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上好课的前提

2019-08-27 20:52屈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九色鹿体裁散文

屈华

苏州推行教学“七认真”管理已经多年,其中“认真备课”列为“七认真”之首。认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解读得透彻与否,是老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

说也奇怪,常被语文老师挂在嘴边的“文本解读”一词,《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收录:“通过分析来理解。”

那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理解“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实现我们与作者的交流,通过自己的解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征。

下面就以国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的课文《九色鹿》作个例谈。

一、把准体裁

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九色鹿》应属散文体裁。按表达体裁分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传说、寓言、笔记小说、正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九色鹿》仍属散文体裁。散文是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样式。这里说的散文是广义的体裁类别。继而,我们可以确认,《九色鹿》应属散文体裁类中的故事体裁。

检索了很多老师对《九色鹿》教材的分析,也翻阅了一些教参教辅用书,有说是神话故事,有说是民间故事。那究竟怎么界定更确切呢?

咱们不妨先来读一读学者们罗列的“神话”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第二,必须是单一的事件;第三,述说神话的承传者一定得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再来说民间故事,它一般是从远古时代起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它们语言奇异,大多以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多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常常超越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常给读者带来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感觉。对照之下,《九色鹿》应属神话故事。

二、确准题材

题材指的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材料,也特指作者用以表现作品主题的素材。题材是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之一。题材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来谈,是指在素材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思想的一组完整的具体的生活材料,即写进作品里的社会生活。

再来看《九色鹿》的题材。它是由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内壁画《鹿王本生》的佛教故事改编而来的。本是个宗教故事,编者引入教材时又以童话形式作了改编。课文以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事件,揭示了人性的善恶。课文呈现了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也具备了人物、环境、情节这“三个要素” 。

三、文本价值取向的确定

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对阅读文本价值的充分考量基础上。这个价值考量中,有三个要素:文本、学生和课标。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新课标目标的导引下,解读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以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全面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九色鹿》的情态价值观之一,是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之二,是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之三,是教育了国王要亲贤爱民,以仁治国;之四,是九色鹿心怀天下,拯救了百姓。整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惩恶扬善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

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确定价值取向也很重要。调达是引发故事的重要人物,也是本文的惩恶对象。那调达是何许人也?百科词条检索:“调达尊者”即提婆达多。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六和《增一阿含经》卷五、卷九记载,调达是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的儿子,即释迦牟尼的堂弟。释迦牟尼有恩于调达,是他苦口婆心,引领调达皈依佛门。可是,尊者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后堕入地狱。可见,调达性本恶。正是印证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四、文化元素的探寻:九色鹿之“九色”的含义

“九”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以外,还常表示“多”的意思。如,九牛一毛。“九”从“多”又引出“高”“深”。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有着特殊的含义,是至尊、至高、至大的象征,比如:九五之尊、九天揽月、九州四海……

以“九色”给这只鹿命名,喻示着它在这个故事中的至尊地位。

再来具体地追究一下,“九色鹿”,到底是哪九种颜色呢?它们是白、黄、红、紫、深蓝、浅蓝、黑、绿、橙色。这九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九色汇聚一身的九色鹿代表着希望。据说,这九种颜色也是最讨中国人喜欢的。

五、特殊语词的深究: “调达”读音的追溯

调,是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詞语环境和它表达的意思,来确定该读哪个音。可是,“调达”是个人名,无法以常规的方式确定“调”的读音了。

查百科词条“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一词是梵语“Devadatta”的音译。除了这一译名之外,又有提婆达兜、地婆达兜、谛婆达兜等多种译法。略称为“调达”。 从汉译“提婆达多”“提婆达兜”首字可推出“调达”的“调”是平声字,读“tiáo”。

另,台湾在线《国语辞典》“调达(音tiáo d á)”条目第二个义项解释:“人名。译自胡语。即提婆达多。见提婆达多条。”这又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编者精心遴选的典型作品,也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例子”。所以,教师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正确解读领会文本。这样,我们才能充分用好教材,上好语文课。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九色鹿体裁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星星树
快乐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