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形象宣传片翻译研究

2019-07-16 02:58杜可凡李文银赵冰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原则传播学

杜可凡 李文银 赵冰

【摘要】近些年,传播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日益兴起,根本原因在于传播学与翻译有着共同的本质,即信息的处理和交流。将传播学理论和外宣翻译研究相结合,可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新的研究视角,对拓宽和深入外宣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江西省全球推介会宣传片英文版为例,根据传播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研究的要求,分析宣传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外宣翻译原则。

【关键词】形象宣传片;传播学;翻译原则;外宣翻译

【作者简介】杜可凡,李文银,(通讯作者)赵冰,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学《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形象宣传片翻译研究——以江西全球推介会宣传片英文版为例》[YG2017208]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传播学的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一书中将传播的过程归纳为五个要素的互动关系与活动过程,五W模式包含了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内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借用传播学的术语,提出了翻译交际理论观的八大要素,即: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體、信息背景、信码、感觉信道、工具信道和噪音。奈达强调译文的交际作用,重视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的效果。沃尔夫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s)则强调在翻译研究中应充分考量其传播的性质。

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当属吕俊教授。他在《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文中表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为信息的传播。他同时还指出传播过程的七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目的是什么、传播在什么场合下进行、传播效果如何,构成了翻译过程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制约。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对传播学视阈下的翻译研日渐兴起。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传播”和“翻译”为题名相结合检索文献发现,相关论文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至2018年每年皆有100篇左右的论文发表。研究对象丰富多元,其中以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居多,如汪庆华、郑友奇和黄彧盈、王宏和刘性峰等,但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形象宣传片翻译的成果不多。

二、传播学视阈下外宣翻译的要求

1.降低噪音。根据传播学理论,要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必须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外宣翻译的过程本质上是信息传输的过程,这过程中任何有可能影响信息理解、表达和接收的语言、文化、心理或认知等方面的因素都被称为噪音。译者要尽量降低噪音,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最终实现译文的预期效果。

译者是信息接收者,必须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推敲其言外之意,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对讯息进行解码,然后作为信息的传送者,把原文的实质性信息与译语的特点相结合,充分考虑到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有意识地降低噪音,为讯息接收者提供顺畅易懂、易于接受的译文,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如图1所示)。

2.为受众服务。吕杰等认为,人类的传播活动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传播活动的发生、运行、终止的全部过程,均带有明显的或隐蔽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现代传播学认为,在传播活动中应将受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受众的根本需要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目标读者对特定信息的需求,通过特定信息的传播来达到传播方预期的目标,争取获得目标读者的认同,宣传本国的文化。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明确读者定位,必须充分尊重受众的兴趣爱好与接受方式,做到“内外有别”。

三、传播学视阈下的形象宣传片翻译研究——以江西全球推介宣传片英文版为例

下文将以江西全球推介会宣传片英文版为例,根据传播视角下翻译的要求,指出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此次全球推介会于2017年9月8日在我国外交部蓝厅举行,以“开放的中国:美丽江西秀天下”为主题,此次活动有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负责人,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代表等共500余人出席。这是典型的外宣翻译材料,以此为例,希望能“管中窥豹”,反映我国外宣翻译的现状。通过对这一宣传片英文版的分析,笔者发现其中存在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存在文化冲突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列举如下,以作参详。

1.政治色彩较浓。曾有外媒记者表示,中国媒体的对外报道,往往是用对国内受众的宣传口气来向外国受众宣传中国的观点和立场,意识形态色彩太重,观点太直白,语气太生硬,导致外国受众难以接受中国外宣的内容。例如,宣传片中提到“这篇高山密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为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构筑了新的精神层次”,对应的译文是“This land of high mountains and dense forests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it has built a new spiritual dimension that enriches the five thousand year old civilization of China”。其中“the cradle of Chinese revolution”和“spiritual dimension”是典型的中国政治话语,着重突出江西革命摇篮的地位和苏维埃政区的历史背景,意识色彩较浓。

外宣翻译具有很强的信息输出性,带有宣传、灌输与劝服的目的,集中体现为源语传播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是国家层面传播主体的代言人。因此,基于外宣翻译的根本属性,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无法脱离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操控而存在。但是,外宣译者可以对原文进行合理适当的改写,考虑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等诸多言外因素的作用,采用中国“委婉、含蓄、迂回”战略,做到措辞运用得当,用意含而不露,淡化本国的意识形态,以达到潜移默化、细水长流之效。

2.存在文化冲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这些禁忌有时是语言本身所引起的,有时是因为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尽可能避免触及他们的禁忌。宣传片中提到“今天,这片红色奇迹的发生地正在进行规模宏大,速度惊人的振兴计划”,对应的译文是“This place where the red miracle occurred is implementing a massive and rapid revitalization program”。此处将“红色奇迹”翻译成“red miracle”并不妥当。一则,外国受众很难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别较大,若是一味宣传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暂且不说很难引发外国受众的共鸣,可能会引起不快或逆反甚至冲突的心理。二则,“red”一词在外国受众脑海中形成的大多数印象是“血腥”、“暴力冲突”和“红色政权”,甚至将红色政权视为“洪水猛兽”。为了有利地避免中国“红”文化对广大英语普通读者可能造成的阅读障碍和误解,化解文化冲突。因此,此处的“红色奇迹”可以直接譯为“miracle”,可省译“红色”一词,以此来消解文化冲突。

3.缺乏针对性。我国目前大多外宣缺乏针对性。如果不综合考虑外国受众的思维特点、心理习惯、信息需求和言语表现方式等因素,将不利于外宣工作的成功开展。宣传片中第二部分主要是回顾江西的历史与文化,但用了过多的篇幅讲述江西作为革命发源地的这段历史,宣传的也是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上文已分析过外国受众对中国革命的认知和红色文化的心理感受。

其实江西人文底蕴深厚,儒家、佛教、道教的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景德镇的瓷器和南昌的滕王阁闻名遐迩,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笔者在维基百科中键入“Jiangxi”一词,历史文化一栏的关键词多是禅宗、陶瓷、赣剧和客家文化等颇具人文底蕴和开发价值的文化。此外,根据推介会上外国大使的发言,我们可以此作为推介会宣传片英译的反馈,来检测该译文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我国外交部长、江西省委书记和省长发表讲话后,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墨西哥驻华大使贝尔纳尔和孟加拉国驻华大使卡里姆均发表演讲,多是对江西的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景德镇的瓷器和江西的自然风光赞誉有加,合作的重点领域是陶瓷业、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文合作等领域。这样看来,江西历史文化部分的外宣应将重点集中在江西深邃厚重的人文底蕴方面,如江西的陶瓷文化,道教、佛教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等,以此来吸引外国受众,推动江西文化走出去,带动江西的经济发展。

四、传播学视域下的形象宣传片翻译原则

根据上文分析的不足之处,从传播学的视角看,形象宣传片的外宣翻译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读者定位。译者应知晓传播对象,重视读者意识和注重读者反馈。译者应将外国读者关心的、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贴近读者的需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至于翻译的内容,译者可先与原作者进行沟通,以获取准确充分的信息,在充分掌握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做到总体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兼顾外宣语言的特点,同时考虑外国受众的认知水平、真实需求、心理感受和文化背景。译者需要通过协调各要素,使其保持平衡,以实现信息从原作者到读者的有效传递。

第二,淡化政治色彩。译者应仔细把握传播的策略,采用删除法和弱化法,弱化政治色彩,突显文化元素。译者应注意用事实说话,不应过分夸大事实,译文口吻应亲切自然,从而将中国的思维、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让外国受众感受和了解真正的中国。

第三,翻译中国传统文化时,采用 “直译为主,他法为辅”的翻译方法。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双文化或多文化的交流,其目的是以语言障碍为突破口,实现并促进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的移植和交融。在翻译中,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补偿办法(如加注或者添加脚注予以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国文化时,译者应坚持以“直译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原则,这样可以保留源语文化的“情调”和“丰姿”,令读者耳目一新,能充分传播源语文化,扩大译文读者的知识视野,还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交流,以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

五、结语

本文以江西省全球推介会宣传片“开放的中国:美丽江西秀天下”的英文版为例,根据传播学视阈下降低噪音和为受众服务的翻译要求,指出该宣传片存在政治色彩较浓、存在文化冲突和缺乏针对性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外宣翻译应明确读者的定位,应淡化政治色彩。译者要降低噪音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此外,译者在语篇处理上可主要采用归化策略,应考虑外国读者的思维水平和阅读习惯,但在文化层面上可适当采用异化策略,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和异域情调,让外国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1997(02).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翻译原则传播学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