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靶向学习的微课程教学法设计策略

2019-07-19 06:06杨剑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本课水稻教学法

杨剑武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要素的微型课程体系,其系统设计方法具有靶向学习的鲜明特征。“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教材体系看,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必修Ⅱ的重点。从知识特点看,本节课的知识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理念。从能力培养上看,本节课能有效培养学生解读信息、分析提取信息及案例分析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下面,笔者以此课时为例,谈谈如何依据微课程教学法实施精准化靶向学习的体会。

● 目标驱动任务

微课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在高度理解和把握学科质量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精准与否,直接影响学业质量。基于这一理念,笔者梳理出下列课前学习目标:①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定义、特点和实质,理解区位的两层含义;②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了解人类通过改造不利因素从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举措,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③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④能够运用农业的区位因素对某地发展农业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评价。

设计好目标后还需将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与之对应的问题式学习任务,具体内容见文后附表1。这里,目标驱动任务学习的重点是要将学习目标变成可操作、有效度的问题,相比浅层次“刷题”式低阶思维,问题式任务发展了学生提纲挈领、内省思辨、跨学科交融、知识迁移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标的分层级设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找到不同段位的成就感。

● 生本课堂建构

微课程教学法对课堂学习的定位是内化知识,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吸引学生,笔者选择将学校食堂的美食图片做成小视频,并配上《舌尖上的中国》的乐曲导入。在激起学生兴趣后,用几道中低难度的判断和选择题进行课始检测,除了需小组讨论的题外,其余的题学生均顺利完成。

面对生活在鱼米之乡的学生,笔者在课前选择以水稻为切入点,请学生把自画的水稻分布图与实际分布图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写下疑问,推测原因。提出的疑问有:为什么干旱的西北地区会种水稻?为什么江南丘陵及云贵高原上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为什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了?……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到小组内讨论,然后展示交流,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入手,发现水源、气候、地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市场、历史等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用智慧影响智慧,形成合力,化身为卓越的团队。

在此基础上笔者追问有没有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的地方,学生结合全球变暖的现状,很快回答了问题。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水稻种植图中的“无中生有”“名存实亡”“与日俱增”“每况愈下”的地区,有效落实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在探项目阶段,笔者通过设置开放性辨析题,让学生的各种观点交锋,学生在与他人思维碰撞时相互赋能,完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与纠正错误,调整认知结构,修正自己的观点,并发现新问题,形成集体智慧和认知。生本课堂的建构精准锚定学习主体“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 搭建知识平台

在本课的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教师还需要提供配套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微视频的内容应该是教材的重难点,如本课的微视频3,内容为“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笔者将文中关键词提取出来制作成可视化的学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系统化思考、理解内在逻辑关系,再配以欧洲政区图,呈现法国、西班牙在欧洲的位置,方便学生了解两国在气候、距市场远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搭建通向问题解决的道路。

在课堂内化知识环节,为帮助学生分析我国水稻理论分布区和水稻实际分布区的差异,笔者提供了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图和中国年平均气温图,以及水稻不同生长期所需的水热条件等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脚手架”。

在进阶探究阶段,笔者提供开放性练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刚刚起步,此时如直接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有的学生会无所适从。因此,笔者在PPT中展示了科爾沁在中国的位置图、中国冬夏季风图、该地气候资料图、该地景观图等(详见文后附表2),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共享集体智慧,达到对当前所学问题的认知与理解,并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反方的观点,不断修正自己观点,形成辩证思考问题的素养。

● 提炼总结升华

本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有评价收获环节: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词包含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并用学科思维导图表达出来。而在课堂总结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向同伴谈谈对本课知识的认识,有哪些收获和成果,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精准表达出来,并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述,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找出与别人的不同和差距。作为学习合作者,教师也要设计出个性化思维导图供学生评鉴,与学生一起成长。

微课程教学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法。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效能比非常高的真实性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课堂上看似轻松了,其实功夫在课前,首先要读懂课标、教材和学生,找准学习的起点,激发学习愿望,其次要设计出精准的学习目标和“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微课程教学法与传统课堂表面“高效”实则处处彰显“泡沫”的学习不同,只有亲自实践体验后才能感受到其精妙之处。

当然,首次实践微课程教学法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在一节课中想研究的问题太多,导致某些问题探讨不深入,这样下去会对学生深度理解性学习知识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在课始检测部分,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看着PPT集体完成,没有给学生自主检测的机会。最后,小组讨论后,基本上是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部分没有举手的学生。

猜你喜欢
本课水稻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水稻种子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