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05 09:30全智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群解剖学优良率

全智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

在医学基础教学中,人体解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卫生院校学生的基础学科,但由于人体解剖学的抽象性比较强,且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因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也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1]。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我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3]。以下是我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50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2名,女28名,年龄16岁-21岁,平均(18.1±0.4)岁;观察组男20名,女30名,年龄17岁-21岁,平均(18.3±0.2)岁。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主要采取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且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进行被动接受学习,教师以板书和多媒体教学为主。(2)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与微课结合,课堂教学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外加入微信辅助教学。首先,对观察组学生建立微信交流群,由班长负责与教师沟通,上课前,教师将新课程预习的难点上传到微信群中,预习内容以10 min左右的视频为主,学生可随时进行提前预习,并对预习的情况在微信群中交流;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查看微信群中的交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就学生学习期间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可制作短小的视频,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其次,在课后,教师与学生进行微信群互动,对课堂中没有理解的问题进行课后辅导,并为学生布置作业;第三,在每个版块学习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汇总归类,然后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再次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不断完善微课内容。

1.3 观察指标 两组学生学习完课程内容后,对学生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进行笔试、实践成绩评分,取综合成绩,对比两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评价两组学生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学生的优良率,行卡方检验;采取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学生的学习成绩,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综合成绩比较 经过期末考试评估,观察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见表1。

表1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综合成绩比较(Mean±SD,分)

2.2 成绩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学生中优良率占比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2.00%(P<0.05)。见表2。

表2 成绩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由于其抽象性比较强,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比较痛苦,因而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并且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因而导致学生对医学失去学习兴趣[4]。在医学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我们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本次教学研究中,我对5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50名采用传统教学与微课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基础学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学生的优良率占比率高(P<0.05),说明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显著。主要源于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之人体解剖学的抽象性,因而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微课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内容比较短小,且以视频为主,每个视频只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因而对于解答教学重难点而言非常适合,且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反复学习[5]。同时通过建立微信群,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微信群中交流,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对多的辅导,并且微信群交流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辅导效率。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微课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信群解剖学优良率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海西诗享微信群
在线研讨:教师专业思考的引发和深入——从“扬州历史教师”微信群的一次争论说起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