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枫香育苗造林技术

2019-09-04 02:23曹旭烽
现代园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枫香林场苗床

曹旭烽

(青阳县南阳林场,安徽 池州 242801)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别名枫树、路路通,大乔木,落叶,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枫香属(Liquidambar Linn)植物,高达35m,胸径最大可达1.5m。主要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木材灰褐色,材质优良,可供民用家具、建筑、胶合板、造纸、食用包装箱用材;果实、树叶、树脂、树根均可入药,有行气、解毒、祛风湿等功效;树干通直、树冠宽阔,深秋叶色红艳或深黄,为南方著名红叶树种,宜作风景林或庭园绿化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火性,对SO2、CL2等有较强抗性,也可用于工厂矿区绿化。

1 生物学特性

枫香喜光,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湿润土壤,干旱贫瘠的环境也可生长。皖南山区零星分布于村庄、房屋四周及低海拔的天然次生林,在山谷及山麓常见小片纯林。青阳县南阳林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以黄红壤为主,土壤厚度一般为60~100cm。种植枫香立地条件生长良好,全年生长期6~8 个月,根系发达、不易风折,但修剪和移植不当易造成林木死亡。枫香为本地先锋树种,青阳县南阳林场迹地更新所栽植的枫香,造林后平均每年苗高生长量为50cm,每年地径生长量为0.5cm。

2 苗木培育

枫香因其种子资源丰富,一般采用播种育苗。播种育苗应把握以下技术环节:

2.1 种子的采集与贮藏

一般选择树龄10 年以上,长势良好的优势树进行采种,果实成熟期在10 月,当果实呈青褐色时即应采收,过迟种子易脱落。采回的果实应置于阳光下晾晒[1],一般3~5d 即可,待蒴果裂开后将种子取出。采集的种子去杂后,装入麻袋或柜内干藏。播种前需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消毒,并浸种催芽,一般将种子浸入45℃温水12h 即可。

2.2 整理苗床

一般选择水源好且便于排水、土壤肥沃疏松、向阳背风的平地为枫香育苗地,最好是交通便利的水稻田。11~12 月深耕细作育苗地,第2 年2 月平整苗床,并施足基肥,667m2施饼肥50kg、复合肥50kg。应注意的是,施基肥时饼肥不宜过量,以防止入冬前苗木陡长,遇低温天气,造成苗木冻梢。为控制病虫害发生,育苗地土壤必须消毒后才可做成苗床,床高20~25cm、宽1~1.3m。为便于排水,地沟宽25cm,中心沟和四周沟深40cm。

2.3 播种

枫香种子萌发时间缓慢,一般从播种到出芽约30d,2 月下旬就应播种,宜用条播,条距20~25cm,播种量为0.5~1kg/667m2。播种方式为撒播、条播等,南阳林场一般采取散播方式。播种后覆盖黄心土,覆土要薄、要匀,同时,控制杂草生长,利于幼苗出土,覆土后再用稻草或稻壳进行覆盖。

2.4 苗地管理

枫香播种后应保持地沟内有少许积水,以保证苗床湿润。幼苗一般经30d 出土,到幼苗出土数达60%~70%时,于阴天或傍晚揭去盖草[2],若覆盖的是切碎的稻草或稻壳,则不需除去。揭草后应及时人工拔除苗床杂草,并适时松土,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追肥、遮荫、排水灌溉。在幼苗生长20d后,及时间苗补植,调整密度,定苗密度宜在70~80 株/m2[3]。

育苗期间主要病害为立枯病,一般在播种后2~4 个月,发现病苗应立即将其拔除销毁,并对其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以消灭土表病菌。虫害主要为蛴螬,可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杀虫灯诱杀,也可采取药物防治,浇施敌百虫1000 倍液,或50%马拉松剂800~1000 倍液[4]。

3 造林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

枫香造林一般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不积水的平地、丘陵和山地进行人工栽植。整地标准按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一般在秋冬季施工,全面清理杂灌草,留水土保持带,穴状整地,“品”字形挖穴,挖穴规格为50cm×50cm×40cm。以南阳林场场部管护站喇叭河山场为例,造林树种为枫香,树龄10年,初植密度为110 株/667m2。通过对该山场上坡、中坡、下坡进行每木检尺统计(见表1):

表1 喇叭河山场上坡、中破、下坡每木检尺统计表

图1 喇叭河山场不同坡度枫香林地对比

通过上述图表分析可知:对比下坡与中坡、上坡枫香生长量,平均胸径分别高出9.33%、22.39%;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2.5%、23.53%;平均每木蓄积量分别高出20%、51.11%;平均667m2蓄积量分别高出20%、51.11%(见图1)。由此可以看出,同一山场,上坡枫香长势最好、中坡次之、上坡较差。

3.2 造林方法

枫香枝叶多,造林密度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110 株/667m2。若轮伐期内要间伐或实行苗、林一体化(一部分用作绿化大苗,一部分用作木材)造林密度可大些。选用一年生1级苗,苗高100cm、地径1.0cm 以上,造林时间在2~3 月份。栽植时随起随栽,防止苗木干燥失水,同时,栽植前应挂浆,挂浆要细、均匀,以防止根系水分流失。栽植时要苗正、根舒,泥土与根系紧密接触,栽植不宜太深。一般按苗木在苗圃时的土痕为准,如果栽植太深,会影响根系呼吸,导致生长不良。栽植时应“三埋、二踩、一提苗”,将树苗放入打好的穴中央,回填挖穴时翻出的土,盖住枫香苗根(一埋);往上轻提枫香苗,已避免苗木窝根(一提苗);覆土踩实(一踩);回填表土,至与地面平齐(二埋);再踩紧(二踩);在苗木基部再盖一层松土(三埋)。

3.3 幼林抚育

林场造林后连续4 年抚育,前3 年每年2 次(每年5~6月、8~9 月施工),第4 年1 次(8~9 施工)。抚育时对幼林进行除草、扩穴(松土),扩穴穴径一般为60cm,深15cm。为促进苗木生长,增加林地土壤肥,可适时施肥,也可套种黄豆等。每年11~12 月可适当修剪林木枝条,以促进林木干形通直,主要清除树高1/3 以下枝条及双叉枝、竞争枝,修枝切口要平滑,不伤枝、不留桩。枫香幼林生长迅速,在正常抚育管理下3~4 年即可郁闭成林。

3.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贯穿枫香整个生长周期,应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3.4.1 营林技术。修剪染病的枝条,适时抚育采伐(生长伐、卫生伐等),采伐清理病死木、风倒木、枯死木等,防止病虫害蔓延。

3.4.2 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1)苗木茎腐病:一般在雨季后发生,应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高温干旱期;可采取行间铺草、灌水抗旱措施以降低地温;及时清除病苗。(2)枫蚕、栎黄枯叶蛾和金龟子等成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可于6~7 月摘除茧蛹,幼虫群集期间喷洒90%敌百虫或马拉松800 倍液;金龟子成虫可喷洒敌百虫或马拉松500 倍液。

猜你喜欢
枫香林场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惠水枫香染文创产品“5W1H”理论研究
枫香园四季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林场住宅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