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两极分化的数学课堂

2019-07-15 14:14易紫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数学课堂农村

易紫

[摘   要]面对两极分化的数学课堂,教师应更新观念,创造环境,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参与意识;开展活动,以活动促进兴趣;注重教学反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学生的同步练习训练;课堂上多一些等待.

[关键词]两极分化;农村;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7-0024-02

在农村数学课堂中,两极分化的学生很多,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待呢?我认为,数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主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寻找与学生年龄、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一、更新观念,创造环境,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首先,教师应更新观念,不再简单地把数学课堂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一味地强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知识,有效理解数学知识的场所.教师还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亲自参与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研究,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代数式的值》一节中,有这么一道练习题:已知6 + 8a? = 2,求代数式12 + 16a? +18的值.解题时,学生会想到要求a的值,但因为没有学到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求a值,即使能求a值,也有两个值,且是较为复杂的,学生无理解,也无法代入求值.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观察式子,思考所求式子与已知条件有什么联系,寻找规律.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了12+16a? = 2(6 + 8a?)=2 × 2=4,从而轻松解决了问题.

二、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参与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我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完全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之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时,我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堂:“爸爸共给姐弟两个人50元带去学校,弟弟说要比姐姐多10元钱才行,请问他们各得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能马上说出答案,我紧接着提问:“如何列出方程呢?”结果大多数学生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我再次提问:“如果设姐姐得了x元,弟弟得了y元,你又如何列方程呢?”学生通过思考,很容易就列出了两个方程,我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很容易就解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也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从而诱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兴趣盎然,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开展活动,以活动促兴趣

1.“你争我夺”活动

“你争我夺”活动的具体方案如下:将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本小组的活动任务.为保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活动中只加分不减分,从低起点逐步深入.具体做法是:

(1)上黑板演算.演算正确的每人积1分,演算错的不减分,稍加鼓励.

(2)考试积分.考试成绩72~95分积1分,96~107分积3分,108~119分积5分,满分120分积10分.

(3)作业积分.把作业做得正确、工整的,连续三次积1分.

积分由各小组长负责记录、统计,然后交给班主任算操行分并记录到积分卡里,作为操行评定的依据.操行评定见证了学生成长中的表现,而“你争我夺”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习题分析交流活动

教师应积极开展数学习题的分析交流活动,每周用一节课作为总结章节练习课,点名学生板演解题过程,然后再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所应用的知识点,再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旁听,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在总结章节练习课中,我选择一些典型的中考题让学生练习,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一名学生进行演算后再评讲本小组的解题思路所用的知识点.我认真听完学生的分析再点评.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体验老师上课,从而了解老师上课的辛苦;目的之二是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自己确实能学好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目的之三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解答及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去感受同学间的协作力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自己脱颖而出.

四、注重教学反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效果如何,通常是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的.我对教学反馈很重视,特别注重学困生的教学反馈.因为学困生反映出来的正确与错误,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普遍性.例如,在教学“数轴”时,对于数轴的三大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我要求学生记住,并强调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待学生记住了这三大要素后我再让他们动手画数轴.我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画,对此,我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引导,让他们对照三大要素一步一步来完成,然后通过练习加强巩固,再给予肯定.这样,及时帮助学困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认真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當他们疲倦时,我就穿插一些趣味故事,调侃一下,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他们表情呈现出茫然不解时,我就放慢速度,精讲多练;当他们漫不经心时,我就让他们随意交流一下.我根据学生在课堂出现的不同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也能收获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五、注重学生的同步练习训练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练习,我主要是要求在课堂上完成,而且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熟悉、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当堂检测,可以让学生解答一些基础而简单的概念问题;复习巩固的练习,尤其是计算题、解答题、证明题能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力拓展的练习,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虽然难度较大,涉及知识面广,但一旦有学生解答出来,大家都很开心,这样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课堂上多一些等待

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解答,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总是先读懂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因此,我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问题时,并不着急分析求解,而是等待,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把一些苹果分给某班同学,如果每人分3个,还剩有20个;如果每人分4个,还少25个,这个班共多少学生?”学生思考后,设有x名学生或设有苹果x个,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假如不等学生说说思路就轻易否定,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在等待,等待他们的思路,等待他们的答案,等待他们的分析.这样,课堂上虽只是多了一些等待,学生却更加喜欢我的数学课堂,他们的一朵朵智慧之花在我的等待中悄悄绽放.

综上,两极分化的农村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更乐意学习数学,爱学数学.

(特约编辑 安   平)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数学课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