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生活化主题学习内容甄选

2019-07-19 06:06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深度生活化

张勤坚

深度学习强调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关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于是,我们有了“生活化主题学习”这一想法。

生活化的主题学习,在内容遴选过程中有学生的身影,因此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的自主性。当然,这种自主选择绝非毫无目标地由着孩子的所谓兴趣胡来,而是选择真正贴近儿童生活且经过合理筛选的相关内容,并与学校现有的知识体系深度融合,是现有知识体系的有效补充。换句话说,内容的遴选过程,是学校整体框架内,教师深入指导下,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生活化的主题学习,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以广求深”理念下跨学科的整体设计和协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主题学习,不是一节课一个学科去独立完成,而是多位教师不同学科的综合。对学生而言,换方式、换教师、换角度,这样的学习经历弥足珍贵。

例如,在学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本年度五年级的穹窿山赏春踏青活动中,我就观察到很多有意思的学习(研究)场景:凉亭里孩子们在交流购物心得,最后形成了“穹窿山购物攻略”,据说还要给来年去穹窿山的学弟学妹们做游前分享;山顶小卖部生意兴隆,矿泉水的价格贵一倍多,还要排老长的队才能买到,于是就有了“上山买水”和“背水上山”利弊分析的辩论赛;午餐进行中,班主任老师用手机远远地拍了又拍,这些镜头后来一一出现在游后分享总结会上。学习与研究,就是这么不经意间,深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中。

生活化的主题学习,也可以是语数外等主干学科“以深带广”理念下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从语数外主干学科出发去甄选学习主题构建“学科+”课程板块,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加工,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主干学科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学科知识深度应用的主题化学习,并不会影响日常教学中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建构(当然也包括考试成绩),因此也更容易得到教師、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例如,在学校数学魔术系列课程中,老师们借助魔术“不可思议”的特征,通过解密“听牌术”“骰子的秘密”“生日大猜想”“单词召唤术”(听着就很好玩)等,孩子们在一次次“不可能”的质疑中激发起学习与探究的欲望,解密的过程,就是解惑的过程。其间,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被激发,数学的思维被唤醒,这种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学习触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就是一个有内容的课堂,也是一个有秩序的课堂,更是一个有魅力的课堂。深度学习的自由课堂,还必须充分体现“课程与儿童共生长”的理念,在同一课程主体框架下,对于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说,课程的内容、形式、过程、方法等,都可以是各有特点且各不相同的。

关于深度学习这一话题,到此暂时告一段落。但深度学习的研究,还会持续不断地深入探究下去。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深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