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物理习题的“度”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2019-07-15 14:14旷志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习题学习兴趣

旷志兴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真实、最现实的内部驱动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总会想方设法去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期望提高教学效果,但要想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长久,始终绕不开教师的举例示范、评讲和学生的足量习题练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有高质量的习题做基础。俗话说:“凡事皆有度。”习题的选用、评析也是如此。从哪些方面把握好初中物理习题的“度”,以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习题;“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7-0059-02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真实、最现实的内部驱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会想方设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要想让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长久,就需要教师把握好习题示范、评讲和练习的“度”。那么,从哪些方面把握好初中物理习题的“度”呢?本文探讨如下。

一、重视习题的“数量”度,让学生觉得做作业不是负担

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结合课堂教学,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堂内外练习题,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因为适当数量的习题练习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必要的。不练习,不能巩固,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物理习题 “数量”,直接影响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近些年来,从身边教学实际以及国家、社会的“减负”声来看,如果习题数目过多,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会让本来有好奇心、想探索神秘物理世界、想学好物理的学生,因繁重的作业,而导致他们从内心对物理学科产生厌倦、抵触的情绪,进而逐渐憎恶老师,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选习题时,应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层次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重视习题“数量”,要让学生觉得做作业不是负担。习题数目总体上不必过多,宜少而精、多样化,关键是要选有代表性的题[2];另外,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作业布置也应大体对应。这样,既能检查出各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保持物理学习兴趣。

二、重视习题的“难易”度,要让学生体验成功

不知从何时起,“物理难”的说法被流传开来。在教学中,习题要么用于课堂内外学生的练习,要么用作课内例题,但不管怎样,重视难度控制势在必行。特别是例题和要评讲的习题的难度,必须让学生能够读懂、听懂,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参与进去,才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也为随后的巩固练习奠定基础。

选题时,要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不能该太难,不应使学生感到物理题高深莫测;也不能太容易,一目了然,要选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既要有针对新授知识、阶段复习和总复习等不同时期的习题,又要有面向全体学生和照顾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的习题,还要有基础巩固题、提高题、课外拓展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加深理解,以求全面掌握。“学困生不会因为不能正确解决提高题、课外拓展题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生也不会因自己的“余热”无处发挥而觉得物理乏味。”[2]高度重视所选习题的“难易”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层次、梯度,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对应练习体验成功,这样学习兴趣才能保持下去。

三、重视习题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的 “结合”度,突出实践性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3]作为物理教学环节之一的习题选用、评讲,又怎能置身事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很多的物理现象。比如以日渐普及的汽车为例,行驶的汽车不能超速、超载,要保持一定车距,车上人员应拴好安全带,这些都是惯性现象;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能开灯、小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这些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有关;车轮上有较深的花纹、加润滑油以保证机器良好运行,这些与摩擦力有关;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冬天在水箱中加入防冻剂,这些都与比热容有关……以上这些都是初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只需留意收集,用时就能信手拈来。

教学中,所选习题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结合”度越高,越贴近学生生活,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借用身边事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十分接地气,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悄然之中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不滥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重视在习题评讲中应用的“合适”度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物理课堂,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学效果,连很不起眼的物理习题评讲课也毫不例外。

近些年来,习题评讲教学中出现了不好的现象:教师要么用Word、PPT等手段制作课件,配备大量例题、习题,要么直接把例题、习题通过展示台投影在屏幕上;省掉抄例题、习题的时间,甚至于解题过程中必要的、学生熟悉的、以身示范的传统板书也被省掉了。講的题目多了,学生对题目思考的时间也就更多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哪有充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往往还没等学生弄明白过程与理由,想清楚“为什么”,就开始下一题了;部分学生唯一的语言是“老师慢一点,好吗?”等等。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表面上光鲜亮丽,挺高大上的,但学生反而受到了“摧残”,学习更累,更无趣,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你想,他的学习兴趣怎么持续下去?究其原因,是教师过于迷信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习题,要重视这几个“度”,潜心从细微之处入手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长久保持,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金长江.优化习题设计   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小学) 2011(3):198.

[2]  乔际平.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特约编辑 南   宾)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习题学习兴趣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