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

2019-09-05 09:30张清袁磊于爽董戈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远端造影

张清,袁磊,于爽,董戈

(周村区人民医院介入心血管科,山东 淄博 255300)

心肌梗塞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当其急性发作时,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病程延长引发死亡[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出现,心肌梗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临床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常采用PCI治疗,但单纯治疗冠脉内血栓效果不佳,配合实施抽吸导管可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效果。本文将以18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探究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的对象为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5例与4例,年龄为46岁-76岁,平均年龄为(62.43±1.92)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6例与3例,年龄为47岁-77岁,平均年龄为(62.58±1.74)岁。在统计学软件中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输入,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PCI治疗。术前,使用6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取10 mg地塞米松静推治疗,5 mg安定肌肉注射。在手术中,根据患者的体质量静脉推注肝素,100 U/kg。手术时间超过1 h者,每小时追加1,000 U肝素,实施穿刺,取6 F鞘管植入,在导丝引导下将造影导管送入,实施冠脉造影,寻找与心梗有关的血管,在其远端送入导丝,在指引导管作用下,将抽吸导管送至病处,连接负压吸引器30 mL于尾端,对抽吸导管的前送与后撤缓慢控制,再负压作用下抽吸完整血栓与破碎血栓碎片。反复抽吸2次-5次,再次行造影诊断,选择球囊,置入支架。对照组不实施抽吸,直接行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在术后,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抽吸导管联合PCI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冠状造影有关指标,进行分析。使用血管内血栓造影,分析血栓影大小,评估血栓积分(TS)与血流分级(TIMI),其中TS共0分-4分,分数越低表示血栓面积越小;TIMI共0分-4级,分数越高表示心肌越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状造影有关指标对比分析:比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IMI、TS,前者均改善优于后者,P<0.05,右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再灌注治疗时,有效改善预后,且大量研究报告指出,部分经过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极大程度得到恢复,但使心肌组织灌注达到理想效果存在一定难度。有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不良心肌组织灌注与无复流显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碎片诱发远端血管的微栓塞[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斑块以及血栓脱落,从而诱发远端血栓栓塞,伴随无复流或慢复流,造成严重心肌缺血,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对于急性心肌梗塞者,尤其是对于西医明确因血栓病变而诱发心肌梗塞者,实施血栓抽吸法具有突出效果。血栓抽吸法可将病变部位血栓清除[3],有利于病变部位的形态恢复并反映远端血管有关情况,实施早期治疗有助于掌握冠脉远端血供情况,可减少操作者为看清患者远端血供而反复扩张球囊显像的次数,如此以来,可有效控制血管损伤与斑块脱落,预防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表1 冠状造影有关指标对比分析(Mean±SD)

本研究结果显示,比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IMI、TS,前者均改善优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抽吸法导管联合PCI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促进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远端造影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