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2019-09-05 09:16曹正言晏群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静置血常规标本

曹正言,晏群

(1.山东省烟台市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33;2.费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山东 临沂 273400)

血常规检测是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血液样本采集的位置、存储环境、患者的情绪以及摇匀静置时间等,都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临床上为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因此,本文分析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质控组57例患者男女性比例为33:24,年龄16岁-72岁,平均(46.7±10.8)岁;从血库中选择57份血液样本,血液样本提供者的基本信息与质控组相似,其年龄、性别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的器材、试剂以及仪器:使用的检验设备为BC-3000Plus血液细胞分析仪。同时,使用与该设备配套的清洗液溶血素以及稀释液,包括M-30L型分析仪使用的溶血剂、M-30R型分析仪使用的冲洗液、M-30D型设备使用的稀释液、M-30P型设备清洗探头使用的清洗液等,按照标准在2oC-8oC的环境中冷藏存储[1]。两组血液样本检测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等一致,且检验插座方法相同,检测时的环境湿度为72%、温度为25oC,并且设备本身的性能和运行均正常[2]。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液样本摇匀静置0 min、10 min和30 min时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液样本临床前摇匀静置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血液中有血小板、红细胞以及白细胞三种,通过观察的分布、形态以及数量等方法对疾病进行判断,是辅助医生诊断病情的主要方法之一。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被细菌感染、是否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需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等。而在血常规的实际检查中,其检测结果会受到检查环境、采取部位、检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上需要从环境、仪器设备以及操作方法等方面对血常规检查质量进行控制,使其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1 对比两组血液样本临床前摇匀静置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Mean±SD)

本次的临床研究中,分别将血液在摇匀后静置10 min和30 min时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摇匀后血液合适的静置时间。本次研究工作中使用的试剂和检测仪器性能较好,其检测率、重复性以及效率等综合性能均比较优异,有利于掌握标本在不同静置时间的变化幅度。在检验中,两组标本分别与静置0 min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同时两组标准同一时间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两组标本在静置不同时间后,其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质控组标本的变化幅度较大,这是由于静置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血液自发性聚集,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不利于临床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次临床分析结果:质控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在摇匀静置10 min和30 min后,其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较大,但标准组的数据变化幅度较小。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会有一定偏差,为保证其检测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临床上最好能够在临检前摇匀后的10 min左右进行检验,使其为疾病的诊断和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静置血常规标本
鱼浆静置时间对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血常规解读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检急诊标本危急值通知流程及质量改进