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春秋励精图治匠人匠心再铸辉煌

2019-08-27 04:09马善国
职业·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鹤壁鹤壁市技师

马善国

鹤壁技师学院坐落于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河南省鹤壁市。鹤壁西依太行,东临沃野,南望河洛,北联京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晋豫鲁铁路、范辉高速横跨东西。鹤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殷商曾在此建都,被誉为“中国诗河”的淇河穿境而过,淇水卫地自古就是歌乡乐海,《诗经》有39篇在此吟咏;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来此求学,鬼谷子王禅在此著书授徒,鹤壁文化源远流长,璀璨厚重。

六十年春秋成就辉煌

2019年是鹤壁技师学院建校60周年。时序更迭,甲子轮回。六秩春秋,光辉灿烂。1959年,鹤壁技师学院的前身——鹤壁市工人技术学校创立,拉开了鹤壁技工教育发展的序幕。60年含英咀华,60年改革创新,如今的鹤壁技师学院一班人齐心协力,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学院从建校初期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占地面积430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鹤壁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最具发展活力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今天的鹤壁技师学院人才荟萃,精英辈出,充满活力,已经发展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从昔日在校生几百人发展到今日近万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鹤壁技师学院始建于1959年。当年,在位于山城区春雷路北段无线电一厂内,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鹤壁市工人技术学校在此诞生。85位教职工,200多位在校生,用青春的激情点燃了腾飞的希望,坚实迈出了鹤壁技工教育的第一步,去追寻成就工匠的梦想。之后,在经历了停办、重新组建、再次停办之后,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经省编制委员会批准,1979年学校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办,正式更名为“鹤壁市技工学校”,在“五七”干校旧址上再次踏上新征程。

跨入新世纪,迎来大发展。2009年5月,鹤壁市技工学校和鹤壁工贸学校合并组建鹤壁市理工学校,整体搬迁至鹤壁市职教园区,2011年5月更名为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2017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鹤壁技师学院,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打通了中、高职一贯制培养的新航向,从此鹤壁技师学院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

九大举措助推跨越发展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60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特别是近年来,学院领导班子抓住改革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盘活资产,高起点、大跨步、上规模、强内涵,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学院以其良好育人环境、特色办学成就、优良精神风貌,迅速崛起在鹤壁这块沃土上,走在了全省职业教育的前列。

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学院拥有数控加工、精密数控车床、电火花、激光切割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大型实训设备,实习实训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需要。

招生規模不断壮大——学院招生规模由最初的计划招生200人发展到现在年招生规模3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8000余人;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一次安置,多次调整,满意为止。学生除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外,涉农专业学生同时每年可享受2000元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生活补贴,部分企业定向委培生还可享受企业资助,也可申请参加学院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院加大内培外引的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教职工由初期的85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专兼职教师328人,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28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96%,硕士以上学历30余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0%,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88人,占30%。现兼职教师35人,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1%。教授3人,副教授85人,双师型教师达206人。学院充分发挥省、市各级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教学名师培训等平台作用,让教师走出去,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提升。2018年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鹤壁市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6人、全民振兴国内培训6人。学院发挥省级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依托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网页美术设计专业胡玉琴工作室、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应用张树周工作室,邀请邀请河南省商务学校校长张士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爱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梁铁旺和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翁孝川先生到学院开办讲座,在发挥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同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竞赛成绩不断提高——学院发挥省市级技能竞赛选拔培训基地优势,在全国、省市级重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学院多次承办省市技能大赛,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数百人次获奖,分别获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7个;鹤壁市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在河南省技能大赛中获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和车轮定位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0项;在素质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在传统文化竞赛中,获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学院规划总面积436亩,现占地面积196亩,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改革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工学交替等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学院在人事管理、教学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针对定岗定编定责、机构设置和岗位聘任、教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籍管理、教学工作量、固定资产等,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办学成效得到广泛赞誉——学院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三级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河南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河南省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学院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贯彻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度重视师生员工思想稳定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努力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全方位、互动式的优良局面,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单位。

特色办学为中国制造培养可用之才

60年光辉岁月,鹤壁技师人不断锤炼自我,锻造铮铮傲骨,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匠心匠人。周连春同学1991年毕业于鹤壁市技工学校钳工专业,现已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东华理工大学教授。2011年被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到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通风管理部任瓦斯科科長,2011年被评为乌海能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全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乌海市高层次人才提名人选;田万里同学1981届机电专业毕业,现为CCTV老故事频道《传承》栏目执行制片人兼驻豫选题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批又一批从鹤壁技师学院走出的技能人才,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手艺,从小岗位攀上了技术高端,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灵巧匠心,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做出了贡献。如今,海尔、海信、宇通、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中,都有来自鹤壁技师学院的学生,并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

荣誉与鲜花的背后是60年的矢志追求,积淀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凸显能力培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改革促发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专业设置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专业由建校之初的电子、电工、钳工、车工四个专业发展到现在开设有机械、电子、人文、汽车、经管等五大类二十余个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网页美术设计、机械加工技术、学前教育等5个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支持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两个专业为鹤壁市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5个专业为鹤壁市特色专业,构建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范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近年来,伴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及“互联网+”模式的壮大,学院新增设了汽车营销、护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新专业,逐步形成以特色品牌专业为支撑,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和动态调整机制。

高质量高薪就业——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办了天海班、淘宝班、海信班等专班,与天海集团、海能达、富士康、中南教育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毕业生高质量高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9.5%以上,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漫漫长路,求索以行,坚韧于心,才能载大器之重,不负所托。人才不能只有技能,更需要高尚的品格。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各项活动为载体,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常规教育及文明学生、好人评选等教育活动,组建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篮球社等学生社团,发展学生潜质,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弦歌不辍,六十载沧桑砥砺;薪火相传,一甲子春华秋实。鹤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原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等省、市领导曾亲临学院视察,省直、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学校指导工作。领导的亲切关怀如春风化雨,成为催生学院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之路正在形成,一所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职业院校正在呈现。

砥砺奋进一甲子,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崭新起点上,鹤壁技师学院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设“国内有特色、省内有影响、豫北创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为打磨“中国制造”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鹤壁鹤壁市技师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新担当 新作为 开创鹤壁人大工作新局面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空中杂技师
宣传好鹤壁人大履职的鲜活实践
建设“法治鹤壁”人大全力以赴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