级课程教材,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以学科素养的转落樣态得以体现。基层学校也在紧锣密鼓地采取多种措施、形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形势及进展令人欣慰。

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主导、指导、引导、培养、涵育等责任。而要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科学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和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因为,教师的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形成、发展。这就衍生出一个新的教育研究课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构建教师的核心素养体系。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并以教师的核心素养去引导、影响、培育、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本文拟围绕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略作探究,以求教于各方。

研究建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新的课题。尽管国内外对有关教师的素质、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标准及要求早有研究,成果不少。但关于教师的核心素养的研究至今依然是一个空白,更谈不上有什么成果了。鉴于此,笔者以为,应该首先界定明晰一个概念——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所谓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指教师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要求、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品格与关键能力。要研究建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可以借鉴吸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功经验范例,以国家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为法律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即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文件等为法规政策依据,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发展论等为理论依据,以国内外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评选标准、遴选表彰实践等为实践依据,适应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我国正在推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提出教师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构想。

教师核心素养体系,以“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可以分为“精神境界、认知能素、专业发展、改进完善”四个方面或领域。 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以下八大素养:

1.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引导教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政治认同、理想远大、“四个自信”三个方面的要求。

2.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做到爱国守法,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3.学识丰富。学识丰富、扎实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及要求。教师要掌握深厚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及通识性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科学育人。育人为本不仅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科学的育人方法,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

5.精业勤研。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学是研究性工作。教师要有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态度,主要包括教师勤奋刻苦,善于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法、策略、艺术,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进取创新。进取创新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素养与能力,教师要有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意识,发扬求实创新的精神,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实践创新。

7.自我反思。反思不仅是一种教学研究的形式,而且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养成经常自我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提升工作的品质。

8.沟通合作。沟通合作是教师必须具备掌握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方法,包括了解、与学生沟通,与同伴合作,与家长沟通合作,与社区、社会等的沟通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建构教师的核心素养体系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性基础和保证;是深化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实现学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也为新时期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标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提供了科学的可操作的依据与遵循。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构体系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建构游戏玩不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