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参与家庭教育初探

2019-08-22 04:48冯克国张红刘兰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关工委新时代

冯克国 张红 刘兰

摘 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必须关注家庭、家教和家风,充分发挥中华优良家教传统和优秀家学文化在培养教育下一代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家长培训成为立德树人的首要力量,把家庭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阵地,让家长、家庭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人民群众在子女教育及成人成才上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关键词 新时代 关工委 家庭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中心2018年立项研究课题第16项“关注新时代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工委参与家庭教育研究”(教关委函[2018]17号)。

作者简介:冯克国,宁夏中卫市第六中学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政教育;张红,宁夏中卫市第六中学校长,研究方向:青少年教育;刘兰,宁夏中卫市第六中学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以下简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寄于深切期望和使命担当。而下一代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到位、不充分、不平衡及与学校教育的不契合,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的突出特点和表现之一。关工委作为协助配合党、政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必须紧跟时代要求,把关注和参与家庭教育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完成好关心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培养教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一、弘扬家教优良传统,增强家教自信自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本源和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家庭的功能和作用,有着源远流长的家教优良传统、博大精深的家学文化典籍和浓郁厚重的家国情怀。家规、家训、家教、家风、家书等家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传承之基。崇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取得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文化传统中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和人生信条。家和万事兴、孝亲敬长、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天伦之乐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华民族的家庭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生活改善上。青少年是家国的未来和希望,广大家长家庭要担负好教育后代的责任,重言传、重身教,为孩子梦想启航把好关、掌好舵、扬好帆、给好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和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让中华民族家国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各级关工委组织及广大成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充分发挥传统家学文化资源优势,从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做起、从青少年儿童抓起,传承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同心共识和正能气场。

二、直面家教问题挑战,增强家教使命担当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很不充分、不到位、不平衡,许多家长因忙于工作或生活压力而忽视轻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倾向于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并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不满意、不争气归咎于学校老师没有管好教好。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没有时间精力教育孩子,没有学识能力辅导孩子,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以及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等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市区城乡结合部,是地方党委、政府为解决市区学校大班额、山区孩子寄宿就读及进城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而建立的一所城区边缘初级中学,现有义务教育阶段7至9年级在读学生(年龄大多在13-15周岁)1200余人。通过发放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长学历职业、與学业谈话交流等发现,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学生家庭结构复杂多样,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及孤儿数量较多,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较为普遍。在600名受调查学生中,有317名留守儿童,占全部人数的 52.8 %;其中,单亲在外打工的有231人,占 38.5 % ;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 86人,占 14.3 %。

2.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家教能力不足。家长学历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达483人,占81%,基本没有能力对孩子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行辅导与监督,使学生在学习方面长期处于家庭无法过问督促的状态。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存在着两极化、片面化的倾向。要么因自己学历层次低、家庭文化教育背景差而自卑,对孩子学习成长顺其自然,不抱多大期望。要么把自己当年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的上高中、读大学梦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一味关注或过于看重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孩子其他方面发展。

4.大多数孩子家长及监护人与学校和老师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坚持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要求孩子,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教育方式简单无力。

5.大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与家长及监护人沟通较少,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既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也无法及时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6.多半学生来自农村或山区,寄宿生占比较高,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较多。每年住校学生稳定在450-480人,其中有50-60名学生正常周末都不能回家,无法正常享受家庭温暖和亲情。

上述状况,严重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亲情缺失、家教缺位,使他们在学业、生活、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这既引发学生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打架、偷窃、离家出走、辍学等诸多不良甚至违法行为,影响家庭和睦幸福和社会和谐安定,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和成本,使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此,各级关工委组织及广大成员必须高度关注家庭教育这一教育短板问题,把参与家庭教育、特别是关爱促进亲情缺失、家教缺位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三、促进家长教育培训,促使家长合格上岗

家长作为孩子最早最长久的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和一面镜子。家长的涵养素养及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家庭或问题家长。各级关工委组织必须推动并联同政府相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把加强家长教育培训,提升家长修养素质,促使家长合格上岗提上重要日程。

1.积极推进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协同整合多部门力量和社会资源,成立由教育、文化、宣传、卫健、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会、妇联、团委、科协、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及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成的市、县(区)、乡(镇)乃至社区家长培训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机构,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群团组织、社区协同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

2.协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家长培训和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等,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开发编印家长培训和家庭教育实用教材,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积极探索和推进家长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并有效运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等,创办网上家长学校,为提高家长素质创造便捷学习渠道。

4.矫正家长落后过时的成才观和家庭教育观,树立成才必先成人的意识。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作为根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教育孩子自理自立,自律自爱,自信自强,感恩担当,爱心奉献,而不是一味关注或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

5.学习推广一些地方重视家长培训、加强家庭教育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试行家长持证上岗制。要求家長必需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懂得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养不教,父(母)之过;学习育儿经验是非常重大且快乐美好的事情,必须自觉主动去做;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用智慧去静待花开;要把陪伴当做最好的教育,通过温暖陪伴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兴趣与行为习惯,示范告知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表达自我感受,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能够做的、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不能做的、必须禁止的;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必须重视读书学习,重视品行修养,建设学习型家庭、文明和谐家庭,给孩子做人做事做好示范引领,为孩子读书学习营造良好环境等。

四、助力关爱特殊群体,弥补亲情缺失和家教不足

面对留守、单亲等特殊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情况,关工委应认真探讨如何切实有效的参与到对他们的关爱教育中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同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给予特殊学校、特殊家庭学生更多的支持、帮助、关心和爱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效果质量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当前,特别要积极服务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开展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摆脱困境。要动员鼓励更多“五老”人员、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及社会爱心企业、团队、人士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公益事业中来,与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并依托学校、机关、企业、村镇、社区创办“留守儿童之家”“流动儿童之家”“集善之家”“社亲园”“四点钟课堂”“五老工作室”等,在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方面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要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特需关爱儿童青少年被社会黑恶势力、民族宗教极端势力等操纵和利用。

五、推进家教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家教氛围

1.积极推进家规家训建设。我国古代家训家规以家庭伦理为主题,以修身齐家、勤俭持家,维护家庭家族的和谐有序和繁衍发展为根本,以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等为主要内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批判继承其内容精华和道德精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加强新时代家训家规建设和宣传训导,充分发挥其道德养成、价值引导和家庭治理功能,使家庭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阵地。

各级关工委组织要倡导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五老”人员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定家规、亮家训、写家书、树家风,以实际行动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带动公民道德建设。要联同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形式多样的“大手拉小手,写家训,亮(定)家规,晒家风”及“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比展示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借鉴中国优秀传统家训家规,撰写制定体现时代要求,切合本家族(庭)实际情况的家训家规,以倡树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知行修身齐家之道、做人做事之道和读书求知之道。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认真挖掘国学经典中的修身齐家资源,整理编印或集结出版家教文化典籍,让经典家训、家规、治家格言、家风故事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邻里、进媒体、进讲堂,广泛开展相关诵读、宣讲、吟唱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儿童青少年养成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2.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和媒体平台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集中展示、传播中华优秀家教文化和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课程内容、理念方法、实践路径、典型实例和重要成果等,切实增强为人父、为人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及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激发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家庭建设和子女教育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成就感。

六、融通联动社会力量,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1.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立法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明确学校老师和家庭家长的责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完善家校共育体系和机制,规范家校联系途径和方式,增进家校相互信任和配合。

2.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年大学等群团组织和社区居会的联系合作,促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家长学校及家长培训、家庭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群力全域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3.加强与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家长培训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唱响经典家训家规,讲好家教家风故事,播种家庭教育的强大正能量。

要合力促使广大青少年儿童努力扮演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角色,一要孝亲敬长,懂得感恩,学会担当,谨记家训,遵守家规,传承良好家风,成为家中好儿女;二要志存高远,好学多思,认真践行中小学生守则,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学会求知探索,学会劳动做事,学会合作共处,学会修身做人,成为学校好学生;三要崇尚宪法法律,敬畏制度规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成为社会好公民。

七、结语

新时代呼唤家教家风建设,赋予家庭家长更大社会责任。培养担当民族復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关工委必须把关注参与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家庭家长家教在立德树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的基础性、示范性、先导性作用,让文明美丽幸福之花开满每个家庭,共圆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童爱农.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

[2]梁嘉洺.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7.

[3]蔡萌.焦裕禄家风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4]王甲云.基于微视频的家庭教育实践探索[D].扬州:扬州大学,2016.

[5]夏梦莹.留守儿童工作的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4(12).

[6]苏振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正面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关工委新时代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
紧紧把握关工委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
村党支部注重发挥村关工委“五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