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的两种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2019-07-30 07:38许怡许辉
文化纵横 2019年3期

许怡 许辉

[关键词]机器换人 智能制造 去技能化

21世纪以来,伴随一系列数据积累和技术突破、金融和国家资本的大规模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新兴技术,正走到一个融合贯通进而重塑社会的关口。新兴科技的蓬勃发展,不仅在伦理层面对人类社会构成挑战,还在日益颠覆人类社会现有的组织、生产和生活形态。为此,本刊设立“技术革命与社会变迁”专栏,探讨技术变迁对人类社会变迁的复杂影响。

新技术革命的一个显著结果便是,大量的非人主体,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赛博格等,开始将人类从大量传统的行业中推挤出去。许怡和许辉的文章提出,中国产业升级中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两种类型的“机器换人”,一种是以“智能化”为目标的生产过程深度整合升级,其目的是提升产品品质和抢占市场竞争先机,另一种则是以“省人化”为目标的自动化升级,其目的主要是增效减员。尽管两种类型“机器换人”的目标各异,但其都将带来劳动力结构的两极分化。

陈自富的文章则聚焦于另一个前沿科技领域——生命科技,其蓬勃发展使得人类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生命”,甚至开始“设计生命”,充当新时代的“造物主”,这也使得生命技术的伦理正当性持续遭到学界、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对此,陈自富指出,对客观世界、社会甚至人体自身的积极干预固然有其现实意义,但这一行动背后的把握世界的愿望和能力,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基础。

一、中国的路径选择:从“逐底竞争”到“智能制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以土地、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融入全球生产网络。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吸引境外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然而这种全球代工生产(OEM)模式也导致了对出口订单的高度依赖,一旦欧美国家市场疲软,消费不振,中国的加工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出现破产倒闭潮。[1]

从另一个角度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主要动因是“逐底竞争”,[2]即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经济学家称之为后发展国家可资利用的“人口红利”。[3]这种逐底竞争模式也必然引发劳工社会学家和劳工权益倡导者所关注的“血汗工厂”问题,以及伴随而来的劳资纠纷和工人集体行动。[4]正如著名学者西尔弗所言,“资本走到哪里,劳工和资本的冲突很快就跟随到哪里”。[5]因此,当制造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工开始要求更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逐渐从过剩转向短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上的迫切需求与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的发展刚好处在这一转型的关键时期上。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务院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战略。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中国将在2025年实现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目标,进而到2035年能够有能力跟发达国家展开竞争,最终在2049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导力量。智能制造被视为未来20年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其中,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及智能生产线的研发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总的来说,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正在超越“世界工厂”模式,一方面是以“技术红利”取代先前的“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则通过消费升级,驱动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转型。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策略兼具“技术调整”和“产品调整”,同时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有着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空间调整”更多是产业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展地区的转移。[6]在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逐底竞争”并未彻底消失,“雁阵模式”依然在一个国家内部得到体现。

二、中国式的“机器换人”

在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改造正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明显扩大,从传统的汽车、电子产业快速向五金家电、仓储物流、食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延伸。据统计,中国是近年来机器人密度增速最快的国家,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97台/万人,自2013年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2018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2.3亿美元,增速全球第一。[7]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也纷纷在中国建立产业基地,全方位抢占市场高点。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例如,2015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明确提出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计划,其中,以佛山和东莞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集中地区提出了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机器换人”路线图和时间表,规模和力度空前。

尽管普遍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机器换人”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和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国家为实现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和成为制造业强国而布局的重要战略,但是基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类型多样,产业结构复杂,工业2.0、3.0与4.0同时并存,不同产业和行业所采取的“机器换人”策略是迥然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机器换人”进行一个类别上的划分,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式的“机器换人”现象及其对应的背景和影响尤为重要。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区分出两种类型的“机器换人”——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无人化”生产和中低端产业的“省人化”生产。下文将就两种类型的“机器换人”出现的契机及其对生产方式和劳动过程的改变进行分析。

(一)高端产业:“智能化”和“无人化”

“中国制造2025”里明确规定实践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就是建设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智能工厂,但自动化本身并不代表着智能化,除非其跟人工智能、信息物理控制系统以及大数据深度整合。智能工厂被定义成一套超越简单自动化的灵活系统,“它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网络里自主优化、自我适应以及实时或接近实时地从新的环境里学习,以致于能够在整个生产过程里自动运行”。[8]智能工廠被认为更加具有可靠性、主动性和预测性,因为它可以通过实时分析和学习数据来即时进行反应,以适应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产品迭代等方面的变化。因此智能工厂里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操作、仓储、研发追踪、质量管控、设备维护等方面都将大幅度升级和电子化。在国家工信部扶持的首批“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获得立项的企业主要包括海尔、美的、长虹等家电龙头企业,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钢铁、制药、化工、电子科技等行业内领先的龙头企业。[9]这些企业均为不同产业中高端制造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