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9-08-07 08:43易钰欣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易钰欣

[摘 要]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如何激发农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并通过新颖多样的导入方式、丰富多彩的适合低年段学生的饶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形式和适时的正面评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一年级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语音、语言、语法、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学习语文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语文抱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乐于接受语文知识,进而掌握好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一线教学的女教师,多年执教一年级的语文课程,也知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农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1.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开学了,农村一年级的学生刚离开家庭或离开幼儿园,跨入小学校园学习。也就是说,他们即将告别过去的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转入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了。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对自我就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新环境也要有一个心理的适应。这要求教师要扎实地做好入学教育工作。笔者学校所沿用的人教版一年级教材编排的入学教育内容,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学生走进学校生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接受过学前教育,不过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这部分学生对适应学习环境都感到困难,又何谈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帮助学生认识新同学,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法等,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学习中。

3.细心呵护,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喜欢刨根问底。不过,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心理脆弱,稍受挫折便生退意,同时注意力也不能持久。从这方面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进行细心呵护和引导。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索,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二、新颖多样的导入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成功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结合教材,笔者总结了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

1.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也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对笔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使传统的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网上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图片、影像、音乐、动画、故事、游戏、儿歌、课文朗读等都可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制作成课件。所以,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既新颖又便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2.教学挂图导入法

笔者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配有大量的教学挂图。这些挂图形象、直观,在学习一些象形文字、拼音知识时使用效果十分显著。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让一年级学生感到了语文易学、有趣。

3.故事导入法

听故事是一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事。利用讲故事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教师就可以创编故事导入课堂教学。在学习拼音时,教师也可以按拼音的字形、音节等编排故事导入。

4.游戏导入法

许多一年级学生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学习,原来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主要以游戏为主。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运用游戏来导入新课,可以让学习更具趣味性,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發展特点,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如在教学拼音时,教师在导入时可设计“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教师比画手势或口型,学生猜拼音,猜对的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在学习课文《影子》时,教师以猜谜语的游戏揭示课题,以“开火车”的游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运用“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等。通过趣味游戏导入新课,更能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5.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新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疑导入一般都结合情景教学图来提出问题,是常用的导入手法,很多课文的教学设计都可采用此方法。如教学《雨点儿》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图,并创设问题:“《青蛙写诗》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这里来了,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并用笔圈画出来,再和同桌交流你找到的小蝌蚪和水泡泡。”在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打好了基础,也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当然,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如儿歌导入、谈话导入、教学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导入,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运用,以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

三、丰富多彩的适合低年段的饶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只有精彩的导入还远远不够,导入只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也就三分钟的热度,所以整个教学环节还有赖于教师的调控能力。课堂上,教与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偏离学习轨道时,教师要及时喚回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言或肢体语言提醒学生,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教师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同时也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合低年段学生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很多,如讲故事、玩游戏,编儿歌、口诀、顺口溜,运用背景音乐、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好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拼音《a o e》时,用儿歌导入:“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在指导学生读准“a”的读音时,编口诀:“大声唱歌a a a,张大嘴巴a a a。”在学习声调时,为了让学生对四声调号有一个直接感官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汽车开车的游戏:“平地开车要平稳,上坡时要加油,下坡又上坡,下坡省劲跑起来真快。”同时读儿歌巩固四声:“a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利用儿歌寓教于乐,学生易学易记。

四、适时运用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面评价犹如一道好菜里面的调味料,不可或缺。一年级的学生好学好问,天真活泼,他们都想得到别人或教师的肯定,但又易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尽量避免批评责难,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正面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口头表扬

口头表扬也就是激励性的语言,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正面评价方法,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一定要多用。俗语说得好:“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要适时用赞扬的、积极向上的语言多表扬、多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说:“你说得太对了,你真棒!”“你说得真好,掌声鼓励!”“哇!老师都没想到,你真行!”……教师的一句赞许很可能让学生激动一整天,甚至激励他一辈子,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也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物质奖励

物质奖励一般伴随着竞学活动。当然,物质奖励只是一种方式,要在办公经费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奖励学生一些作业本等学习用品。比如,笔者就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学活动。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读书,他们对于幼儿园里奖励小红花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所以笔者也做了个“红花榜”,只要学生对每一课学过的生字听写过关,就可以为他贴上一朵小红花;对每一篇课文能熟读过关的,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每个月评选出一部分“听写小能手”和“读书达人”,奖励印有荣誉称号的作业本。也许奖品微不足道,但学生在意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这能使他们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保持着对语文高昂的学习兴趣。

总之,正如圣贤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乐于接受语文知识,进而掌握好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