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跌倒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9-09-05 09:33张晓燕郑雪海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干休所步态老干部

张晓燕,郑雪海

(广东省军区广州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广东省军区广州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000)

跌倒主要是指因不自主、非故意以及突发体位改变后,难以使直立姿势得到维持而跌倒地,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伤害事件,也是导致老年人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不仅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1,2]。但是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并未对跌倒危害性产生足够的认识,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人群出现意外伤害的首位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残疾的重要原因。军队离休干部大多进入“双高期”,为了进一步保障离休老干部的健康,本研究对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跌倒情况开展如下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某军队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共计纳入92例,入选研究对象中男76名,女16例,年龄75岁-86岁,平均年龄(80.5±1.8)岁。75岁-80岁63例,>80岁29例。

入选标准:年龄超过70岁,意识清醒,可完成相关的问卷调查,对此次调查研究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癫痫疾病者;患有沟通交流障碍、智力障碍者;丧失自主行动能力、长期卧床者;无法配合调查研究、拒绝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老干部。

1.2 方法 在国内外数据库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国内外对老年人跌倒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学习相关研究中所用的老年人跌倒评估量表,分析可能诱发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自拟老年人跌倒调查表。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入选研究对象开展调查,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跌倒次数、跌倒季节、时间、地点等情况。并收集跌倒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步态、服药情况、饮酒情况以及平衡能力情况,对离休老干部的跌倒原因实施分析。本次研究共计发放92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跌倒判断标准:非自主、非故意、突发的体位改变,并导致身体中除双脚外的任意部位接触地面,排除因癫痫、瘫痪等外力作用所造成的跌倒。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结果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离休老干部跌倒发生率情况 本次入选研究对象中,出现跌倒的例数为26例,跌倒发生率为28.26%,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入选研究对象的跌打发生率情况

2.2 跌倒发生的具体情况 从跌倒季节、地点、时间实施调查统计的结果中发现,春季跌倒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室内发生率高于室外,白天发生率高于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跌倒具体发生情况

2.3 跌倒原因分析情况 年龄、跌倒预防知识、慢性病、饮酒史、动静力平衡、步态是离休老干部跌倒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离休干部跌倒发生情况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入选研究对象中的跌倒发生率为28.26%(26/92),其中春季高于其他季节,室内高于室外,白天高于夜间。由此说明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的跌倒情况较为严重,分析原因是离休老干部年龄较高,大多进入“双高期”,身体机能出现逐步退化,出于恐惧心理,在夜晚及冬季等易摔倒的时间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且主要居住场所与活动场所为家中和干休所,在外出时通常会由人陪伴或者采用器械代步,降低了跌倒发生风险;而室内卫生间、厨房常出现地面湿滑的情况,在地面有水时,很容易造成跌倒[3]。由此提示,应加强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对跌倒的防范意识,重视改善室内环境。

表3 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情况

3.2 跌倒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入选研究对象跌倒影响因素实施分析,发现年龄、跌倒预防知识、慢性病、饮酒史、动静力平衡、步态是跌倒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是:当进入老年期后,机体中枢整合能力以及传导神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使机体出现视觉下降、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前庭和躯体感觉输入信息的准确度下降,导致步态稳定性下降[4]。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出现骨质疏松、肌肉力量下降、关节功能减弱等生理功能改变,所以导致机体的平衡能力受到影响,当突然遇到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机体估量及选择反应减慢,难以在短时间做出适当调节动作而出现摔倒[5]。

离休所老干部大多处于“双高期”,普遍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机体药物敏感性以及耐受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当服用镇静、催眠、降压、利尿剂、血管扩张以及降血糖等药物时,其精神、血压、步态、视觉、反应、平衡功能以及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使跌倒发生风险相应增加[6]。而存在饮酒史的老干部跌倒发生率高是因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饮酒后在短时间内会感觉到大脑中枢神经麻痹,导致饮酒后的跌倒风险增加。跌倒预防知识也是对影响跌倒产生的重要因素,且对跌倒预防知识了解程度越好的离休老干部,跌倒发生率越低。分析原因是离休老干部良好掌握跌倒预防知识的情况下,可清楚认识到跌倒所造成的危害,能够自觉提高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与跌倒危险因素接触,进而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风险[7]。

动态平衡干扰是影响离休老干部的危险因素,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整体步态速度会随之减慢,步长、步幅也会相应减小,主要通过增加步频来提升速度,而当遇到异常情况时,左右摇晃等异常步态更容易失去平衡,造成跌倒[8]。

3.3 预防老干部跌倒的相关措施 针对上述离休老干部跌倒发生风险,为了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应当积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重视增强离休老干部的跌倒预防知识,详细向其介绍居住环境中易增加跌倒风险的场所、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增强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指导家属改善居住环境,在易跌倒场所增加安全设施,叮嘱自理能力较差、使用助行器的离休老干部家属,需要增强看护,适当降低床铺高度,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减少日常活动场所的物品摆放数量,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辅助工具行走,保证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针对患有慢性病的人员,叮嘱用药后半小时尽量避免外出,外出尽量有家属陪同,告知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良好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建议离休老干部在睡前使用温水泡脚,饮用热牛奶,统一睡眠时间。为了进一步降低跌倒发生率,需要提高神经生理以及生物力学的协调性,提高机体平衡能力,鼓励离休老干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活动,针对平衡能力较差的离休老干部,需要指导其开展步态训练以及平衡能力康复训练,降低其跌倒发生率。

综上所述,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的跌倒发生率较高,为了使其健康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需要进一步提高离休老干部的跌倒防范意识,将跌倒防范作为医疗保障工作的重点内容。

猜你喜欢
干休所步态老干部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探讨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医院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探讨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