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驱动山东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08-15 00:44张广胜王艳玲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4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竞赛

张广胜,王艳玲

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呼唤,也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价值遵循。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必须把提升人才供给质量放在首位。要把质量意识落实在内涵发展、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进知识体系创新、教学内容转化、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验、保障体系建设等基础建设中。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多种问题,教育教学无法有效对接企业实践需求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为改变高校人才供给知识结构性缺陷高校需要改善课程结构,扩充学生的综合知识;重视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加强职业指导,优化学生职业设计[6]。调查发现当前山东地方高等院校教学知识结构存在知识有效率低、综合知识贫乏、专业知识不足、实践知识短缺、职业指导知识少等问题,这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因此,应结合山东应用型高校特殊要求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特优势,提出适宜的人才质量提升模式,以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人才供给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 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汇聚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主动选择。产业企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而高校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因而新旧动能转换与高校人才培养构成了密切的关联关系[1]。已有大量学者在以人才工作创新促进县域新旧动能转换[2]、创新人才支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3]、“双创”人才推动新旧动能转换[4]、新旧动能转换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5]等角度出发开展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人才支撑作用相关研究。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以知识、人才、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而这些要素的载体是人才。基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本质上是要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与智力支撑作用。然而,现有新旧动能转换人才供给质量对策研究往往忽略了山东省经济环境特点,所提政策建议大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为了充分响应我省新旧动能转化机制,应提出“因地制宜”的人才供给质量提升措施,明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供给质量提升策略的内在驱动机制。

著名教育家舒尔曼曾说“理论知识须通过实践对其价值进行最终验证”。为了调动大学生兴趣和激发大学生潜能,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Yang(2015)调研发现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动机不足及过时的教学策略,高校教育往往无法培养合格毕业生,院校应该为此设置对应学习目标。目前全国及各院校每年面向大学生举办多种类型竞赛,通过参赛不仅能让学生应用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基础知识,还能在策划比赛方案中通过与企业的不断交流、洽谈切身了解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增强自身 竞争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作为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已有许多学者将其推广至教学领域。在教学中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质量[8]。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部分院校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参加国家级、省级等技能大赛,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能够打造建设一支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与行业接轨。郑燕华等(2013)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依据典型竞赛任务设置学习领域,按“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教学人才的培养计划,始终将技能竞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去,并将竞赛工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工作任务,学生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比赛中屡创佳绩。随着我国各级各类大赛的深入推进,高校教育都在思考如何实现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衔接,并将其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课题。Wu et al.(2017)认为高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生个体将所学知识、技能及态度在特定职业活动或情境中实现的迁移与整合。祝维亮等(2017)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际现状以职业竞赛为突破口,探索体现本校特色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构建由“课赛融通”到创新创业发展的育才新模式。因此,“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开展系列专业技能竞赛可以有效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比较匮乏。本课题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出发,提出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展开研究,确保山东省人才供给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稳步快速发展,弥补现有研究不足。

二 深化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能够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而专业竞赛考核核心仍是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为此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夯实学生基础性学科知识。培养方案更应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创新、实践能力。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

准确把握培养目标是深化以学科竞赛为目标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高水平学科竞赛驱动培养以市场亟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符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均能获得提高。首先,新时代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创新性及应用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新调整完善地方本科高校各个专业原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创新实践课学时比重,增加实践实训比重,在实践实训类课程体系中增设竞赛相关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开设竞赛有关课程,基于学科竞赛全面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综合能力。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制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训”“物流业务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专业社会调研”等课程,分别对应“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和“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课程开设能够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调研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意策划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课程实施大多存在脱轨实践、理论性强等问题,这将使学生逐渐失去原本保持的学习兴趣,但多数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为保证课程便于实施和考研深造率,对教学内容一直未作深度变化,因此授课教师可基于高水平学科竞赛调整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内容,改革相应教学模式。学科竞赛通常是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映射出行业最新动态,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若能将学科竞赛嵌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缩短教学与实践差距,通过竞赛任务把理论原理、概念等内容形象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上课下、理论实践、学习探究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形成基于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通过开展任务驱动型的学科竞赛教学形式,组织学科竞赛教学实训活动,将学科竞赛内容渗透至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其次,学生组成竞赛小组参加竞赛任务,通过实训指导团队成员查阅资料、学习软件,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以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三)考核标准的改革

传统课程考核体系期末成绩以期末考核所占比重较大,平时成绩多以学生出勤、课堂积极性为标准,实验成绩和实训成绩不够重视,学生多在考试前夕突击复习,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在人文社会学科考试突击现象更为普遍。因此,应该重新制定更加有效的课程考核标准。基于学科竞赛的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团队竞赛作品质量和竞赛答辩表现等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按照学生团队在竞赛过程中的参与态度、纪律及出勤等情况作为考核标准,根据项目选题、完成情况及答辩现场应变能力给出竞赛项目完成分数,项目报告部分占40%,同时根据设计报告的合理性、规范性、新颖性等给出适当分数。实践证明,这种学科竞赛融入课程教学的考核办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公正客观评价教学质量具有很好促进作用,最终能够达到优化课程考核体系的目的。

三 构建学科驱动竞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校企合作,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首先,我省本科应用型高校教师一方面承担着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负责学生团队竞赛指导任务。学科竞赛平台使学生能够与参赛学生一对一交流,这打破了大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有利于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可作为学校实践导师有效补充,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在企业导师参与指导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实战境况,提高竞赛水准。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竞赛团队与企业导师对接,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指导学生。近年来山东地方高校利用教育部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招生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互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构建学生科研团队,形成团队阶梯动态 更新

大学生科研团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素质,学校通过构建学生科研团队,定期开展兴趣培训、赛事沙龙、科研项目会议、竞赛活动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经验丰富的学生科研团队。

同时,考虑学生团队新老更替问题,为形成结构稳定的竞赛团队,从学生入学开始选拔有兴趣参与竞赛、素质能力强的学生,按照“以老带新”形式让新成员快速了解竞赛情况,掌握必要知识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确成长目标。这种阶梯式动态更新策略能够发挥学生团队骨干作用,形成团队的长效稳定机制。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学科竞赛实训环境

良好的实验室硬件环境能够为课程开展学科竞赛提供必要基础条件。一方面,利用学科竞赛推动山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教学环境软件技术升级、硬件设施更新。学科竞赛能够反映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和发展。以“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为例,该项赛事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熟悉电子商务特征,还要具有很高的策划能力和创新性,另外对参赛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由于高校电子商务实训室是竞赛团队开展作品创意所依赖的场所,应该突破传统实训理念依托学科竞赛特点建设实验室,接轨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思路,设立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物流实训中心、商务模拟中心等实验实训中心平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与业界共建实践基地提升实训环境建设标准。与同行业共建合作平台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在社会上发展的最新动向,学科竞赛设计水准贴近行业最新变化,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预期。近年来山东地区应用型高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健全学校与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交流沟通,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广阔、多方位的视角。

四 结论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学科竞赛嵌入能够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塑造提供巨大作用。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依托驱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高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借助优秀校企教师指导团队,构建学科竞赛实训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高山东省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我看竞赛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