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活菌并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评价

2019-09-05 09:13徐朝丽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蒙脱石活菌双歧

徐朝丽

(瓮安县医疗保障局,贵州 瓮安 550400)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症,多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异常导致。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并可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患儿酸中毒甚至脱水,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由于患儿脏腑娇嫩,用药不仅要考虑其有效性,更需斟酌其安全性。我们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并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入选的80例病例为笔者之前所在瓮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均符合《小儿内科学》[2]中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2.1岁;病程5 d-20 d,平均12.3 d;大便次数每日8次-12次,平均8.6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抗炎、维持酸碱平衡、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口服,每次1粒,每日3次)及蒙脱石散(年龄<12个月者,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年龄>12个月者,每次1.5 g,每日3次,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其治疗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恢复时间。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3],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恢复正常,体征及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基本恢复症状;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计量资料录入Excel表格计算百分比,计数资料采用均数表示,比较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32%。治疗组中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P<0.05)。

2.2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恢复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Mean±SD, d)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容易造成小儿消化功能损伤。小儿之所以容易发生腹泻,笔者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4]:(1)年龄。患儿因年龄较小,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但其生长发育快,对营养及热量需求大。这种供需不平衡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紊乱,从而导致腹泻。(2)免疫功能低。由于患儿胃肠道免疫功能较差,食物在受污染的情况下被摄入容易导致腹泻。(3)感染。包括肠道感染(病毒、细菌所致)、肠道外感染(发热、病原体毒素作用所致)。(4)气候变化。当气候突变,高温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低温肠道蠕动会加快,这两种气候均会影响小儿消化功能从而导致腹泻。(5)饮食不当。饮食过量、辅食添加过早、食物种类突然变化等均会导致小儿无法适应,从而加重胃肠道负担。(6)不合理用药。抗生素的滥用会刺激肠道蠕动,使双糖酶功能减弱,导致大肠杆菌减少,而金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因耐药性增强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最终导致腹泻。

蒙脱石散是天然的一种蒙脱石微粒粉剂,此药能够清除病毒、病菌,还能吸附肠道黏膜,从而在肠道黏膜上建立一层保护层,吸收各种致病因子,就如在肠道黏膜上刷上了一层蒙脱石“漆”,从而使黏膜不受病毒、病菌、食物等侵蚀,达到保护肠道的作用[5]。双歧杆菌活菌可存在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能够调节肠道内菌群的活性和数量,使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双歧杆菌为厌氧菌,可在低氧环境中繁殖迅速,从而在肠道内形成一道保护膜,阻止病菌的侵入,降低病菌的侵袭力。两药合用能够互补,在保护肠道粘膜的同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的功能状态。本研究中,治疗组中我们将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用,与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且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说明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蒙脱石活菌双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小儿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H+-ATPase对于双歧杆菌的耐酸性具有重要作用
铬铝基柱撑蒙脱石的制备与孔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