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分析

2019-08-30 01:25余慧萍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数学课堂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数学的教学针对老师的教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以及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能有效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先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意义,再对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水平策略。

关键词 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5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革新。新课程改革下,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素养是目前的改革课程目标,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对小学数学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与学习,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创新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动手实践操作教学方式,对老师和学生,以及对整个发展时代而言,都是有利无弊的教学方式,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达到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意识,经过实践操作的意义,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兴趣,还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来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在实践和探索中,不但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实践体验带来的数学趣味性,在探索和学习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创新大脑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不断推动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时,将课堂上学校的数学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动手实践操作给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多媒体情景式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少,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应该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穿插多媒体式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信息化时代给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多便利,进而优化了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和音乐展现的方式,来教授九九乘法表课程,把九九乘法表音乐课播放出来,让学生们在听歌学唱歌的途中就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数学知识。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会积极主动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创立多媒体式情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除了活泼好动的特点,还有非常强烈的探索心理和各种好奇心,通过小学生这些性格特点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有效引导,在动手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全面地去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可以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时,应当创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真正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理的动手实践操作指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好习惯,还能通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开展动手实践活动之前,应该设计好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引导实践方向和过程,协助学生完成动手实践活动。追求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成效性。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应当选择合理的时间,让实践活动操作能够明确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问题点,把握住适宜的机会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引。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进行单纯的实践性活动,而是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性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精心选材,提高实践活动的利用率

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活动实践操作之前,应该精心选择活动材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去选取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材料,让学生自主的去进行实践活动,进行开放式实践活动。进行动手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要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并且讨论自己实践的过程,并且说出来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等等。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中,老师提供五颜六色的小彩棒材料,给每个学生发一部分彩棒,让学生先自己数一数手中的彩棒,然后和几个同学合起来一共多少彩棒,收起来一部分彩棒又是多少数量,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实践过程,最后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完成,各种颜色彩棒分别是多少数量。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数学加减法知识。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活动,启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自主的实践操作活动。老师应该先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问题和任务,给予学生实践活动方向。在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活动,可以进行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巩固知识。例如,在各种图形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让父母协助,用剪纸的方式剪出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等,经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过后,学生就可以有效的分清楚每个图形的形状以及它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图形知识。

三、结语

由于数学的学科性质及目标达成要求,使得不管是对于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一直是一个难点。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而言,应该要不断探究数学学习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老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更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学习效率和目的。通过很多老师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老师应该选择合理的时间,设计好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以及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数学难点和重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还开发了大脑思维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學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213.

[2]张明.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论述[J].学周刊,2018(11):84-85.

[3]伍小梅.小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17(4).

[4]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余慧萍(1989-),女,汉族,湖北十堰人,二级教师,十堰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数学课堂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