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2019-09-05 09:15王贵强龚大彬刘庆虹李敬松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瑞舒伐甲组冠脉

王贵强,龚大彬,刘庆虹,李敬松

(1.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从而引发心肌供血不足、缺氧等心肌功能障碍性疾病[1]。也有学者认为,血脂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冠脉介入手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利用他汀类药物以调节血脂水平,且效果较明显。但由于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效果不同、药物剂量缺乏统一标准[3]。因此,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具体剂量对调节血脂水平的影响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采用不同瑞舒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调节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行冠脉支架介入术治疗者;②年龄:35岁-70岁;③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律失常、恶性肿瘤者;②对药物敏感及存在药物禁忌证者;③有认知、精神等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40例,给予甲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乙、丙两组分别联合瑞舒伐他汀5 mg/d、10 mg/d进行治疗。其中,甲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38岁-68岁,平均年龄(60.02±9.32)岁;病程:2年-6.5年,平均病程(4.6±2.4)年;Killip分级:1级-2级39例,3级1例。乙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35岁-70岁,平均年龄(61.37±7.83)岁;病程:2年-8年,平均病程(4.9±2.6)年;Killip分级:1级-2级38例,3级2例。丙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37岁-67岁,平均年龄(60.59±9.65)岁;病程:1.5年-7年,平均病程(4.5±2.8)年;Killip分级:1级-2级39例,3级1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Killip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Mean±SD)

表2 各组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情况[n(%)]

表3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1.2.2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周内安排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给予甲组患者以硝酸甘油片(0.5 mg/次,bid)降血压及以抗血小板药物等进行常规治疗,并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在此基础上,乙、丙两组分别采用5 mg/d、10 mg/d剂量的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41)进行治疗,口服,qn(20:00),连续治疗服药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观察TC、TG、HDL-C、LDL-C的变化。随访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各种患者的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丙两组患者的TC及LDL-C水平均低于甲组及治疗前,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下降幅度随之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各组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情况 随访3个月后,乙、丙组两组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随访3个月后,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甲组,且乙、丙组与甲组组间存在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冠心病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冠脉介入术的快速发展,介入手术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有研究发现[5],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会诱导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血脂水平波动,导致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有研究证实[6,7],高血脂是致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在行冠脉介入术的过程中,通常利用具有降脂、抗感染作用的调脂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冠脉介入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8-10],与其他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相比,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肝脏选择性、相对亲水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安全性高、降脂作用显著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并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在临床上选择何种剂量对冠脉介入术患者进行治疗以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中,分别采用5 mg/d、10 mg/d剂量的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脉介入术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分别采用5 mg/d、10 mg/d剂量治疗患者的TC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者,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下降幅度随之增加,对TG、HDL-C水平的影响无明显。此外,分别采用5 mg/d、10 mg/d剂量治疗患者的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者,但是,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规治疗者。

综上所述,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行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C、LDL-C水平,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是,随着瑞舒伐他汀剂量的增加,对患者血脂变化的影响也越大,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应注意不良反应情况。

猜你喜欢
瑞舒伐甲组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