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76例效果分析

2019-09-05 09:28伍小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麻药臂丛进针

伍小毅

(陕西航天医院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25)

表1 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恢复时间、感觉运动阻滞评分(Mean±SD)

上肢骨折是骨科常见手术,麻醉方式以臂丛神经阻滞为主,我院自2018年起采用超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扫查时间短,定位准确,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并发症较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行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76例,对照组为本院以往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78岁,体质量55 kg-85 kg,ASA分级1级-2级,两组患者均无局麻药过敏史,凝血系统未见异常,穿刺部位无感染,无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无精神疾病,可以配合完成麻醉。

1.2 方法 (1)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取平卧位,监测BP、EGG、SpO2,开放静脉通路,给与咪达唑仑0.02 mg/kg镇静。局麻药采用1%罗哌卡因(阿斯利康生产)生理盐水稀释至0.4%。采用迈瑞TEE7超声诊断仪,使用高频线阵探头,麻醉医师常规消毒,使用正规专用无菌套保护探头,采用肌间沟及腋路两点进行阻滞。患者取仰卧位,手臂外展,头偏向对侧,消毒皮肤,使用高频线阵探头,调整探头在前中斜角肌之间找到数个斜行线性排列圆形低回声结构,为臂丛神经,采用平面内技术由外侧进针,将10 mL-15 mL局麻药注入。腋路阻滞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至腋动脉浅部及内侧,注射局麻药将其包绕,4 mL-5 mL局麻药单独阻滞肌皮神经,局麻药用量15 mL-20 mL,局麻药总量不超过40 mL。(2)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取平卧位,监测BP、EGG、SpO2,开放静脉通路,给与咪达唑仑0.02 mg/kg镇静。局麻药采用1%罗哌卡因(阿斯利康生产)生理盐水稀释至0.4%。采用采用肌间沟及腋路两点进行阻滞。患者取仰卧位,手臂外展,头偏向对侧,常规消毒皮肤,在前中斜角肌之间,肩甲舌骨肌之间三角形,靠近肩甲舌骨肌之间位置进针,垂直穿破皮肤,略向足侧推进,出现易感或用神经刺激仪寻找,或者位置准确也可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20 mL。腋路阻滞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90度,以腋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穿刺者斜向腋窝方向,穿刺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缓慢进针,出现落空感,且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回抽无血液可注入0.4%罗哌卡因20 mL-25 mL,局麻药总量不超过40 mL。

1.3 观察指标 患者神经阻滞后20 min内每隔2 min观察神经支配区域的阻滞情况。感觉阻滞评分:0分,针刺痛存在;1分,有触觉,痛觉消失;2分触觉消失,1分-2分均为神经阻滞完善。感觉测试点:正中神经(食指末节指腹和大鱼际)、桡神经(虎口背侧区)、尺神经(小鱼际和小指末节指腹)、肌皮神经(前臂外侧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观察上肢平移、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屈伸、手指屈伸、大拇指内收活动的运动阻滞效果。运动阻滞评分:0分自主运动,1分轻度阻滞,2分完全运动阻滞,1分-2分记录为阻滞完善。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记录患者24 h感觉功能恢复时间(注射局麻药后至肘部、腕关节、手部可正常活动的时间)。记录损伤血管、局麻药中毒、气胸、呼吸困难、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更改麻醉方式的例数。

表2 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更改麻醉方式例数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所有患者资料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身高、体质量、BNI、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无更改麻醉方式,局麻药中毒、气胸、血管及神经损伤发生情况详见表1、表2。

3 讨论

上肢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之一,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生理影响较小,是常用麻醉方式,传统臂丛神经阻滞依靠体表解剖标志来定位,实际操作中,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反复穿刺定位,麻醉效果有不确定因素,麻醉医师为追求麻醉效果,会加大局麻药的用量,局麻药中毒、神经阻滞不完善、神经血管损伤、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几率高,如遇到颈部粗短肥胖患者,解剖标志不清晰,操作难度加大,神经组织效果欠佳,不能满足手术需要,则要更改麻醉方式,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1]。我院2018年引进可视化技术,利用超声引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所阻滞神经及穿刺针定位清晰,可在直视下看到穿刺针方向和位置并引导进针路径,避免了血管内注射,保证局麻药准确注入神经周围,利用最少剂量就能得到非常好阻滞效果,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神经阻滞完善,无更改麻醉方式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呼吸困难、气胸等并发症,手术医生对该种麻醉方式认可度高,因为定位精准,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2,3]。

综上,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麻醉并发症少,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且对患者生理干扰小,有利于上肢手术的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麻药臂丛进针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脱单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麻药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