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基本原则

2019-08-22 04:48唐敏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1期
关键词:纲领基本原则

摘 要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政党纲领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先后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等纲领性文件,马克思还专门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力图纠正德国工人党中的拉萨尔主义错误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指南和引导。两位革命家的思辨理论和激烈言辞,明确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纲领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把最终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的纲领制定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建议。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党 纲领 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唐敏,天津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50

党纲作为凝聚广大工农群众的鲜明旗帜、作为“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基础性意义,也是马克思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在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旗帜鲜明的纲领,而且还明确了党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党的政治纲领体现了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和行动策略,是建设党组织的思想基石,是凝聚党内力量的旗帜,也是向社会和历史展示自我特征的旗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无产阶级纲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无产阶级政党与共产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党纲的主体,也是制定党纲和实施党纲的基础。厘清无产阶级政党的概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无产阶级政党与共产党的关系,是研究党纲的前提与基础。

(一)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由广泛的无产者拥护、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为之斗争的先进组织和政治代表。无产阶级主要指“现代雇佣工人阶级”,作为工业革命产物的工人阶级及无产阶级政党,最早产生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恩格斯曾说:“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英国宪章派起”。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近现代阶级斗争的产物,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党内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党外有支持的群众基础;二是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即鲜明的政治主张和具体的方针策略,以取得政权为最近目标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三是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约束规范党员行为。其中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也是辨识無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特征。

(二)无产阶级政党与共产党

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无产阶级政党与共产党两个概念并不等同,在研究党纲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厘清两者间的关系。共产党属于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与精英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共产党区别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在理论上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指导革命实践活动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使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中最坚决、最先进的代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提到:“在英国,由工人组成的宪章派就要比民主主义小资产者或所谓激进派在极大程度上更接近共产主义者。” 这就意味着,英国宪章派虽然是无产阶级政党,但还未到达共产党的水准。因此,党纲作为“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其中的“党”不是狭义的指共产党,应当理解为整个无产阶级政党。

二、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内容与意义

纲领是政党的一面鲜明旗帜,集中反映着政党的根本利益,体现着政党的性质,表达了政党的政治主张,彰显着政党的奋斗目标,是政党的象征和标志。马克思十分重视党的纲领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作用,它曾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过两个纲领,一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共产党宣言》;二是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此外,马克思还专门撰写《哥达纲领批判》,严肃批判了德国工人党中的拉萨尔主义。在此过程中,马克思提出并不断丰富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相关理论。

(一)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对于党的纲领内容,目前学界和政界有着普遍共识,主要认为其广义内容包括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奋斗目标和主要的路线方针等,如党纲中明确注明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现阶段任务与共产主义目标;从狭义理解,党纲内容主要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个部分。芮然由于革命实践中的精力不足,马克思未能在著作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具体内容,但却指出了党纲的重要作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制定纲领的重要原则,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引领。

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和最终目的,即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并确立无产阶级专政。最高纲领是指南针,它决定纲领的性质和方向。如果忽视最高纲领,纲领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就会丧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先进性,也就最终丧失了群众基础。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最高纲领在具体斗争条件下的目标分解和具体步骤。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一切所有制的更替都会面临长期且尖锐的斗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也是如此,不仅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更要有绝对胜利的信心。马克思广泛参与工人运动,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逐渐明晰从最近目的到最终目的,无产阶级还将历经一个过渡时期,通过逐步改造社会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一观点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明显体现:“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即无产阶级实现专政后还不能立即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经济、政治、精神等领域完成彻底革命才能进入高级阶段。马克思结合具体历史的革命条件,对不同国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将革命目的分阶段,实现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发展政党和争取群众的活力之源

党的纲领是“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是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 。党的纲领一般都包括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路线策略,体现着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成熟程度,在工人运动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纲领都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其理论和实践水平。《共产党宣言》首次系统阐述了党的学说,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而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出台,也反映了其理论水平的倒退和政治实践上的天真。正因如此,马克思在建党过程中十分重视党纲的制定,他与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是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其中阐释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还提出了斗争路线与策略,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首个纲领性文件。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是《共产党宣言》之后的第二个国际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再次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提出无产阶级独立建党的重要性,并根据国际工人运动形势,指出国际工人运动团结的重要意义。此后,马克思通过与各种机会主义的论战和对《哥达纲领》的批判,明确指出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阐明党的革命路线、途径和手段,维护了党的纲领、路线和策略。党的纲领是随着革命进程和党员的思想实践觉悟而进步完善的,制定正确而鲜明的纲领是不仅是成熟的检验杆,更是党是否能走正确道路的指南针。

党的纲领是团结党内队伍,争取广大群众的重要法宝。“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 。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展示自我的一面公开橱窗,人民可以通过这面橱窗来了解党的特征、认识党的立场,从而决定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态度。如果党的纲领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必将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引导他们参与斗争实现自我解放,反之则对社会和政党带来严重危机。《哥达纲领》按照小资产阶级的要求拟定,以拉萨尔主义为指导思想,充斥着机会主义理论,反对工农联盟,企图走合作社道路实现社会主义,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破坏了党内外的团结稳定。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并通过《哥达纲领批判》系统批判了拉萨尔主义,进一步论证了党纲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哥达纲领批判》和《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一样,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重要文献,不仅使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党纲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团结党内成员、争取广大群众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实践的重要推手。

三、制定党纲必须坚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不仅为当时的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党的纲领,还在其中蕴含了制定党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的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基本遵循。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必须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否则就无法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历史任务。当看到德国工人党因基于合并而妥协制定的《哥达纲领》,马克思极其愤怒的表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 ,并批判性的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党纲时,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关乎到党的无产阶级性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代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而这个科学理论是由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支撑的,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重要发现之一,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就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肯定主体的能动作用。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要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坚持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的辩证统一,将历史事物放置在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进行把握,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避免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指望一成不变的理论指导实践,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复杂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辩证的、发展的看待客观事物与自身,由此才能促进政党纲领的与时俱进、生机盎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主体性,认为历史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总过程,因此要肯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推进革命齿轮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突出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而这种精神曾为无数工人运动、乃至中国当代的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种主体的实践能动性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坚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这段话,成为我们理解无产阶级专政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着无产阶级专政是政治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政权。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也是马克思根据历史社会条件与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中考察得出的。

不仅要在政治过渡时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继续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需要。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历史性胜利,但在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轰然解体不禁令人唏嘘,这充分展示了国际环境的复杂、国内外矛盾的尖锐、政治经济竞争的残酷。在当今环境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们不仅要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为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也要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和国际影响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其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抵制不良分子,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时期,公有制的建立,表明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尤其在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经济建设依旧是中心任务。但不能否认依旧存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敌视分子,他们在政治、思想、经济上还在进行着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西方国家也从未间断对我国的变相和平演变,因此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持续打击敌对分子、违法犯罪分子,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稳定社会主义良好秩序依旧是十分必要的。其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进行社会主义全方位建设,是無产阶级专政的重要职能和责任,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前提基础,特别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推动生产力的平衡且充分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于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凝聚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力量,有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也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担。

猜你喜欢
纲领基本原则
抗战宣言书:《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中共二大至六大党章前没有纲领的原因再探讨
普京的总统竞选纲领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竞选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