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2019-09-05 09:14肖烈魏娜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利培休克精神分裂症

肖烈,魏娜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重型精神病,属于多因素疾病,个体心理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对该疾病的影响作用已被大家共识并认可,患者主要有知觉、思维、行为、情感等障碍,一般来说患者的意识均较为清楚,智力也基本正常,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疾病会不断迁延发展,并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产生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取利培酮治疗和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9月,对68例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年龄(35.6±2.9)岁,病程0.6年-8年,平均病程(5.4±1.1)年;实验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2岁-61岁,平均年龄(39.1±2.5)岁,病程0.5年-9年,平均病程(5.7±1.3)年。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症状精神分裂症,两组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口服1 mg,每天2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药剂量,1周内将药剂量调整至3 mg-4 mg,每天2次。

实验组采取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利培酮用药过程与常规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让患者处于平卧体位,静脉注射0.5 mg-0.75 mg的硫酸阿托品和0.3 mg/kg-0.6 mg/kg的依托咪酯入机,仔细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应情况,反应消失以后静脉注射1 mg/kg-1.5 mg/kg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当患者全身肌颤反应消失以后将口腔保护器置入进行通电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每天3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PANS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治愈:PANSS评分减分率大于75%;显效:PANSS评分减分率大于50%小于75%;有效:PANSS评分减分率大于25%小于50%;无效:PANSS评分减分率小于2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用卡方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比常规组的79.41%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利培酮是一种D2拮抗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耐受性也比较好,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比较低,治疗效果比较好,有研究发现随着利培酮药量增加,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治疗疗效比较差或者失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弥补利培酮治疗的弊端,提高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了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在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利培酮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利培休克精神分裂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