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9-05 09:31李柏森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

李柏森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具有反复性,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在溃疡性结肠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本文将于本院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所取得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为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治疗的患者。研究期间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3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其余6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23岁-68岁,平均年龄为(46.5±2.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24岁-66岁,平均年龄为(46.4±2.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同时给予患者100 mL 0.5%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患者的血液、肝肾功能及尿常规进行检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半夏泻心汤的配方为:人参、大枣各20 g,半夏15 g,干姜、黄芩、炙甘草各10 g,黄连6 g。应结合患者病情,进行随正加减,若患者存在气滞时,需将木香及陈皮加入到药方中。若患者存在湿浊蒙蔽证时,虚加入藿香和佩兰。若患者存在阴虚时,需将石斛、玉竹加入到药方中。以水煎服,每日1剂,在早晚饭后进行服用[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白及、白头翁、败酱草、黄连各20 g,槐花15 g,紫花地丁、蒲公英、五倍子、金银花各10 g。中药保留灌肠的时间为睡觉前进行,灌肠前要求患者需将大小便排空,对患者的肛门处进行常规消毒和清洗,每次灌肠量控制在150 mL-200 mL,药量按照从少到多缓慢的增加,将肛管的插入深度控制在20 cm-30 cm,以每分钟30滴的速度滴入,在此操作期间,当患者出现下腹温暖及无便意,则说明本次操作是合理的。灌肠结束后,要求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状态[2]。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患者出现轻度的炎症反应,内镜检查结果正常,有部分假性息肉形成。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直肠黏膜病变明显好转,血管纹理逐渐清晰。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临床症状有所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通过SPSS 18.0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n=4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伴脓血、黏液等临床症状,西医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方法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较为明显。中医中的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属于一种标本兼治及综合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汤剂浓缩,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直肠滴注给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半夏泻心汤在抑制胃肠蠕动亢进,调节肠胃功能方面作用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而中药灌肠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胃黏膜,提升血药浓度,改善患者的胃肠血运,加速患者的新陈代谢[3]。就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42%)。该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疾病理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