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2019-07-12 03:28王学玲
职业·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等职业学校研究性学习

王学玲

摘 要:本文對在中职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理论依据及实施进行了探究,以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中职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第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进而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领域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这种活动以“学会学习,学以致用”为总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第二,中职学校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任。毕竟,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不可能是永恒的,而现代人的学习却是终身的。学生要走向社会,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只有具备了“会学”的能力,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提升。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创建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特点和较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特点设置课题,可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有接触社会和去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问题”来源丰富,而且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又常以分组实践、合作完成的形式来组织,既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知识是主观的,知识不是学习者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至少包含了学习者的主观经验。

建构主义主张打破传统的“传递中心的教学”,在情境中建构“对话中心教学”,这就要求转变学习观,基于情境设计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环境与人之间,通过多元对话构成学习的情境支撑。因此,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和合作中的知识生成。建构主义对研究性学习的启发如下。

首先,教学的重心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次,研究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关系,鼓励多元对话,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倾听者,学生是知识、方法、情感的主动建构者;再次,研究中,教师要思考何时介入。过早介入会使学生失去尝试错误、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影响学习者的成就感及建构的深刻性。

四、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包括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各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交互推进的。下面以高级工《化工工艺》《化学检验》专业为例说明。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激发动机。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同时,师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

(2)设定课题。课题的设定应紧密结合专业学习和行业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课题内容源于所学课程,但又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要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大量阅读相关知识,将其应用到设备和生产工艺中。二是课题研究与生产、实验、实训结合。课题要与化工分析实验、第二课堂生产制作、化工实训的技能训练相结合。三是选题内容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课题研究要联系生产实际和新技术、新工艺,尤其要联系能源、资源、环境等备受关注的问题。

结合专业教学设置了56个研究课题,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化学与国民经济,共21题,包括:化学与能源,6题;化学与资源,5题;化学与新材料,5题;化学与环境、循环经济,5题。二是典型产品的化工工艺与化工操作,共22题,包括:无机化学与生产,7题;有机化学与生产,7题;结合第二课堂生产制作,5题;化学与生活,3题。三是化工分析、化工机械课程,共13题,包括:产品分析,8题;化工生产设备,5题。

(3)落实课题。采取个人选题与教师指定相结合,个人报题,经教师综合平衡后确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立完成一题,少数学生以2~3人为一组承担一题,但每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杜绝课题内容完全一样。由本校及企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组织学生到市图书馆搜集资料;利用学校图书馆方便学生在中国知网上查阅资料;教师提供有关化工网址的信息、化工仿真软件和化工生产的视频资料。学生将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去伪存真,识别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在整理、归纳中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

(2)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数据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已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进行初步的交流。学生把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实验实训操作得到的初步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同时汲取其他学生好的思路和做法,取长补短,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3.表达交流阶段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并善于申辩。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形成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结合演示文稿在班内进行交流,并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

五、小结

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在工艺组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献计献策、互相启发,共同制订实施方案,既提高了他们的产品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的学生已经工作或上岗实习,深刻地感受到研究性学习带给他们的益处。在研究性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现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实践证明,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生不仅对研究课题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还对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形成了知识网、知识链,思维方式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单元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多门专业课之间也达到了理解上的融会贯通。这也说明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如《烧碱工艺中几种蒸发流程的比较》课题小组的学生,采取图书馆和中国知网这种线下线上多平台学习的方式汇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认真学习、比较,讨论各种工艺流程的特点,绘制流程图,将小组讨论后的初步研究方案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教师积极联系相关生产企业,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企业实地调研,在学习过程中把疑问摆出来解决掉;调研结束后,学生们总结学习心得,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通过研究性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有的学生的研究课题是《发展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她利用图片、图表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了解了淡水危机、水污染严重之后,几位学生在环保协会中开展了“迎接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号召大家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总之,开展研究性学习虽然有一定的收获,但也存在不少现实问题。例如教师课时量大,教学压力大,没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学生面临高自考的学习压力和上岗实习的现实,不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性学习;有的学生知识贫乏,综合能力差,完全依靠指导教师等。今后要从实际出发,找到更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讓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顾霞.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杨静,包建春,唐亚文等.研究性学习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6(12).

[3]刘娜.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天津市化学工业学校

(天津市翔宇科技贸易学校)]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中等职业学校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