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与创新思考

2019-08-15 00:44吕永成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4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吕永成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当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实践到理论循序渐进、螺旋发展的关键一环,对青年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一 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3]。但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 没用,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与就业也不直接挂钩,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不学无所谓;有的学生上思政课只是简单的为了混学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感情。

二是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有的教师上课时还是“满堂灌”和“填鸭式”传统方式,不管学生感不感兴趣,拿着教材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从头放到尾,教师成了“电影放映员”;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对薄弱,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随机性很大,有的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三是思政课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教师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有的教师安 于现状、不思进取,认为思政课教师就是个混日子的工作;还有极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有些模糊,没有加入或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意愿。

二 改进思政课教学问题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高度肯定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中的至关重要地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开启了新征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至关重要[4]。

(一)以队伍建设为龙头,让有信仰的人传递信仰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先要做一名“有信仰的人”。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扎实的理论,没有高尚的人格,如何让学生真信、真懂、真做?事实证明,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高深的理论,一旦缺乏信仰信念、人格魅力的强力支撑,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要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思政教师准入机制,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逐年提高党员思政教师比例。进一步优化教师职称评聘机制,探索实施职称分类评聘改革,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强化示范引领,建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形成名优群体效应,让师德规范有样板,课堂教学有风格,课程创新有精品,研究成果有独创,学科品牌有特色。抓好教师梯队建设,深入实施“青蓝工程”,不断完善以老带新、双向促进的人才互动模式。加大对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利用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双渠道,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封闭式培训、校外培训班和研修班,打造立体化教学梯队。用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鼓励发动教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课题研究,推动教学科研“两翼齐飞”。

(二)以教育教学为根本,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如果因循守旧老一套,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只有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教师队伍是改革创新的主体,结构、层次、水平都是决定思政课质量的关键因素,以“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为目标,打造思政教师资源库显得十分重要。领导干部、教学名师、专业骨干任要带头讲思政课,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先进人物要走进学校上好思政课,鼓励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到兼任辅导员,形成全社会关注思政课、学校上下努力

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统筹利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红色教育基地、党建阵地、宣传阵地、活动阵地,普遍开展实践教学和红色主题教育,打造思政阵地资源库。充分利用国开大学优质思政课程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全媒体”课程资源,立体化构建思政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加强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推进优秀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探索“中班教学、小班研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对分课堂、在线开放课程、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探索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在找准、讲清、讲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00”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上下功夫,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健全完善随堂听课、教案检查、教学督查、集中学习、集体备课、绩效考核和教学效果分析等管理制度,全过程跟踪督导教学效果,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 机制。

(三)以文化活动为支撑,切实增强思政工作感 染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精魂所在,只有把思政小课堂同校园文化活动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把握,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抓住青年学生的特点,每天晨读进行3分钟思政演讲、每晚自习集中收看新闻联播和“信·中国”“开学第一课”等励志类节目,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放飞梦想,扬帆起航”等开放式实践活动,将理想、爱国、道德、团结等主题融合在演讲、讲座、主题晚会等活动中。主动对标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让文明行为成为当代大学生最美风尚。

三 结语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5,6]。要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就必须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7]。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党委工作的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把思政课办的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技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