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019-07-19 06:06余新高方银彭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区域性对象

余新 高方银 彭红

●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确立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學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并通过精选重组,确定了以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为课程核心内容;2018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8年10月上旬,遵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高方银名师工作室、彭红名师工作室,在全市16个县(区、市)部分高中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意在获悉调研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以及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情况,深入了解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以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为引领和影响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 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围绕“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研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旨在重点调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②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③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行为;④调查对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 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设计的问卷包含基本信息、调查内容两个部分,其中调查内容又包含四个方面12个具体问题。问卷初稿经过专家论证和小范围测试,最后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定稿。

2.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于2018年10月上旬实施。调查覆盖了贵州省遵义市16个县(区、市),累计参与问卷调查人数857人。借助问卷星平台统计和分析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创建图表。

3.样本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857人中,男生为401人,女生为456人;原初中就读学校为市直初中的有35人,县(区、市)直初中的有420人,乡(镇)初中的有351人,民办初中的有51人;现高中就读学校市直高中的有68人,县(区、市)直高中的有765人,乡(镇)高中的有9人,民办高中的有15人。

● 调研结果

1.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

由调查数据可知,有将近99%的学生拥有QQ号、将近80%的学生拥有微信号,表明大多数学生已在借助信息化媒体、平台、资源和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然而依然有超过5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开始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这与“开齐课程和开足课时”的国家政策仍有相当差距。

2.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调查对象使用个人电子产品情况如图1所示,调查对象小学、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及教学情况如图2所示,调查对象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数外、理化生等任课教师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如图3所示,调查对象小学、初中阶段的任课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学科占比情况如图4所示。由图1~图2可知,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生在使用个人电子产品方面能够与时俱进,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高达95.2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少学生家长还是支持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有29.52%的“非科班”教师任教信息技术课程,有28.24%“科班”出身教师因各种原因未能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目前偏远地区区域性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课堂随意性大,仍有“放羊式”教学现象。从图3~图4可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终端“班班通”已成为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流媒体,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也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和用于学习,同时,音体美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信息化教学。

3.调查对象的信息技术学习行为

由调查结果可知,调查对象获取校(课程)外信息的主渠道为互联网,电子阅读、移动交流已成为当下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却更多为娱乐性,借助网络平台交流学习的人数占比不高,甚为还有到高中阶段依然未触过网的学生。另外,针对中小学生群体且与信息技术应用关联的赛事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充分展示师生风采的“比赛”舞台,但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却仍有88.1%的学生从未参与任何赛项。

4.调查对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由调查结果可知,调查对象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有明确认识的有74.91%,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高考自主招生”政策也有所了解,但有40.37%的学生不知道“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政策。

● 调研思考

由调研结果可知,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任重道远。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策略,希望能为引领和影响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合理配置师资

合理配置师资是偏远地区区域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长效发展的基础。合理配置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信息技术教师编制,还需要教育部门内部合理调配现有教师岗位,更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引领更多教师倾情信息技术教育。

2.抓实教师培研

培养一支理念新、技艺熟、工作实的新型教师队伍,是促进偏远地区区域性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建构“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式的培研途径,依托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标(2017年版)培训契机,做好在职教师培训;其次,搭建“线下+线上”式的研学平台,促进更多教师自主研修和互助学习;最后,注重“技能实操+案例剖析+课题研究”式培研形式,强化研训结合、学以致用,确保培研实效。

3.发挥名师引领

信息技术教师的脱颖而出和快速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和专家的指导。名师引领和专家指导需要遵循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规律,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技能提升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融实践性与研究性于一体,营造创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站。

4.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仅把技术作为工具来教,要更强调利用技术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强调寻找学习要素与技术的最佳融合点,进而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益。

5.强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充分展示师生风采的重要舞台。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偏远地区区域实际,可以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创新实践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活动不仅要有效融入校内、县(区)域性比赛,还要力争优秀作品进入省赛乃至国家级赛事,让更多孩子展示自我和树立自信,实现让更多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长才干、幸福成长。

6.重视学考并重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因此,偏遠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将信息技术纳入中小学各学段的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积极探究和大胆实践,将学习、检测、考试有机结合,以期能够“随学随测”和达成“以考促学”。“学考并重”不仅要注重过程性、生成性、结果性相结合,还应关注知识、技能、认知态度及学科素养等。

参考文献:

[1]马涛.从学生信息素养出发的学习方式变革之路[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4).

[2]李冬梅,夏燕萍.面向新版课标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5-16).

[3]高方银,申智龙.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Z].2018.

[6]刘楚,徐显龙,任友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区域比较研究——以东、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学校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

[7]任友群.用好信息技术,推动中国教育的深层次改革[EB/OL].(2018-11-07).https://mp.weixin.qq.com/s/VYV3JrnWVIGb-QDumkI7qQ.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区域性对象
新时期偏远地区乡村干部履职状况研究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